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國會法案助理資訊行為之研究
    (2011) 曾愛文; Ai Wen Tseng
    本論文採量化方法,以問卷調查探討國會法案助理的立法資訊行為及使用圖會圖書館情形與各項服務滿意程度。期望藉由此研究,掌握國會法案助理在立法資訊行為上的特徵,瞭解國會圖書館現行服務是否符合使用者的真正資訊需求,以提供館方在擬定各項政策及規劃服務時的建議和參考,增進服務品質。茲將本研究之發現分述如下。 在國會法案助理之資訊需求方面,本研究發現國會法案助理需要經常尋找並閱讀工作相關資料,且其資訊需求與解決工作問題的相關度很高。 在國會法案助理資訊搜尋行為方面的研究發現如下:(一)圖會圖書館網站及搜尋引擎是國會法案助理獲得工作資料的主要管道;(二)上網搜尋和人際關係管道是國會法案助理在院內找不到資料時的重要資訊管道;(三)國會法案助理最常利用的資訊來源包括預決算報告書、法案追蹤、立法研究報告及法律制定的紀錄;(四)影響國會法案助理資訊搜尋之因素包括:1.資訊太多,沒時間閱讀,或找到資訊不適用是在尋找資訊時常會面臨的問題;2.資料只能在院內使用,無法在家中查詢或使用是助理覺得困擾之處。 在國會法案助理資訊使用行為方面的研究發現如下:(一)國會法案助理尋求工作相關資訊以資訊品質為主要考慮的因素;(二)評估資訊的價值以資訊來源的可靠程度為主。 國會法案助理背景特性對其資訊行為的影響有:(一)國會法案助理的背景特性在資訊需求面向沒有顯著的影響。(二)助理年齡、所屬委員參加委員會及學科背景對資訊來源面向有顯著影響。(三)在資訊察覺面向,只有助理年資和選擇資訊考慮因素產生關聯。 在國會法案助理使用國會圖書館情形方面的研究發現如下:(一)半數以上的人幾乎每天都會使用圖書館相關資源;(二)最多國會法案助理訂閱的RSS及資訊快遞是最新通過議案;(三)新聞知識管理系統是國會圖書館網站中使用率最高的資訊系統;(四)使用國會圖書館資源沒有困難,但不清楚圖書館資源及服務的人亦很多;(五)圖書期刊自助借還系統是讀者對圖書館服務滿意度最高的項目;滿意度最低的則是沒有舒適的閱覽座位。 根據研究結果,歸納出幾項建議如下:一、定期進行使用者需求調查;二、加強國會圖書館資訊服務行銷推廣;三、強化國會圖書館網站互動機制;四、建立網路資源檢索技巧教學;五、建立館際合作;六、改善圖書館硬體設備。
  • Item
    臺灣懶人包讀者之資訊行為研究
    (2015) 孫以琳; Sun, Yi-Lin
    在這個資訊傳播方式不斷演進的時代,為了因應「省時、易懂」的資訊需求,「懶人包」成為一種新的資訊呈現方式。為了解公共議題懶人包讀者之資訊行為,本研究以Big6模式為基礎擬定訪談大綱,訪談曾閱讀公共議題懶人包的PTT使用者。 研究發現,影響受訪者資訊尋求動機的因素,包括議題的熱門程度、人際互動、自身需要以及熟悉感四項。資訊尋求的時機取決於時間有限、取得資訊的方便程度,以及對議題的主觀理解。受訪者尋求的議題資訊,則可分為事件或議題相關資訊,以及資訊落差的彌補。 歸納受訪者的公共議題資訊來源,分為網際網路、傳統媒體以及線下互動三項。受訪者獲取資訊的常見步驟包括瀏覽後搜尋、篩選資訊以及延伸閱讀。至於影響受訪者資訊篩選的因素,共有作者背景、內容優質、讀者回應、方便性四項因素。 在懶人包讀者獲得議題資訊之後,主要的資訊使用方式分為三種:單純閱讀、社群分享、引用內容。是否參與後續行動,則多半視議題而定,例如對議題是否感興趣、認同議題訴求,或者對自己造成影響。可能的後續行動包括討論、表達意見、參加相關活動或連署。 懶人包讀者在閱讀懶人包時遇到的困難,包括內容過度主觀、難以理解、缺乏資料出處。討論相關公共議題時,則會遇到沉默螺旋及協同過濾兩種狀況。懶人包讀者面對認知差異時,可能選擇審慎了解、接納不同觀點,或者選擇忽略等。並比較受訪者對於不同資訊來源的評價,包括新聞媒體的比較、新聞媒體的政治傾向,以及不同資訊吸收模式帶來的影響。 最後闡述懶人包讀者對懶人包的概念定義、評估懶人包內容優劣的標準,以及受訪者對懶人包的評價、懶人包對社會及讀者帶來何種影響、對其他懶人包讀者的建議等,藉此得知懶人包讀者如何評估懶人包及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