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2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創意讓文學更有魅力~「創意文學營」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之研究(2008) 梁雅晴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1、了解目前國中生寫作表現的情形及國文老師進行寫作教學時的困擾問題。2、比較前後「創意文學營」課程設計之差異,檢討與評估前後課程的成效。3、探討本研究「創意文學營」之教學歷程,並建立寫作教學的步驟。4、探討本研究之「創意文學營」教學歷程中,學生創意寫作的情形。5、分析「創意文學營」實施後,學生寫作表現改變的情形。6、省思個人在「創意文學營」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專業成長的情形。 根據上述目的,本研究以北台灣一所濱海國中的國二16位學生(男3人,女13人)為對象。研究方法是以行動研究的方法入手,輔以量化資料,藉由觀察、文件蒐集、訪談、量表與問卷、錄音錄影等等方式,蒐集豐富的資料,進行資料的分析、描述,架構出研究對象在研究現場的種種思考、行動等等。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教師對寫作教學在實施上的意見 (一)配合基測作文進行「引導式題型」的寫作指導 (二)教師希望參與寫作研習,充實寫作教學知能 (三)大部分學生缺乏對寫作的興趣,並欠缺文章組織能力 (四)寫作教學的可運用「電影、流行歌詞、廣告」等多媒體引導寫作。 二、歷屆「創意文學營」的實施成效 (一)歷屆「創意文學營」從創意題材發展成主題式營隊課程 (二)利用創意教學與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寫作教學成效 (三)歷屆「創意文學營」實施短暫,缺乏提供寫作相關知識,仍有改進空間。 三、本研究「創意文學營」的教學歷程有助寫作思考的歷程 (一)「創意文學營」的教學歷程有助於學生的創意思考 (二)幫助學生在寫作前確立思考方向,寫作中縮短思考時間,豐富的寫作內容。 (三)「創意文學營」的分段引導的活動設計有助於學生的寫作思考。 四、創意文學營」課程提升寫作成效與寫作情意 (一)提升學生寫作成效,在「文思流暢能力」、「內容新穎能力」、「題材變通能力」、「思慮精進能力」、「感知敏覺能力」及總分皆有明顯進步,皆達到顯著差異(P<.001)。 (二)提升學生寫作情意方面,「寫作動機」、「寫作情感」、「寫作價值感」、「寫作信念」及「寫作堅持力」達到明顯成效,皆達到顯著差異( P<.001)。 五、 透過「創意文學營」建立創新寫作教學模式 (一)本研究「創意文學營」的課程融合多元寫作教學型態的寫作教學課程 (二)建立創新的寫作教學模式:「暖身活動」、「思考訓練」、「作品範例分析」、「寫作重點訓練」、「牛刀小試」與「大刀闊斧」共六大寫作教學步驟。Item 創意英語課堂教學對國中生英語學習表現影響之研究(2010) 吳妍慧本研究目的主要有四:一為了解國中生學習英語的困擾;二為探討國中生適用的「創意英語課堂教學」的方法與策略;三為評估「創意英語課堂教學」實施後,學生英語學習表現轉變的情形;四為省思研究者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個人在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上專業成長的情形。 研究方法採用準實驗研究法的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研究對象為國中學生,實驗組17人,對照組18人。研究時間為期兩年。研究工具包括新生入學英語測驗卷、段考考卷、學生學習經驗問卷、國中生英語科學習態度量表、課程回饋單及教師教學省思札記。資料處理與分析兼採質性與量化的方式,包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多變量共變數分析及內容分析。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創意英語課堂教學」提升學生英語成績:實驗組學生在「段考英語科成績」上的表現優於對照組學生,且達顯著差異。二、「創意英語課堂教學」增加學生英語學習態度:實驗組學生在「國中生英語科學習態度量表」的表現優於對照組學生,且在總分與「對英語之專心學習」分量表,達到顯著差異。三、學生肯定「創意英語課堂教學」對英語學習的幫助。四、研究者在實施「創意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無論在課程設計、班級經營上,皆有所成長。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英語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參與評鑑之教師其創意教學認知與行為之研究(2009) 譚筱薇; Tan, Hsiao-Wei在本研究以台北市參與教育部教師評鑑試辦的國小教師為對象,旨在調查參與過的教師對「教師評鑑影響創意教學」的認知,以及教師評鑑實施後,教師創意教學行為之現況,並探討「教師對教師評鑑影響創意教學之認知」與「教師創意教學行為」之間的相關。 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自編的「教師對教師評鑑影響創意教學之認知量表」、「教師評鑑後教師創意教學行為量表」,此外,還有「基本資料問卷」以蒐集教師之人口變項資料。量表經過預試之後修訂成正式問卷,抽取24所學校606名國小教師施測,所得資料回收後分別採取各種統計方法考驗,如描述統計、t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考驗研究假設。研究果整理如下: 一、教師認為教師評鑑對教學評量正面影響最劇 教師評鑑影響創意教學共分為五個構面,分別為教學方法、學習策略、班級經營、教學評量、空間利用等,教師認為教師評鑑對教學評量正面影響最劇。 二、教師評鑑之後,教師認為自己更常進行創意評量 教師評鑑之後,教師所進行的創意教學分為五個構面,教師認為在教師評鑑過後,他們更常進行創意評量。 三、教師對「教師評鑑影響創意教學」之認知以及「教師評鑑後教師創意教學行為」之現況無關乎性別與學歷 四、高齡與資深教師之「教師評鑑影響創意教學」之認知以及「教師評鑑後教師創意教學行為」之現況越趨正面 五、低年級教師之「教師評鑑影響創意教學」之認知以及「教師評鑑後教師創意教學行為」之現況越趨正面 六、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對教師評鑑影響創意教學認知之交互作用均未達顯著。 七、「教師對教師評鑑影響創意教學之認知」與「教師評鑑後教師創意教學行為」現況之間有關連。 當教師認為「教師評鑑對創意教學」越有強烈正面影響時,其參加教師評鑑後,創意教學情形也就越經常進行;當教師覺得認為其參加教師評鑑後,創意教學情形越經常進行,則其對「教師評鑑對創意教學」之認知則越正面。Item 樂觀創意教學對國小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影響之研究(2008) 曾雪芳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適用於國小低年級學童的「樂觀創意教學」方案,並探討此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及行為表現之影響。研究方法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某公立國小二年級學生56人為研究對象,分成兩組,實驗組27名學生,控制組29名學生,實驗組學生接受為期十週,每週兩節課(一節40分鐘),共二十節課的實驗方案處理,控制組學生則未接受任何實驗處理,進行班級例行性活動。 本研究以「兒童解釋型態量表」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方案結束,進行後測及追蹤測,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多變量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活動學習單」、「學生作品」、「回饋問卷」及「教師教學省思札記」為輔助資料,以瞭解教學實驗之過程與成效。 研究結果顯示: 一、「樂觀創意教學」方案在「好事永久」、「壞事暫時」、「好事普遍」、「壞 事特定」、「好事內在」上有立即提升效果。 二、「樂觀創意教學」方案在「好事普遍」和「好事內在」上有持續提升效果。 三、學生能運用樂觀解釋型態於行為表現上。對正向事件會用永久的、普遍的、 內在的歸因來解讀事情;對負向事件採取暫時的、特定的、外向的歸因來面對問題,與同學的衝突減少,也勇於接受課業上的挑戰。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未來教學應用 及相關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