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7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心理位移日記書寫詞語結構與內涵之話語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6-03-??) 李非; 金樹人; Fei Li; Shuh-Ren Jin本文旨在應用話語分析方法分析心理位移日記書寫之詞語結構與內涵。研究資料來源於六位華人大學生(包括研究生)為期四周的二十七篇心理位移日記書寫。研究結果如下:(1)心理位移日記書寫通過位格轉換,彙整出十種不同話語模式,同一位格中之話語模式可交互組合。這十種話語模式具有普同性,係心理位移日記書寫的常規話語模式。其中,「我」位格以自我披露話語模式為主,「你」位格以安慰話語模式為主,「他」位格以審核話語模式為主,「再回到我」位格以策略話語模式和安慰話語模式為主;(2)本研究中,心理位移日記書寫產生六十九種社會角色(包括當事人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當事人內在對話的角色),「我」位格社會角色種類比「你」「他」及「再回到我」都多,但總體出現次數要少;(3)心理位移日記書寫中包含二十種通用情景。(4)心理位移日記書寫情緒詞和具有正負情感偏向的非情緒詞句的分佈特點,表現在正向情緒詞和正偏向語句的數量較初始狀態增加,負向情緒詞和負偏向語句的數量較初始狀態減少。Item 憂鬱症團體領導者心理位移之影響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6-06-??) 李素芬; 金樹人; Su-Fen Lee; Shuh-Ren Jin本研究旨在探討憂鬱症團體領導者心理位移之影響。資料來源為11 位憂鬱症團體領導者運用心理位移書寫法書寫團體經驗之102 份文本,及其經過8-10 次書寫後接受個別訪談所得之22 小時逐字稿的部分資料。資料分析以現象學取向分析方法進行,結果發現團體領導者透過心理位移:(一)在自我層面產生了「自我覺察」、「自我運作」以及「自我安頓」等三個影響,且各自有其內涵;同時也發現到達「自我安頓」之三個不同影響脈絡。(二)在團體層面產生的影響,包括改變對團體的詮釋或態度、改變對團體的介入行為、改變對成員的觀點或態度、改變對團體領導者角色與功能的認定、增加對團體動力的覺察與理解、協助準備進入下次團體、減少與協同領導者風格不同之衝擊及減少對非結構性團體的焦慮;(三)發現從團體到自我,再從自我到團體或者透過自我改變帶出團體改變之影響脈絡。文末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與建議。Item 心理位移日記書寫詞語結構與內涵之話語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6-03-??) 李非; 金樹人; Fei Li; Shuh-Ren Jin本文旨在應用話語分析方法分析心理位移日記書寫之詞語結構與內涵。研究資料來源於六位華人大學生(包括研究生)為期四周的二十七篇心理位移日記書寫。研究結果如下:(1)心理位移日記書寫通過位格轉換,彙整出十種不同話語模式,同一位格中之話語模式可交互組合。這十種話語模式具有普同性,係心理位移日記書寫的常規話語模式。其中,「我」位格以自我披露話語模式為主,「你」位格以安慰話語模式為主,「他」位格以審核話語模式為主,「再回到我」位格以策略話語模式和安慰話語模式為主;(2)本研究中,心理位移日記書寫產生六十九種社會角色(包括當事人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當事人內在對話的角色),「我」位格社會角色種類比「你」「他」及「再回到我」都多,但總體出現次數要少;(3)心理位移日記書寫中包含二十種通用情景。(4)心理位移日記書寫情緒詞和具有正負情感偏向的非情緒詞句的分佈特點,表現在正向情緒詞和正偏向語句的數量較初始狀態增加,負向情緒詞和負偏向語句的數量較初始狀態減少。Item 從情緒平和與止觀探討心理位移日記書寫方法的療癒機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3-03-??) 張仁和; 黃金蘭; 林以正; Jen-Ho Chang; Chin-Lan Huang; Yi-Cheng Lin以往心理位移書寫的研究主要聚焦於療癒效果跟位格特性的檢驗,探討其療癒效果機制的實徵研究仍付之闕如。本研究回顧相關文獻,並從情緒平和與心理學中的止觀概念切入探討其心理機制。本研究招募65名受試者,進行兩週共四次的心理位移書寫。結果顯示心理位移書寫能促進個體的情緒平和,並增加止觀程度,與心理適應指標的提升。多元迴歸分析也發現,藉由心理位移書寫所提升的止觀改變量,能有效預測個體心理適應指標的改變量。此結果支持心理位移藉由止觀的提升,促進心理適應的主張。文末針對心理位移書寫與止觀進行理論延伸與應用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