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詩歌中月亮意象的符號表現之動態海報創作研究
    (2022) 何梓璇; He, Zi-Xuan
    在全球化的今天,訊息正以動態化的形式進行交互,使圖文關係可跨越空間與時間的禁錮,以傳達訊息為目的的海報也衍生出動態設計形式。詩歌這一傳統媒介希望跳脫出紙的特性得到更好的傳承,而月亮是中西詩歌中頻繁出現的意象之一,更是不同民族獨特的情感與文化的象徵符號,利用動態形式傳遞詩歌意象,也是對設計師傳達精準訊息的考驗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要求。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法、個案分析法與創作實驗法梳理相關理論,藉由文獻探討整理海報的演變發展,分析動態海報的優勢與特點。總結詩歌中月亮意象的褒義貶義,分析中西方月亮意象異同的形成,並透過符號學歸納出語言符號轉換視覺意象的模式。在案例分析中探討海報的符號轉換與設計手法,得出動態海報心理層面的要素特點。同時在創作中選取中西13位詩人的15首「月亮意象詩歌」為創作內容,以動態海報形式挖掘中西月亮意象之魅力,最終創作出15件動態海報作品,研究的最終目標在於挖掘詩歌意象運用於動態海報上的創作模式。透過本次研究與創作得出以下五點結論:1.動態海報跨越空間的傳播性。2.動態海報多角度的敘事可能性。3.動態海報的時間、運動與聲音性。4.局部動態海報傳達詩歌意象的局限性。5.中西詩歌月亮意象形成之探討。
  • Item
    解構主義應用於臺灣觀光動態海報之創作研究
    (2022) 蔡沛芩; Tsai, Pei-Chin
    解構主義強調自由與多元,影響甚遠且廣,時至今日依然會透過其延伸出來的手法進行創作。透過「解構」的概念尋找事物被遮蔽之痕跡,且並非純粹追本溯源,而是著重於其解構之過程,與過程中的差異,此概念很適合利用「動態海報」進行創作。因應時代趨勢,動態設計成為視覺設計中主流的設計形式。將動態設計相關的名詞與概念釐清後,掌握其特性,並考慮創作的主題內容、展示地點、成本……等等進行創作。本研究分析解構主義應用於動態海報設計之手法,以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根據解構主義與動態海報進行文獻分析法,彙整出解構主義應用於設計領域之手法;第二階段再利用內容分析法進行解構主義應用於動態海報之研究,歸納出的四大類別:九種創作手法如下,1.變形:(1)扭曲、(2)任意變形,2.分解:(3) 分割、(4) 拆解,3.重疊:(5) 正相疊(6) 負相疊、(7) 正負轉換相疊,4.破碎:(8) 幾何破碎、(9) 任意破碎。創作實證以臺灣觀光為題進行動態海報的創作,解構主義多元自由的思維和臺灣的狀態有許多相似之處,從臺灣觀光雙年曆中挑選出較具文化價值的活動進行15張動態海報創作。藉由本次創作的驗證,所得之結論為一、解構主義之核心概念並非僅有字面上的拆解;二、解構主義應用於動態海報的九種創作手法;三、解構主義應用於動態海報之創作手法中最常使用分解手法,重疊手法的解構表現較弱;四、動態海報的定義為在文字、符號與圖像的設計中加入「時間」維度,使其動態化傳遞訊息之視覺表達,並透過多媒體呈現;五、「解構主義」應用於「臺灣觀光」與「動態海報」時,需在解構手法與識讀性中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