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超越四向度:六向度目標導向模式之驗證與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4-09-??) 林宴瑛; 程炳林; Yen-YmgLin; Biing-Lin Cherng目標導向研究者新進主張以工作/自我/他人參照標準及趨向/逃避焦點建構目標導向理論,將目標導向區分為工作趨向、自我趨向、他人趨向、工作逃避、自我逃避及他人逃避六種目標。本研究目的在於考驗依據前述主張所建構的六向度目標導向模式是否更能解釋實際的觀察資料,並分析六向度目標導向與課室目標結構、考試情緒間的關係。為完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抽取台灣地區722名國中生,所蒐集資料以結構方程模式、模式比較法進行統計考驗。研究結果顯示六向度目標導向模式具有理想的整體適配度、內在品質、幅合與區別效度,適合用來解釋國中生的觀察資料。六種目標導向與課室目標結構、考試情緒具有不同關係。課室目標結構方面,趨向精熟目標結構最能正向預測工作趨向與自我趨向目標;逃避精熟目標結構最能正向預測工作逃避與自我逃避目標;趨向表現目標結構最能正向預測他人趨向目標;逃避表現目標結構最能正向預測他人逃避目標。考試情緒方面,趨向的目標能正向預測正向考試情緒,負向預測負向考試情緒;逃避的目標則負向預測正向考試情緒,正向預測負向考試情緒。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在理論上的涵義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之建議。Item 四分法成就需求架構之驗證及其對成就目標導向模式的調節效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12-??) 江氏瑜; 程炳林; Min-Yu Chiang; Biing-Lin Cherng本研究主要目的有(1)檢驗四分法成就需求在適應性與不適應性學習組型的差異情形;(2)分析四分法成就需求對成就目標導向模式的調節作用。樣本選取共抽取高雄市16所國中63個班級1780名學生,蒐集的資料以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多樣本分析進行統計考驗。研究結果顯示(1)求成需求與避敗需求呈低度負相關,支持四分法成就需求的觀點;(2)在適應性學習組型的興趣與自我效能,成功導向組顯著高於過分努力組;在成功期望,失敗逃避組顯著高於失敗接受組;在不適應性學習組型的自我設限與逃避生疏,過分努力組顯著高於成功導向組;在逃避生疏,失敗逃避組顯著高於失敗接受組;(3)多樣本分析結果顯示,四組在精熟課室目標結構影響個人精熟目標導向有顯著差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課室實務與未來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