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使用者對共創故事網站服務功能需求之研究(2011) 黃資閔; Huang Tzu-min本研究企圖了解不同使用者對共創說故事網站服務功能的需求,以期讓說故事工具能達到長期且廣泛的運用。透過內容分析法,共創說故事網站服務功能得以被了解;在使用者方面,則以網路調查法探討其對服務功能的需求,總計回收255份有效問卷。並進一步分析比較共創說故事網站所提供服務功能與使用者需求間的差異。本研究之重要發現如下: 一、共創說故事網站資訊類服務內容以「顧客協助」提供比例最高,「商業資訊」提供比例最低;其互動類服務內容以「雙向溝通」提供比例最高,「交易」提供比例最低 二、使用者對共創說故事網站資訊類服務內容需求程度以「非商業資訊」較高,「商業資訊」較低;對互動類服務內容需求程度以「自主控制」較高,「雙向溝通」較低。 三、使用者對共創說故事網站「商業資訊」服務功能需求程度會因「性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使用者對共創說故事網站「交易」服務功能需求程度會因「使用資歷」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使用者對共創說故事網站「交易」和「自主控制」服務功能需求程度會因「使用頻率」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六、共創說故事網站提供之「非商業資訊」服務功能與使用者需求落差最大 七、共創說故事網站提供之「雙向溝通」和「自主控制」服務功能與使用者需求落差最大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針對共創說故事網站經營者與後續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Item 台灣網際網路卡拉OK網站功能呈現 與Web 2.0導入網站之研究(2010) 陳威叡網際網路已經發展超過十年,網路環境的成熟與科技之進步,使得上網人數遽增,也造成現今網路已進入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Web 2.0新世代。也由於Web 2.0的特性重視使用者層面,強調「群體的智慧」與「使用者經驗」,越來越多人把文章、照片、音樂和影片在網路上分享,豐富使用者創建內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許多創新的服務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研究顯示Web 2.0之網站,無論是流量及成長比例皆大幅上升,並且可以增加網站對使用者的黏性。因此本研究試圖瞭解目前網際網路卡拉OK網站的現況,以及探討國內Web 2.0對網際網路卡拉OK網站影響之情形。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首先使用內容分析法量化分析網站功能,歸納出台灣網際網路卡拉OK網站功能之異同。接著針對國內網際網路卡拉OK業者透過深度訪談,藉以瞭解Web 2.0概念對於網際網路卡拉OK網站之情形。 研究發現國內網際網路卡拉OK網站體現了Web 2.0概念,在網站中包含許多Web 2.0應用概念,但能夠在Web 2.0應用平台的部分加強,也由於網路現今之趨勢,造成Web 2.0概念的成熟。有別於傳統網站,Web 2.0概念不只影響網站經營也會影響網站對使用者之態度,國內網際網路卡拉OK網站重視使用者行為也善用使用者創建內容。綜合研究結果可知,國內網際網路卡拉OK網站應驗O'Reilly(2005)所提到Web 2.0應用的關鍵原則。Item 廣播電台網站創新服務之研究—以「法國廣播電台」網站內容為例(2011) 達美新; Ta Mei-Hsin網際網路發展已經超過十年,隨著網路環境的成熟與科技進步,上網人數遽增,造成網路逐漸演化進入一個強調使用者共同參與且建構網路內容的Web 2.0新世代。本研究旨在探討廣播電台網站之創新服務內容,首先採用內容分析法,瞭解「法國廣播電台」網站提供之服務內容現況,以及各網站服務內容之差異;再透過深度訪談法,藉由國內專家學者、廣播電台網站經營者及網路科技研究人員的看法,提出對廣播電台網站創新服務內容之建議,據此做成結論,並對廣播電台網站經營者、主管機關,及後續研究者提供相關建議。綜合研究結果,本論文提出五項研究結論: 1.「法國廣播電台」各網站服務內容以「虛擬訊息空間」與「虛擬交易空間」提供比例最高,「虛擬溝通空間」提供比例最低。 2.「法國廣播電台」各網站服務內容以「虛擬訊息空間」與「虛擬交易空間」差異最小,「Web 2.0應用平台」差異最大。 3. 「法國廣播電台」網站善用網路新科技,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廣播電台網站服務內容。 4.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Web 2.0概念,在廣播電台網站服務內容和互動性方面,可以提昇市場競爭力,並且能鞏固忠誠的聽眾。 5. 「內容為王」是廣播電台網站創新服務成功不敗的定律。Item 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2010) 李依凡; Yi-Fan, LeeWeb 2.0是網路運用的新時代,若能將Web 2.0的特性運用於教學網站上,不僅能讓不同地點的師生藉由遍佈全球的網路來進行教學,還可達到線上互動、共同創作的學習境界。然而Web 2.0共同撰寫的特性,會使網站內容雜亂且缺乏統一性,因此本研究將評鑑指標依據社會技術系統理論(socio-technical system,STS),分成社會與技術兩大層面進行探討,以建構初步的Web 2.0教學網站評鑑指標,接著邀請14位業界與學界之專家,進行德懷術問卷調查,發展出一套Web 2.0教學網站的評鑑指標,讓日後的Web 2.0教學網站規劃,能有一個有效的依據,以協助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順利建置具有互動性與發展性的教學網站。經由三回合問卷回收與分析後,本研究發現如下: ㄧ、Web 2.0以使用者為中心且強調開放與分享的特色,代表教學網站若要符合Web 2.0概念,除了須具備基本功能與技術外,仍需以交互性和社會性為導向。其中,「社會技術系統理論」(socio-technical system)是由社會和技術所組成,社會層面以探討組織之間的交互性為主。 二、透過社會技術系統理論可擬出評鑑指標之構面,社會技術系統理論是由社會、心理、環境和技術四個部分所組成,因此本研究之Web 2.0 教學網站評鑑指標將分為「社會系統」與「技術系統」兩大構面,社會系統構面又細分為「社會層面」與「心理層面」;技術系統構面則分為「環境層面」與「技術層面」。 三、本研究建構出第一回合德懷術專家問卷後,邀請14位不同背景的Web 2.0專家學者對指標進行修正與建議。經由三回的問卷調查,彙整其意見與進行統計分析後,得到此評鑑指標之架構為二個評鑑構面、四個評鑑指標層面,五十七個評鑑指標項目。 綜合以上之研究結果,專家認為,在社會層面中,Web 2.0教學網站需具備良好的互動,應規劃完整的活動或功能以鼓勵使用者之間進行交流,以達到良好的社會交流,尤其可以利用討論或共同創作來達成。而心理層面主要是分配網站中各個成員與管理者所扮演之角色與其賦有之權力,由於Web 2.0強調的是使用者共同參與,並透過分享來讓知識力量更加強大,因此該層面受專家重視的程度較不如社會層面,不過專家認為,使用者在Web 2.0教學網站中扮演的不僅僅只是單一角色,符合了Web 2.0共享與共用的理念。 在環境層面,專家認為,Web 2.0教學網站的介面與功能必須簡單明瞭並且平易近人,才能更吸引更多使用者前往參與,因為Web 2.0強調的就是以「人」為主的互動網路。而技術層面,專家則強調網頁及資料在每次的變動都應該標示更新時間,才可有效記錄每次內容的變動過程,以免內容有錯時無法修復,造成教學內容的失誤。Item Web 2.0線上學習網站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2011-03-01) 余鑑; 于俊傑; 余采芳; 鄭宇珊; 李依凡本研究之目的在發展Web 2.0線上學習網站評鑑指標,作為企業組織之線上學習網站平台層面的參考依據。以德懷術調查法進行研究,經14位Web2.0領域專家學者三回合問卷,架構出具有共識的評鑑指標,發展出Web 2.0線上學習網站評鑑指標。本研究發現經由三回德懷術專家問卷的調查問卷,彙整其意見與進行統計分析後,確定此評鑑指標之架構為2個評鑑構面、4個評鑑指標層面,56個評鑑指標項目。其所獲得之研究結果是綜合實務界與學術界專家群之論點,建構出Web 2.0線上學習網站的評鑑指標,以供未來在學術或企業在建置互動性網站時,皆可藉由此評鑑指標,以作為證明、改進、比較、追蹤、解釋、分析和預測數位學習成效之依據。Item Web 2.0線上學習網站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2011-03-01) 余鑑; 于俊傑; 余采芳; 鄭宇珊; 李依凡本研究之目的在發展Web 2.0線上學習網站評鑑指標,作為企業組織之線上學習網站平台層面的參考依據。以德懷術調查法進行研究,經14位Web2.0領域專家學者三回合問卷,架構出具有共識的評鑑指標,發展出Web 2.0線上學習網站評鑑指標。本研究發現經由三回德懷術專家問卷的調查問卷,彙整其意見與進行統計分析後,確定此評鑑指標之架構為2個評鑑構面、4個評鑑指標層面,56個評鑑指標項目。其所獲得之研究結果是綜合實務界與學術界專家群之論點,建構出Web 2.0線上學習網站的評鑑指標,以供未來在學術或企業在建置互動性網站時,皆可藉由此評鑑指標,以作為證明、改進、比較、追蹤、解釋、分析和預測數位學習成效之依據。Item 農場經營模擬遊戲---運用農場經營模擬遊戲來提升學生的探究式學習---以技職生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2-07-31) 洪榮昭; 邱瓊慧數位時代的來臨,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同時也重新定義了學習的方式。 電腦遊戲(或是遊戲) 也可以成為學習的平台,尤其內涵教育主體與客觀事實的遊戲,更能讓學習標的在學習者取向的架構 下快樂學習。同時,在遊戲過程中,啟發推理思考技能與培養批判能力。目前坊間受歡迎的遊戲大多 缺乏教育主體意涵,風靡現今社會大眾的開心農場,亦只能讓玩家藉由遊戲得到娛樂的效果,在虛擬 真實農業活動的同時,並沒有辦法得到正確農業活動的知識,導致遊戲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本研究針對開心農場的不足之處,發展"農場經營模擬遊戲",培養提升遊戲參與者對於產業化所需 科學、生態、理財等的外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