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2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建構新的生命認同即是創意─馬偕的創意生命故事(2008) 徐柏蓉本研究以心理傳記為研究取向,敘寫馬偕的創意生命故事,並以匯合取向的創造力理論為基礎看視馬偕生命的創造力展現。研究過程中,以馬偕的日記、委託他人出版的著作《From Far Formosa》為主要自我敘說材料,並輔以其他研究文獻、他傳等材料進行敘寫,企圖還原現象,勾勒、詮釋馬偕的性格與一生。 以Amabile的脈絡理論來看,馬偕具有強烈的特質動機,在宗教動力下追求自我實現;具備教育及醫療領域相關專業知能,並富有利於創意思考的立法型認知風格與工作風格,能跨界學習;這三者交集產出馬偕的創造力,具體展現於他突破教育準備時期所習得的典範,進而創造自己的台灣宣教模式。而以Csikszentmihalyi的系統取向觀之,馬偕生逢十九世紀基督教史上海外宣教的大世紀,成長在信仰敬虔的家庭與支持宣教的教會;在奮而不懈的努力下,成功在系統中位移為守門員,進而影響學門、領域及北台灣與加拿大的社會文化。 馬偕一生奔騰在不斷突破疆界的超越之路,並且以英雄造時勢之姿整合資源於宣教工作;而他在生命擴展的過程中,從意志的決定、情感的深化到建構出對自己身份的新認同,是他創造力展現的丰采樣貌,從而亦詮釋了何為創造即是勇氣。 文末提出對當代社會處境台灣的建議,亦提出後續研究相關建議─進行本土宗教領域傑出人物生涯歷程研究,並從中應用或發展新的創造力理論於研究傑出人物生涯歷程,如此信可為心理傳記、創造力範疇之研究帶來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