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6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音樂劇《羊角男孩》中殖民主義下「他者」的文化選擇(2019) 應修平; Ying, Shiu-Ping本文論述筆者如何透過音樂劇《羊角男孩》之創作手法、虛構設計及音樂劇歌曲之敘事技法,將當今社會下「他者」之文化選擇融入於奇幻音樂劇作品中。 作品中以真實世界歷史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關係,以及文化與文明之差異探討作為基底,進而結合「發展下的受害者」所面臨的選擇及現況,建構出音樂劇《羊角男孩》中「塔尼亞國」以及「羊格拉族」之虛構世界觀以及劇中重要意象的使用。並透過作品之故事設計、情節佈局以及角色規劃,結合筆者自身經驗以及歷史反思,轉化為音樂劇作品。藉由音樂劇歌曲敘事手法之分析,將音樂劇歌曲分作九大功能,進而探究作品中歌曲之曲式安排以及結構分析,論述音樂劇《羊角男孩》如何利用歌詞編排將音樂劇中「戲劇文本」以及「音樂文本」相互融合。 音樂劇《羊角男孩》藉由劇中角色對於羊角的追求,以呈現「他者」在強權文明下之文化喪失以及族群認同感之弱化。筆者期望透過音樂劇《羊角男孩》探討過去人類歷史脈絡中殖民者所持有之殖民理念以及目的,進而虛構出一個不存在於歷史中之世界以及族群,藉由奇幻的形式,使觀者能夠跳脫出舊有的歷史框架,卻能透過劇中之情節設計以及角色選擇,連結自身過去之情感經驗而了解人類歷史脈絡下相異族群之相互關係,以及重拾對於自我族群之認同感,最終能夠面對歷史以及面對「他者」。Item 論音樂劇《芝加哥》女主角蘿西·哈特之詮釋(2019) 余子嫣; Yu, Tzu-Yen本詮釋報告針對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Chicago)中女主角蘿西·哈特(Roxie Hart)做角色上的詮釋和分析,筆者在此將本文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緒論,包含本詮釋報告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架構。第二章為音樂劇《芝加哥》一劇的時代背景研究,從禁酒令、槍枝氾濫、媒體壟斷、爵士樂和舞蹈風格幾個方面去做介紹。第三章分為三個小節對音樂劇《芝加哥》做詳細介紹,包含劇本起源和創作改編、劇本大綱以及劇中主要人物介紹。第四章分析女主角蘿西·哈特,包含其內外在形象塑造、與其它角色間之關係以及蘿西·哈特角色的轉變歷程。第五章為音樂劇《芝加哥》歌曲演唱詮釋分析,除了蘿西·哈特的獨唱曲目之外,亦挑選出本劇的一些經典重唱、合唱曲目進行探討,包含中英台詞對照、演唱詮釋、譜例分析。第六章則綜合了本詮釋報告以上各個章節的論述做為總結,期許筆者能在舞台上詮釋出既保留經典又有自己樣貌的蘿西·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