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品牌形象傳達之整合設計策略發展研究(2012) 楊宜樺品牌是一種需要不斷傳達的訊息,必須一致化與長期累積,不斷的重複傳達才能強化形象,過往企業委外由顧問公司協助管理品牌、確保品牌核心價值的呈現,現今更多的整合性任務落於企業體本身,如何正確落實一致性品牌形象與一致性訊息的行銷溝通是本研究探討的課題。因此本研究針對「品牌形象傳達之整合設計策略」議題進行探討,透過文獻探討以及深度訪談法,以歸納品牌形象傳達整合設計策略發展初期模式為研究目的。 研究結果發現 - 1.品牌建立的識別標準以及品牌資產是品牌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的行銷溝通規劃都必須整合考量,有助於強化品牌知名度、維持品牌形象一致性,同時協助識別發訊者,而品牌核心定位是策略最高不變指導原則。2. 創意策略單扮演維持一致性訊息、形象、創意以及各創意執行活動溝通的角色,是傳播策略中與創意有關的項目簡化的結果。策略單內容撰寫著重討論、詳列需求與保持彈性,須靈活運用並於執行過程中管制與及時調整,執行者可針對各自設計專業,加入訊息表現與執行相關事項協助自己或團隊之間的溝通。3. IMC傳播內容整合綜合歸納為(1)訊息主題整合:所有溝通工具所傳達的訊息、主題須整合一致(2)口徑一致:所有內容都相同,共享單一主題、形象、定位、訊息(3)共同的溝通符號:一個icon或slogan或symbol環繞(4)系列稿概念:同一主題、同一風格,但有不同的創意表現手法(5)共同創意元素:不同對象的傳播內容必須有共同的創意元素,避免訊息混淆,電視廣告擁有最完整的溝通內容(6)主視覺一致。雖然重複是提高記憶度不變原則,但仍需在預算、溝通年齡層、使用區域、媒體特性全盤考量下進行策略選擇與適當的調整。Item 台灣企業品牌國際化研究-應用於南寶樹脂品牌策略與視覺形象(2008) 吳珮涵; Wu Pei Han台灣企業結構長期以來均以外銷為主要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內需市場過小的壓力下,若不開拓國際市場,則難以維持企業的經濟規模;近年,台灣產業更面臨微利化、國際化及知識化的挑戰,企業在製造方面的附加價值已快速降低,故必須朝微笑曲線的研發與品牌兩端發展才能突破困境,因此,發展國際品牌已不再侷限於高科技產業,甚至在傳統產業中不乏許多強力推展國際品牌的企業,如:巨大(Giant)、正新輪胎(Mexxis)、康師傅(Master Kong)、喬山(Johnson)及南寶樹脂(Nanpao)等,惟有成功自創品牌、拓展國際市場,才能掌握經營自主權,擁有品牌才能開創企業的未來。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台灣企業品牌國際化的發展及其品牌策略間之相互關係,從而了解一個國際品牌在全球市場行銷的視覺形象傳播之需求及關鍵影響因素,藉由文獻探討、個案研究、深度訪談以及品牌識別實務的規劃與執行案例求証之,探討品牌國際化的策略及視覺形象應用之建議。Item 國產水果品牌形象暨識別設計研究—以台中市大坑地區柑桔產業為例(2005) 周筱盈; Chou, Hsiaoying加入WTO之後,國內的農業競爭力頓時面臨了重大的考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了協助農民突破行銷過程中所遭遇的發展限制,推行了「國產優良品牌水果蔬菜品質認證制度」,目的是希望能讓國產水果蔬菜以「品牌是品質的保證、品質是品牌的後盾」的區隔策略來贏得消費者的支持,同時以造福生產者、運銷者及消費者三方來開創市場競爭優勢,確保國產水果蔬菜永續經營的基礎。因此,國產水果品牌應運而生。 本研究試圖針對國產水果品牌形象的設計作一完整的分析與探討,並以台中市大坑風景區內的柑桔產業為例,提出一套完整的品牌識別設計。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採取文獻探討法、深度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及視覺創意設計法來進行。所得的結論用來發展一系列的視覺規劃。具體的研究結果呈現在視覺創意設計方面,以本土化、具親和力的訴求來發展品牌識別,在命名上以「地名+產品」創造出「大坑金選桔」的品牌名稱,設計的內容有品牌識別系統,吉祥物的開發設計、商品廣告海報設計及商品包裝設計等。研究結論包括1. 大坑金選桔視覺識別系統的持續應用;2. 品牌特色策略;3. 品牌持續推廣策略;4. 吉祥物結合行銷策略。研究建議有1. 擴大政府投資;2. 結合地方資源;3. 家族式的吉祥物開發;4. 代言人策略;5. 整合行銷傳播的應用;6. 商品的多元開發;7. 公關活動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