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公營事業民營化變革中員工生涯發展需求之探討---以台灣鐵路管理局為例
    (2003) 李昌諧; Chan-shal Lee
    有鑒於國內外公營事業民營化之情形日益增多,如何化解此一政策推展過程中可能遭遇之阻力、取得員工的支持與配合,實有必要瞭解其對員工生涯可能產生之衝擊影響、員工面臨民營化可能之生涯發展規劃情形及需要組織、工會等單位提供何種協助等。 本研究乃試圖以面臨民營化之台鐵員工為對象,透過自編問卷方式,針對運、工、機、電等不同部門員工進行抽樣調查後,藉由SPSS統計軟體以敘述統計、t檢定、ANOVA分析(如有差異存在則以薛費法作事後檢定)等統計方法作資料分析,以了解其對民營化政策及台鐵民營化方式之瞭解與贊同程度、相關訊息來源、對目前工作環境之滿意情形及民營化後可能改變的預期、面臨民營化可能的生涯規劃情形(提前申請退休、接受資遣或離職、繼續留任等)及希望組織及工會等提供之協助等進行瞭解,並分析不同年資、年齡、性別、工作區域、部門、撫養親屬數、月收入、學歷、資位等之員工間是否有差異存在。進而對台鐵當局、工會及勞委會等主管機關提陳建言。 本研究所得結論可摘述如下: 一、 台鐵員工仍普遍對國內外民營化政策及實施經驗、台鐵民營化整體政策、民營化中的人事制度及法規、人員安置輔導措施、工會所提供之輔導協助均不瞭解亦不表贊同。而其主要的五項訊息來源依序為同事與朋友、「路工」等工會文宣資料、工會、報章雜誌及「台鐵通訊」等機關內宣導資料。 二、 台鐵員工對於工作現況普遍有較高的滿意度。而對於民營化後各項工作條件的預期方面,則顯著認為會變差。 三、 台鐵員工在面臨種種影響個人未來職業生涯及經濟收入來源等之不確定情況下,會因個人特性的不同,而分別在組織民營化時,對個人出路,作出提早退休、轉業或留任等選擇方式等不同的生涯發展規劃選擇。但大部分員工仍願意繼續留在台鐵工作。 四、 台鐵員工會因個人特性的不同,作出不同的生涯規劃選擇,進而對組織及工會所能配合提供的有關轉業訓練、轉業輔導、失業救助、退休條件、員工優惠認股制度、職務調整所需之第二專長訓練等制度、措施與協助有不同之需求程度。 本研究並進而提陳組織及工會應加強對員工之宣導溝通,以減少疑慮並根據個別需求提供適當協助、員工應多方設法瞭解民營化之相關政策與措施,作出對個人權益最佳之規劃方案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