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3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準工程學習對綜合高中學生工程與科技學程選擇影響之研究(2006) 黃進和; Huang, Ching Ho準工程課程主要是介紹工程與科技領域的相關知識,提供工程與科技領域生涯探索的機會,以降低大學工程與科技系學生因興趣或能力不合而流失的比率,並藉此吸引更多高中畢業生升讀大學工程科系,滿足工程與科技的人力需求。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發展高中準工程教學活動,再以臺北市立南港高工綜合高中一年級學生為對象,探討準工程教學活動對學生工程與科技學程選擇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與專家諮詢方式,發展高中準工程教學活動,再以實驗研究、調查法、輔導訪談等蒐集資料。研究工具除自行發展的準工程教學活動外,測驗工具採用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4年發表的「興趣量表」,以興趣組型「實用型(R)」及「研究型(I)」探討學生對工程與科技領域的興趣。統計方式包含次數百分比、t檢定、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及多變量共變數分析等。準工程教學活動發展與實驗研究等統計分析結果說明如下: 一、準工程教學活動很有可能影響綜合高中學生對於工程與科技的學程選擇。 二、準工程教學活動是否影響綜合高中女生對於工程與科技的學程選擇,有待進一步實驗與考驗。 三、綜合高中學生接受準工程教學活動後,對工程與科技領域的興趣沒有顯著的增加。 四、綜合高中女生接受準工程教學活動後,對工程與科技領域的興趣沒有顯著的增加。 五、準工程教學活動能協助學生瞭解工程與科技領域的學習內涵與工作環境,但學生不認為能獲得工程與科技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探索。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分別針對準工程教育、準工程教學、準工程後續研究等,共計提出11項建議,提供工程教育與科技教育學者專家參考。Item 3D建模與列印教學應用於STEM取向準工程課程對學習成效之影響(2018) 簡爾君; Jian, Er-Jiun本研究旨在探討3D建模與列印應用於STEM取向準工程課程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之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實驗對象為某公立高中一年級的145名學生,隨機將學生分派為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課程實驗。本研究之課程單元名稱為二氧化碳賽車,分別於實驗組進行3D建模與列印,控制組進行傳統手作。本研究蒐集活動前的成績作為前測分數,活動後的設計與製作成績為後測分數,並以科技態度量表、學習單以及產品創意結果評量表(rubric)來蒐集相關的資料。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1. 3D建模與列印應用對學習紀錄之總結測驗具有正向影響。2. 3D建模與列印對科技態度無顯著影響。3. 3D建模與列印對創意結果之新穎性、精緻性及整體有正向影響。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針對3D建模與列印應用於STEM取向準工程課程以及後續相關研究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