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1

系所簡介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鑑於當時尚無正式之工業職業師資培育機構,乃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於民國42年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從事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及中等學校工藝教師之工作,為台灣第一所正式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

  

民國65年8月,本系成立研究所碩士班;民國81年8月,成立博士班,為我國第一所成立之工業教育博士班,不僅為本系發展之重要里程碑,亦是我國工業教育發展之大事紀。

  

本系培育多元工業教育師資,為求學術專業發展與研究精進,本系各組陸續獨立發展成專業系所。工技組於民國71年獨立成立工藝學系,民國85年圖文傳播組成立圖文傳播學系。民國91年本系機械組機械、鑄造、製圖、板金等四個專長轉型成立機電科技研究所,並於93年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民國93年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年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

  

本系目前設有學士班,培育技術型高中之動力機械群與電機與電子群師資;碩士班設有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及科技應用管理四個教學分組;博士班以提供技職教育組課程為主;在職專班著重於培養技職教育行政及科技管理應用專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高等技職校院保險教育校外實習能力指標之研究
    (2011) 林倫豪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高等技職校院保險教育校外實習內涵現況;其次,建構其校外實習能力指標架構並分析架構的相對權重與重要性排序。首先,以文獻探討、內容分析法,擬定校外實習能力項目指標初稿,透過修正式德菲法,篩選各項校外實習能力指標之適切性。其次,利用層級分析法瞭解其相對權重與重要性排序。本研究期能作為保險產學人才培訓,實習課程發展、規劃學生實習內涵之引導方向;進而發展適切、務實致用的學生實習課程內涵,強化能力之培育,形塑高等技職校院保險教育特色。本研究結果要述如下: 一、我國高等技職校院保險教育校外實習內涵現況: 實習方案仍以壽險業居多,且以其外勤單位為主,產險業則較少參與。外勤單位實習內涵大都以壽險行銷專業為安排主軸;通常亦包含專業能力與一般能力。為因應保險金融服務整合趨勢,實習內涵亦規劃各種產險、人身險、金融商品實務與操作。針對保險行銷通路多元化趨勢,實習內涵規劃各種多元行銷通路之實務與操作。 二、高等技職校院保險教育校外實習能力指標架構: 校外實習能力指標構面:分為專業能力與一般能力。專業能力包括:保險、理財、行銷、法律等4個校外實習專業能力項目;其能力指標包括「核保實務與演練」等19個。一般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個人管理技能」、「團隊工作技能」等3個校外實習一般能力項目;其能力指標包括「積極的態度與行為」等16個。 三、高等技職校院保險教育校外實習能力指標架構的相對權重與重要性排序: (一)指標構面:「專業能力」比「一般能力」較為重要。 (二)能力項目:「專業能力」依序為保險、行銷、理財、法律專業實習能力。「一般能力」依序為團隊工作技能、個人管理技能、基本技能。 (三)能力指標:1.保險專業實習能力:依序為「通過公會業務員證照測驗」、「保戶服務實務與應用」、「保險商品演練與操作」、「風險管理或損害防阻實務與應用」、「核保實務與演練」、「勞保健保等社會保險實務與應用」、「理賠實務與演練」。2.理財專業實習能力:依序為「金融商品演練與操作」、「稅務規劃實務與應用」、「投資理財實務與應用」、「信託規劃實務與應用」。3.行銷專業實習能力:依序為「客戶開發與關係管理實務應用」、「整合行銷實務與應用」、「行銷話術設計演練與操作」、「電話行銷演練與操作」。4.法律專業實習能力:依序為「保險法規實務與應用」、「保險理賠糾紛實務與應用」、「投資型商品法規實務與應用」、「金融信託法規實務與應用」。5.基本技能:依序為「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傾聽能力」、「口語溝通能力」、「電腦應用能力」、「文字溝通能力」、「閱讀能力」、「應用數字與數學能力」。6.個人管理技能:依序為「積極的態度與行為」、「持續學習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創新解決能力」。7.團隊工作技能:依序為「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工作能力」、「職場工作倫理」、「人際關係能力」、「計畫與組織活動能力」。
  • Item
    校外實習學生專業社會化歷程之研究─以某一所技術學院餐飲系為例
    (2006) 蕭奕志
    中文摘要 專業社會化是指由非專業人員轉變為專業人員的歷程,校外實習是餐飲學生專業社會化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研究過程採用質的研究方法,運用深度訪談及文件收集等方法以求瞭解實習學生在實習期間所經歷的問題與想法。 本研究發現實習專業社會化歷程可分憧憬期、震撼期及適應成長期;實習收穫則有技能學習、建立人際關係、學習客訴處理、性緒調整等收穫,面臨同事刁難、輕視、工作內容瑣事、精神和體力折磨、人力壓榨及職業病等挫折;專業社會化之影響因素分為個人屬性與環境屬性,個人屬性包含角色認知、心理準備、先備經驗驗,環境屬性包含實習現場、重要他人、支持系統等,實習學生對實習的建議或意見可分對學弟妹:在實習前避免先入為主的影響、抱持正確工作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實習單位,對學校:希望學校適時給予學生相關協助,提早選擇實習單位、加強實習指導老師功能,對實習單位:改善主管態度、減輕工作量負荷過重、管理制度人性化、提供在職訓練、改善實習生福利、職業傷害預防;實習生的自我省思包含專業認同與自我覺知。 最後提出七項改善校外實習制度之建議,包含規劃增進餐飲實務經驗的職前課程練習與複習機會、加強實習前心理調適訓練 、建立校外實習學生支持系統、減低角色期望的差距、改變實習單位主管與同事迷思、善用校外實習日誌的功能、強化實習學生餐飲外語能力;對未來研究則提出二項建議:研究對象宜同時擴及其他學校,或各學制及不同學科之比較;進行系統性之縱貫式研究。 關鍵字:校外實習、社會化、專業社會化。
  • Item
    技專校院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實習壓力、實習滿意度與就業意願之研究-以基北地區為例
    (2018) 陳佳廸; Chen, Jia-Di
    近來,在臺灣教育中學非所用飽受批評,校外實習在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或許可以成為解決辦法。因此,技專校院商管科系學生現在都要被要求參與校外實習。然而,許多學生在校外實習時會產生實習壓力,導致影響學生對校外實習的滿意程度,甚至影響其未來就業的意願。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技專校院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實習壓力、實習滿意度與就業意願的現況及分析之間的相關與差異情形還有置入「實習滿意度」調節變項,探討是否對實習壓力與就業意願產生交互作用。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以基北區技專校院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時間為106年5月1日 ~ 6月2日,共發放600份,有效問卷為442份,有效回收率74%。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及階層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1.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實習壓力屬中下程度。 2.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對校外實習感到滿意。 3.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未來願意在原實習產業就業。 4.不同背景變項之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其實習壓力有顯著差異。 5.不同背景變項之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其實習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6.不同背景變項之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其就業意願有顯著差異。 7.技專校院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之實習壓力、實習滿意度與就業意願之間有預測力。 8.技專校院商管科校外實習學生之實習滿意度對於實習壓力與就業意願之間不具調節效果。
  • Item
    科技大學學生校外實習、中華工程教育認證語科大評鑑之關係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4-12-??) 張仁家; 田晏嘉; Jen-Chia Chang; Yen-Chia Tian
    校外實習之目的即在培養學生未來的就業力,而學生的就業力也是學校競爭力排名的指標之一。近幾年,隨著教育部大力推行二期的「技職教育再造方案」,各科技大學莫不積極推動學生校外實習;此外,能否通過IEET中華工程教育認證或得到科大評鑑一等皆著重於是否能給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是否能增強學生未來之職場就業力。而電資學科的畢業生為當前各技專校院工程領域中培養最多的專業人才。因此,本研究以科技校院電資系科的系主任為研究對象,經由問卷調查的方式,探討目前我國科技校院辦理的學生校外實習現況與其是否能通過IEET中華工程教育認證或得到科大評鑑一等之間的關係。以隨機抽樣方式寄出121份問卷,回收86份,回收率71%,並以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最後結果得到學生實習人數愈多與在自家公司實習可有助於通過IEET教育工程認證;實習有基本要求、學生實習人數愈多、實習獲得學分愈多、校外實習時間愈短均有助於獲得科大評鑑一等。
  • Item
    我國技專校院校外實習之現況與實例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6-09-??) 張仁家; 王 麒; Jen-Chia Chang, Chi Wong
    我國技職教育向來以為造就各行業專業優秀人才為主要宗旨,是提供國家技術人才的重要命脈。因此配合產業需求,提昇學生實務上專業知識技術成為國家的主要棟樑,落實產學合作之校外實習即是技職教育有效培育學生的重要環節。然而隨著全球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驅動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學校所推動的校外實習勢必需要密切與產業脈動發展連接。有鑑於此,本文透過文獻回顧,探討校外實習的相關意涵與效益,歸納出校外實習所衍生的諸多正面能量,又進一步了解我國校外實習的發展現況,並舉出國內辦理校外實習優良之技專校院加以分析討論,最後針對校外實習的一些負向缺失提出在未來學校落實校外實習的改善與建議。
  • Item
    科技大學學生校外實習、中華工程教育認證語科大評鑑之關係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4-12-??) 張仁家; 田晏嘉; Jen-Chia Chang; Yen-Chia Tian
    校外實習之目的即在培養學生未來的就業力,而學生的就業力也是學校競爭力排名的指標之一。近幾年,隨著教育部大力推行二期的「技職教育再造方案」,各科技大學莫不積極推動學生校外實習;此外,能否通過IEET中華工程教育認證或得到科大評鑑一等皆著重於是否能給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是否能增強學生未來之職場就業力。而電資學科的畢業生為當前各技專校院工程領域中培養最多的專業人才。因此,本研究以科技校院電資系科的系主任為研究對象,經由問卷調查的方式,探討目前我國科技校院辦理的學生校外實習現況與其是否能通過IEET中華工程教育認證或得到科大評鑑一等之間的關係。以隨機抽樣方式寄出121份問卷,回收86份,回收率71%,並以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最後結果得到學生實習人數愈多與在自家公司實習可有助於通過IEET教育工程認證;實習有基本要求、學生實習人數愈多、實習獲得學分愈多、校外實習時間愈短均有助於獲得科大評鑑一等。
  • Item
    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校外實習學習成效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2-04-??) 何昶鴛; 王雅玲; Chang-Iuan Ho; Ya-Ling Wang
    參加校外實習是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其學習歷程極為重要的部份。一些文獻顯示:學校、學生個人以及實習機構是實施餐旅系科學生校外實習成功的三大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他們參加校外實習的學習成效以及影響其學習成效的因素。校外實習學習成效係學習者對自己參加校外實習所獲致的主觀成效,以 20 個有關學習者個人的相關態度信念的題項進行測量。本研究以私立高職餐飲管理科參加校外實習的高三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方式收集資料;樣本來自臺灣地區 22 所學校,問卷發放採用系統抽樣,總計獲得 291 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受訪學生普遍認為於校外實習的學習效果包括:增進服務技能、培養職業倫理與道德、培養決策與規劃能力以及增加職業的專業智能。進一步分析則是發現:(1)受訪學生在不同的實習組織與實習單位對於培養決策與規劃能力的學習成效顯著不同。(2)受訪學生對於三種不同的校外實習方式所獲得之學習成效並無差異。(3)將受訪者根據實習前的餐飲工讀經驗加以分群,不同群組的學生對於增進服務技能具有不同的學習成效。此外,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與研究限制,提出未來後續研究的方向與相關的實務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