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對學生學習、師生關係、幽默感和創造力的影響
    (2024) 孫韡旂; Sun, Wei-Chi
    本研究旨在運用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設計一套國文創新教學課程,以提升高中學生學習表現、學習動機、教材動機、師生關係、幽默感及創造力,並減緩學生的學習焦慮。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的準實驗設計,以新竹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組43人,對照組41人,共84人,實驗對象皆為女性。實驗組接受「迷因圖融入課程」的幽默教學;對照組接受「一般講述教學」,每週四節,共進行三週的教學活動。成效評估以「段考成績」、「高中學習動機量表」、「教材動機問卷」、「國文焦慮量表」、「師生互動關係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威廉斯創造力傾向量表」、及「中文詞彙遠距聯想測驗」之測得分數,經統計分析後所得之資料為依據。研究結果發現: 1.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整體「學習動機」,降低「學習焦慮」,而對於學習表現及教材動機沒有正向影響。 2.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師生關係。 3.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對「幽默感」之影響:可提升「幽默理解能力」;對於整體「幽默感」、「幽默創造能力」、「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幽默因應能力」、「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沒有正向影響。 4.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對「創造力」之影響:於創造傾向部分,可提升其「創造力」,以及其中的「冒險」特質;對於「好奇」、「想像」、「挑戰」三種特質未有正向影響;於創造思考部分亦未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未來教學及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後續教學實務與相關研究參考。
  • Item
    國小教師幽默感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創意教學自我效能為中介變項
    (2024) 黃穎慈; Huang, Ying-Tzu
    創意教學已成為近年來教育的重要議題,教育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方式,而擔任教育工作的教師,其主觀幸福感、幽默感對教育的進行也頗具有影響力。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幽默感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以及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在兩者的中介效果,研究者使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為北、中、南區、東部及外島之383位國小教師,研究工具包含:「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量表」、「簡式中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量表」。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相關分析顯示,國小教師的幽默感、主觀幸福感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兩兩變項之間呈現高度正相關。二、國小教師的幽默感正向預測創意教學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且國小教師的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正向預測主觀幸福感。三、國小教師的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在幽默感與主觀幸福感間,具有正向中介效果,意即其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會透過幽默感正向影響主觀幸福感。四、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在多向度幽默感的各個分量表與主觀幸福感皆有正向的中介效果,其中幽默因應能力最能正向預測主觀幸福感。五、以創意教學自我效能之分量表作為中介變項,結果呈現幽默感與主觀幸福感之間,正向肯定和負向自覺具有正向的中介效果。六、以主觀幸福感之分量表作為依變項,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在幽默感和情緒幸福感之間有正向的中介效果。最後本研究亦提出後續相關研究討論與教學實務之建議,並針對本研究的未來方向進行討論,以期能做為未來國小教師於教學現場之運用以及在職進修之參考依據。
  • Item
    國中教師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與創造力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幽默感為中介變項
    (2022) 洪欣慧; Hung, Shin-Huei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師在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與創造力教學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幽默感在兩者的中介效果。研究者使用問卷調查法與便利取樣法,調查對象為北、中、南區、東部及外島之五百零三位國中教師,研究工具包含:「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量表」、「創造力教學行為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研究結果臚列如下:一、國中教師背景變項在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創造力教學行為與幽默感部分結果呈現顯著差異。二、國中教師之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創造力教學行為與幽默感彼此呈現高度正相關。三、國中教師之幽默感能部分中介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與創造力教學行為。冀望本研究之結果能提供國中教師與相關單位作為日後發展之參考。
  • Item
    採訪記者情緒勞動、工作壓力與創新行為相關研究:以幽默感為調節變項
    (2022) 阮筱琪; Juan, Hsiao-Chi
    職場員工情緒議題與心理健康日漸受重視,且根據過往研究指出,正向情緒可提升創新行為,因此營造正向情緒既可維持身心健康,又提升創新行為,本研究旨在探討採訪記者的情緒勞動、工作壓力、創新行為之相關性,以及正向情緒之幽默感對情緒勞動、工作壓力、創新行為之調節效果。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國內採訪記者為研究對象,回收232份樣本。研究結果發現:1、採訪記者之情緒勞動與工作壓力呈顯著正相關,情緒勞動對工作壓力有預測效果。2、採訪記者之工作壓力與創新行為呈顯著正相關,工作壓力對創新行為有預測效果。3、幽默因應能力對情緒勞動與工作壓力有緩衝調節效果。4、幽默創造對工作壓力與創新行為有緩衝效果。5、笑的傾向能抵抗情緒勞動的影響,即使在高壓工作環境下,也有較高的創新行為。6、年紀較輕、年資淺記者情緒勞動、工作壓力較大,但創新行為也較高。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業界提出管理之建議。
  • Item
    幽默融入國中表藝課默劇創作單元對學生之學習表現的影響
    (2022) 許靜岱; Syu, Jing-Dai
    本研究目的以表演藝術課的默劇創作課程為對象,設計一套使用於國中學生的「幽默融入默劇創作課程」,並檢視該課程對學生學習表現、創造力、幽默感、之影響。希望能透過幽默融入課程讓學習團體加速融冰,也能讓學生學習在適當時機學會幽默能力的運用,進而對表演專業上的學習表現出創造力與熱情。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研究參與者為新北市三峽區某國中八年級學生,分成幽默融入默劇創作的實驗組65名學生和一般默劇創作的對照組61位學生,共126名學生。以「國中表演藝術學習成就評量」、「默劇表演呈現之評量」、「新編創造思考測驗量表」、「創造性傾向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為測量工具,並依據前後測的得分,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實驗組在「表演總成績」與「實踐」指標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表現」、「鑑賞」則無顯著差異。(二)實驗組在「流暢力」與「精進力」指標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變通力」、「獨創力」、「冒險性」、「好奇性」、「挑戰性」、「想像性」則無顯著差異。(三)實驗組在「幽默理解」、「幽默創造」、「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幽默因應的能力」、「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指標則無顯著差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幽默融入默劇創作單元能夠提升學生之學習表現及創造力,而在幽默感上則無提升效果,進而提出後續相關研究與實務建議作為實施表演藝術課程之參考。關鍵字:幽默感、幽默融入默劇創作課程、國中生、創造力、默劇、學習表現
  • Item
    企業員工訓練幽默感成效歷程分析之研究
    (2023) 李怡禛; Lee, I-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幽默感訓練,對提升企業員工之幽默感、幸福感、心理資本、與員工敬業是否有顯著成效。並探討影響員工敬業結果之歷程。研究對象為台灣某傳統產業集團公司接受教育訓練課程之主管120位,透過為期十一週之課程,實施四階段受訓前後問卷調查,總計回收四階段有效問卷96份。研究結果發現:一、幽默感、員工敬業、幸福感、與心理資本可透過教育訓練而提升;二、「幽默因應」與「幽默態度」兩向度對員工敬業有正向影響;「幽默因應」與「幽默社交」兩向度對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幽默創造」、「幽默因應」、與「笑的傾向」三向度則對心理資本有正向影響;三、幽默感可提升員工敬業與幸福感,但無法提升心理資本;四、幽默感會藉由提升幸福感,進而提高員工敬業。
  • 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風格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以幽默感為中介變項
    (2021) 蔡姵均; Tsai, Pei-Chun
    隨著時代變遷,創造力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教育的模式也翻轉為重視創造思考的核心素養教學。在創造力教育的領域裡,學生的個體差異議題不容忽略,而在學習方面,學生的個體差異顯現於學習風格。由於現存研究中學習風格與創造力的關係尚未明確,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風格對創造力之影響,並以幽默感為中介變項考驗其中介效果,為釐清學習風格與創造力間的關聯。本研究以臺灣新北市某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共412位學生。利用問卷調查法,以「Kolb學習風格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兒童版中文詞彙遠距聯想測驗」、「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作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如下:(1)聚斂者較調適者封閉式創造力表現佳(2)不同學習風格在開放式創造力、幽默感無顯著差異;(3)學習風格中的「抽象概念」與封閉式創造力達顯著正相關、「主動驗證」與封閉式創造力達顯著負相關;(4)學習風格中的「具體經驗」與開放式創造力達顯著正相關、「省思觀察」與開放式創造力達顯著負相關;(5)多向度幽默感中的「幽默創造」對具體經驗到開放式創造力的中介效果成立,意即偏好具體經驗的學童,可以透過提升自身幽默創造能力,進而提升開放式創造力;多向度幽默感總分對省思觀察到開放式創造力的中介效果成立,意即偏好使用省思觀察的學童,可以藉由培養幽默感,進而提升開放式的創造力。藉由本研究中學習風格與封閉式、開放式創造力的關係,對後續相關研究及教學實務提出建議,期冀能為創造力教育的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 Item
    藝術工作者與非藝術工作者創意表現之研究-以高敏感特質及幽默感為中介變項
    (2021) 洪綵蔚; Hung, Tsai-Wei
    過去研究發現,創造力與高敏感特質、幽默感之間有兩兩直接或間接的相關,而上述三者亦均與藝術創作有其關聯性。然而綜觀國內研究現況,目前少有針對「藝術工作者」族群探究其高敏感特質、幽默感對其創造力表現的影響;尤其「高敏感特質」一概念甫在國內萌芽,亦缺乏相關的研究成果。是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影響藝術工作者創造力之變項,以及與非藝術工作者之間的差異比較-本研究納入高敏感特質與幽默感兩項進行探討,以及了解藝術工作者與非藝術工作者其創造力之差異與關聯,並且進一步檢驗高敏感特質與幽默感在不同組別與創造力之間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全臺灣之藝術工作者351位與非藝術工作者321位為研究對象,透過網路平台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採樣。以「創意活經驗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高敏感特質量表」三份量表為研究工具。依統計分析結果,獲得以下結論:一、藝術工作者與非藝術工作者在創意生活經驗與美學敏感度的表現顯著 優於非藝術工作者。 二、藝術工作者與非藝術工作者的創意生活經驗與高敏感特質、幽默感之間有 所相關。 三、美學敏感度會形成組別與創意生活經驗間的中介變項。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討論本研究貢獻和價值,並對未來研究及藝術教育實務提出建議。
  • Item
    幽默寫作教學對國中生幽默感及寫作能力的提升效果:以創造傾向為調節變項
    (2021) 郭姵含; Kuo, Pei-Han
    本研究旨在設計一套適合國中生的寫作教學課程,將幽默寫作技法融入寫作教學,探討該課程對國中生幽默感及寫作能力之提升效果,並進一步比較創造傾向的高低是否會影響幽默感及寫作能力的提升程度。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的準實驗設計,以新北市某國中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組48 人(男生佔41.7%),對照組53 人(男生佔49.1%),共101人。實驗組接受「幽默技法融入寫作教學」,強調誇大、譬喻及諧音等技法進行教學;對照組接受「一般寫作教學」,每週一節,共進行六週的教學活動。以「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寫作評定量表」、「威廉斯創造力傾向量表」及「模擬會考作文成績」為研究工具,經統計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1. 幽默技法融入寫作教學課程對國中生「幽默感」之影響:可以有效提升整體「幽默感」,以及其中的「幽默理解能力」、「幽默創造能力」、「笑的傾向」;但是無法有效提升「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幽默因應能力」、「對幽默的態度」。2. 幽默技法融入寫作教學課程對國中生「寫作能力」之影響:整體「寫作能力」,以及其中的「文法修辭」、「內容思想」、「組織結構」、「創意幽默」;此外「模擬及正式會考作文成績」亦獲得有效提升。3. 創造傾向對教學課程在「寫作能力」之調節效果:在寫作能力的部分,「整體創造傾向」及其中的「好奇性」對作文評定量表中的「創意幽默」具有調節效果;但其餘部分均未具有調節效果。4. 創造傾向對教學課程在「幽默感」之調節效果:在幽默感的部份,創造傾向對幽默感未具有調節效果。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後續教學實務與相關研究參考。
  • Item
    國中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
    (2010) 任育瑩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在幽默風格、嘲笑風格以及創造力的差異,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研究工具採「幽默風格量表」、「嘲笑風格量表」以及「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並以分層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全台北、中、南、東四區域及台北市、高雄市,共742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資料採用變異數分析以及迴歸分析,而研究結果如下: 1. 國中男生在攻擊型幽默高於女生。 2. 國中男生在喜笑人高於女生。 3. 國中男女生在創造力的表現無顯著差異。 4. 親和型幽默與自我提升型幽默和創造力皆達顯著正相關。而國中生的幽默風格能有效預測創造力,其中以親和型幽默具有最佳的解釋力。 5. 喜被笑與創造力達顯著正相關。而國中生的嘲笑風格能有效預測創造力,其中以喜被笑具有最佳的解釋力。 6. 正向幽默感愈高,創造力表現亦愈佳。 本研究顯示幽默風格與創造力,以及嘲笑風格與創造力,各有其相關性存在。依據結果,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供教育輔導及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