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攝影拼貼應用在數位影像創作研究
    (2004) 小須田領
    攝影拼貼的概念在視覺傳達作品中十分地普遍,正因為攝影拼貼結合二十 世紀後的兩大重要表現方式,即是拼貼和攝影,所以在當代視覺傳達中它仍然 具有十分重要的視覺價值。隨著攝影技術之發展,所謂攝影拼貼和攝影蒙太奇 的技術也並行地發展。 當今科技媒材的不斷趨前發展,電腦科技帶來的數位處理方式,在視覺表 現上,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改變。現代電腦影像科技的進步改變了攝影、 拼貼、蒙太奇的本質。攝影得到電腦技術的協助,更加地擴大其表現方式,而 拼貼和蒙太奇終於擺脫材質、重力等物質上的限制,在電腦虛擬空間中,可以 自由自在地延伸其概念。以拼貼、蒙太奇等名稱分類視覺作品,或許,已經失 去其意義,但是,強烈的視覺效果、空間及時間的表現方式、以片斷結合的方 式連接不同來源的事物等,攝影拼貼仍是具有十分有效的視覺價值及功能性。 而攝影性圖像,已經完全包圍著現代社會,在二十世紀後的視覺表現中,一直 是十分重要的媒材。 本研究是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以攝影拼貼手法為出發點,針對理念,精 神,造形以及實際手法進行探討與分析,從它的起源到當代視覺藝術及設計進 行解讀和評估,再加以分類,作為影像設計工作的參考,最後將分析和歸納後 的心得,運用於個人創作,以求理論與實務的均衡發展。
  • Item
    攝影圖像創作之對比表現
    (2011) 溫婉伶; Wan-Lynn Wen
    攝影的本質使圖形(視覺)元素的運作受限於先天的環境條件。但是,作為一種傳達的工具,創作者仍需去組織、安排視框內的圖形元素。對比(Constract)是有效的基本構圖方式。若能運用對比表現拍攝,依循客觀原則組織訊息,便能表達主客關係、加強彼此的效果,並帶來張力、美感與想像空間,也能突顯主題與吸引目光,增加圖像的訊息傳達效果。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個案研究分析與創作歸納出攝影圖像對比表現形式,提供給後續實務創作者應用之參考,本文之結論: (一) 對比表現來自於兩個(組)或兩個(組)以上元素間的並置,在攝影創作中,對比元素的組合與選擇來自於攝影者。常見的對比種類可分為形式與內容對比。將對比的兩元素視為主體與客體,可藉由單襯與互襯來表現。在構圖時,創作者透過視覺認知與心理展現完整的視覺形象。欲增加視覺元素的強度,可運用圖地關係中易被視為圖的特徵為依據。當主客體強度一致時,可運用完形法則表達關係,讓人將兩視覺元素連結。 (二) 個案分析中發現,觀者在與圖像的互動中,主題扮演重要的角色。當圖像中的元素較多時,可先依主題群化視覺元素,再鎖定對比組合。另外,視覺元素間的對比、內容對比、互襯是MAGNUM PHOTOS較常使用的對比圖像表現方式。此外,善用空間錯置將不同平面的對比元素組合、文字符號、擬人化的表現、同物種的虛實替換,皆為其增加趣味性、聯想與想像空間的手法與技巧。 (三) 在實際創作的過程中,對比視覺元素的選擇,會因為客觀環境的條件的限制,或是對象物的突然移動而改變,因此,在對比表現形式中加入了重新選擇的機制。另外,透過有形或無形線條、色彩或明暗的運用,可以使主體更加明確,增加圖像的傳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