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青少年伴侶經歷未成年生育事件歷程之研究(2010) 曹宜蓁本研究貼近青少年父母生活經驗,藉由質性研究的探索力從青少年伴侶的主體觀點出發,邀請三對在未成年時期成為父母的未婚伴侶及其家長,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理解青少年在生育事件歷程中的實質生活內涵,並探討其中性別權力的展現,以及所處的社會脈絡的支持體系。 本研究發現,青少年伴侶在生育事件之前,多半處在孤單、.疏離的人際網絡,而擔任父母之後的青少年伴侶不僅受年齡所限,身處的社會脈絡也缺乏足夠的支持,青少年必須靠自身的能力去因應生活的挑戰,也因為選擇的有限、資源的不足,而採取傳統性別分工模式,這使得青少女的主體性消失,在經濟上成為依賴者,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協商主權,而擔任父親的青少男,也因為被期待表現「負責任」而承受超出其年齡的嚴苛挑戰,青少男與青少女均因生育事件而影響了生涯的發展。 然而政府在提供青少年父母福利照顧的角色缺席,使得青少年面臨更多生涯的危機、資源及發展機會的匱乏以及未成年身份的限制,將導致青少年落入貧窮循環的危機。青少年在養家、持家、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受到種種來自文化、法律、社會政策、制度等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在負責任的意願與落實的差距之間,突顯了青少年在未成年生育事件中的弱勢處境。當他們處於多重匱乏的危機,面臨角色壓迫的同時,也正經歷著多重消權的負向影響。 本研究建議未來協助經歷生育事件的青少年伴侶時,應從充權的角度看待未成年生育事件中的青少年,並考量青少男、青少女的處境與需求,從政策規劃、教育供給、社會工作實務等三方面並重,提供合適的資源及發展新的工作模式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