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7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多重目標觀點探討課室目標結構對國中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影響:課室教學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12-??) 林宴瑛; 彭淑玲; Yen-Ying Lin; Shu-Ling Peng課室目標結構的研究多探討「單一」而非「多重」課室目標結構對學習行為的效果。本研究採用教學實驗方法,同時探討單一的趨向精熟課室目標結構與多重課室目標結構對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影響,及此影響隨時間而改變之情形。為完成此研究目的,本研究抽取6 個班級、共152位七年級學生參與此研究。研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實驗操弄,分為趨向精熟課室目標結構組、多重課室目標結構組與對照組三組,並於前/後/延後測三階段蒐集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資料。研究結果顯示課室目標結構與測量階段在動機/情感調整與情境調整策略上的二因子交互作用達顯著。其中,多重課室目標結構對策略使用的保護效果最大,其能維持動機/情感調整與情境調整策略的使用,並對兩種策略產生延宕效果;其次為趨向精熟課室目標結構,其亦能維持動機/情感調整與情境調整策略的使用,但並無延宕效果;對照組在兩種策略的使用上則隨著時間呈現低水準或下降的趨勢。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提供國中教學學習輔導與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未來取向之自我調整學習模式考驗暨檢驗課室目標結構的調節效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7-03-??) 彭淑玲; Shu-Ling Peng本研究統整未來目標與成就目標理論,建構「未來取向之自我調整學習模式」,以解釋學習者的未來、近側目標對其自我調整學習(SRL)之影響;此外,本研究加入情境因素,探討課室目標結構(情境)與個人目標導向(個人)之交互作用對SRL 的影響。為完成上述目的,本研究以768 位國中生為觀察資料,並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提出的理論模式受到國中生觀察資料支持,並指出未來內在目標最能預測趨向精熟目標,未來外在目標最能預測趨向表現目標,而趨向精熟目標對SRL 的預測效果最高。再者,研究結果支持課室目標結構在個人目標導向與SRL 之關係上的調節效果:當學習者知覺到精熟目標結構時,能提升趨向表現目標對SRL 的正向預測效果;當學習者知覺到表現目標結構時,則降低趨向表現目標對SRL 的正向預測效果。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提供國中教學輔導與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以多重目標觀點探討課室目標結構對國中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影響:課室教學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12-??) 林宴瑛; 彭淑玲; Yen-Ying Lin; Shu-Ling Peng課室目標結構的研究多探討「單一」而非「多重」課室目標結構對學習行為的效果。本研究採用教學實驗方法,同時探討單一的趨向精熟課室目標結構與多重課室目標結構對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影響,及此影響隨時間而改變之情形。為完成此研究目的,本研究抽取6 個班級、共152位七年級學生參與此研究。研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實驗操弄,分為趨向精熟課室目標結構組、多重課室目標結構組與對照組三組,並於前/後/延後測三階段蒐集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資料。研究結果顯示課室目標結構與測量階段在動機/情感調整與情境調整策略上的二因子交互作用達顯著。其中,多重課室目標結構對策略使用的保護效果最大,其能維持動機/情感調整與情境調整策略的使用,並對兩種策略產生延宕效果;其次為趨向精熟課室目標結構,其亦能維持動機/情感調整與情境調整策略的使用,但並無延宕效果;對照組在兩種策略的使用上則隨著時間呈現低水準或下降的趨勢。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提供國中教學學習輔導與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