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利他意願在調節負向情緒上的效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06-??) 楊牧貞; 陳沐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利他意願對情緒的影響。實驗一呈現兩篇不同內容的文章以探討閱讀對情緒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溫馨內容之文章可使閱讀者產生正向的情緒,災難內容之文章則使閱讀者產生負向的情緒。實驗二採用實驗一中所使用之災難內容的文章以使閱讀者產生負向情緒,然後請其表達是否願意以捐款或擔任志工的方式幫助災民。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參與者均願意伸出援手,而和未被詢及助人意願之控制組相較之下,實驗組的負向情緒很明顯的比控制組的負向情緒低,此結果顯示利他意願可以降低負向情緒。本研究在教育上之應用於文中亦有所討論。
  • Item
    潛意識思考及意識思考對困難問題決策之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12-??) 楊牧貞; 陳沐新; 許得億; 胡逸璽
    潛意識思考理論主張,在複雜且困難的作業情境下,潛意識思考所做的決策會優於意識思考所做的決策。本研究以兩個有關手機喜好度評估之實驗驗證上述假設,實驗一的情境較簡單,實驗二則為較複雜的情境,結果發現無論實驗一或實驗二之結果均顯示,意識思考組與潛意識思考組對手機優勢性所做之決策並無不同。然而依區辨手機之難易度將實驗參與者分為兩組後則發現,對於易區辨理想手機與不理想手機之參與者而言,其決策之效果並不因思考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對於不易區辨理想手機與不理想手機之參與者而言,則呈現潛意識思考優於意識思考之決策的結果。綜合本研究之結果可知,不同的思考方式對於不同難度的作業具有不同的效果,在複雜且困難的作業情境下,潛意識思考的決策表現優於意識思考之決策表現,但是作業難易度的界定應以參與者之能力為考量之依據。此外,本研究結果在教育方面之應用,於文中亦有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