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6

一、系所整體發展概念

本系所設立是為了因應當代「國際創意設計產業」趨勢與「台灣創意設計」人才需求,跳脫傳統設計概念之分科教育方式,強調培育具備『設計策略』、『創意設計服務』與『專業職場精神』之跨領域思維的設計專業人才,主要培育方針為:

  • 創新創意之本質
  • 美感美學之品味
  • 專業實務之技能
  • 多元跨界之知識

    二、系所特色

  • 以創意設計之創新思維啟發為重點。
  • 因應創意設計產業之人才需求規畫。
  • 除專業知識技術之外,強調多元跨界知識學習。
  • 輔導學生具有自行規劃主軸專業能力,並專精於自我學習及參與相關活動。
  • 就業領域以擴及不同創意設計產業,培育設計領導管理人才為教學目標。
  • 課程設計將逐步減輕課程時數,使學生能專精學習及參與活動。並加強各課程之專業要求,重視扎實的美感品味基礎。
  • 強調人文藝術素養與拓展國際視野。
  • 特別強調國際化,每年舉辦多次跨國工作坊、研習營、論壇與交流活動。
  • 設置國內外當代藝術與設計雜誌期刊環境,提供學生豐富的學習創意設計思維。

    三、設計系所歷史沿革

    1975 年本校美術系實施大學部三、四年級分為國畫、西畫、設計三組教學。相關設計組教授包括莫大元、王建柱、蘇茂生、王秀雄等名師。
    1981 年美術研究所成立設計組。
    1982 年本校成立工藝學系,之後並成立室內設計組,近期由莊修田教授領軍。
    1998 年設計研究所成立。由康台生、張柏舟、周賢彬、梁桂嘉所長積極發展。
    2004 年美術系碩士班藝術指導組成立。經由林磐聳、施令紅、林達隆、林俊良教授努力經營。
    2005 年美術系學士班實施國畫、西畫、設計三組分組招生。
    2006 年美術系博士班藝術指導組成立。
    2007 年以美術系設計組為基礎,規劃申請籌設視覺設計系。
    2008 年教育部通過視覺設計系成立申請案,並由林磐聳前副校長擔任籌備主任。
    2008 年由林磐聳前副校長設立文化創藝產學中心。
    2009 年視覺設計系成立,歷經林磐聳、李新富、許和捷主任積極發展,並逐年轉移美術系設計組師生。
    2012 年8月1日「設計學系」正式成立,整合視覺設計系、設計研究所與工教系室內設計組的專業資源,發展視覺藝術與媒體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等頂尖設計專業,並培養跨設計專業能力之商務型設計師。歷屆主任為許和捷教授(2012.8-2013.7)、林俊良教授(2013.8-2015.7)、梁桂嘉教授(2015.8-2017.7)、現任主任為劉建成教授(2017.8-迄今)。

    四、學士班特色

    本系招收對藝術設計有興趣之學生,分兩類組招生,視覺組需加考術科(第一類組),產品組不須加考術科(第二與第三類組) ,可跨領域修習課程。突破以往傳統單一藝術與設計人才的培育方式,促使不同類型之菁英學生,能在多元跨界的設計領域中相互學習成長。本系另開設室內設計學分學程、生態藝術與科普傳播學分學程,提供有興趣的學生選讀。 透過專業領域的課程分組方式,依學生特質發展主修的專業設計方向,並根據興趣延伸修習其他領域之創意設計知識。

    本系學生的養成,除了有良好的創新創意、美感品味、專業技術與多元跨界知識外,更具備清晰的正確設計服務理念。 本系課程橫跨視覺創意設計、產品創意設計等二大領域之藝術與設計專業。具有精要設計學院之精神,卻無獨立系所間的學習藩籬與障礙,以因應現今創意產業對於跨界領域的實際需求。

    本系特別重視人文藝術之涵養,設計產業精英人才不僅著重設計專業的訓練,更是創意設計專業思維的培養以及職場所需的敬業精神和創新能力。

    五、碩士班特色

    區分視覺設計(平面、書籍、文創、品牌設計、繪本、動態繪本、動態影像、動畫設計與媒體藝術等)、產品設計(商品、文創、產品設計、展場設計、商業空間設計、住宅場辦設計等)領域,課程除了基本的必修與主修課程之外皆可多元跨領域選課。另開放設計創作在職專班,提供業界人士就讀。

    本所師資涵蓋專業教師與業界資深創意指導,提供學生在專業領域更加精進,並學習多元跨界知識,以符合當前國際與社會創意設計產業之高階人才需求,強調實務創作與學術研究並重。

    六、博士班特色

    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解讀國際市場資訊能力,以及對創意設計資源掌握與應用能力,並具有整合能力的設計專業高階創作或學術研究人才。

    七、師資特色

    本系凝聚全國創意設計產業領域眾多資深教授,目前14位專任教授。 近20位兼任教師,三分之二為設計業界之創意總監,此一架構為全國相關系所之冠。 位處台北市市中心,每學期固定有另外十餘位產業界資深師資講習。

    八、文化創藝產學中心

    本系設有系級之文化創藝產學中心,每年承接教育部、文化部、經濟部、國科會、與產業界等各種不同專業計畫案,提供學生計畫執行及設計實務之機會。實質推動國內創意設計政策,積極參與國內外各創意設計相關協會之活動,以整合產、官、學、研之交流平台。

  •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臺灣地區 Vtuber 造形風格設計研究
      (2022) 陳奕涵; Chen, Yi-Han
      2005年開始,YouTube創立從影音數位延伸至社群直播,因著社交媒體的興起,造就了網紅世代的來臨,Youtube平台全球有2億使用者,對於品牌的經營透過Youtube行銷,能更接近潛在消費者。Youtube網紅透過品牌經營及賺取廣告費、直播時觀看者的贊助,創造龐大商機。隨著5G互聯網時代興起,AR、VR的應用趨近普及化、深入日常,人類在網路的平行時空中,建立虛擬世界的夢想已不再是口號,虛擬YouTube(Virtual YouTuber)稱為Vtuber,風潮從日本吹向全世界,Vtuber也漸漸成為近年來,在臺灣地區大眾文化產業新興產業。自2019年起,因Live2D軟體應用與FaceRig動作捕捉等技術的崛起,Vtuber知名度開始快速上升。而Vtuber本身就是充滿文化符碼的非人類符號,透過好的設計規劃,能更符合大眾需求、創造更高的文化價值與市場價值。透過蒐集Vtuber造形、風格、文化符號等相關文獻,做為探討與分析的學理依據,並將文獻彙整為表格形式分類,參照YouTuber網路訂閱人數評估出臺灣當紅15位女性Vtuber,並將15位Vtuber進行內容彙整、分析、歸納,並得知臺灣地區Vtuber觀眾偏好Vtuber性格為可愛型、寵物陪伴型角色IP、六頭身比例、百搭造形風格、清爽的色彩意象。本研究之研究價值在於透過系統性的分析、統整、歸納與探討,彙整出提供Vtuber背後經營者,依性格分類相對應之Vtuber角色IP、造形、色彩意象、繪畫風格等設計規則,歸納出更符合造形設計規範及大眾愛好的Vtuber造形設計依據,後續依其設計參照,進行以創作者本身為例的Vtuber造形設計規劃,進行實例繪製與創作,期望提供後續研究者進行更深入研究,以及臺灣Vtuber創作者作為造形設計之參考依據。
    • Item
      從經濟層面探討2004年到2019年臺灣民間出版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演變
      (2022) 張長蓉; Chang, Chang-Jung
      臺灣邁入少子化的時代,生育率的逐年遞減,對整體社會、產業都產生了影響。孩童逐漸成為家庭中的核心角色,少子化反而帶來了一股新商機,兒童圖畫書也更加受到大眾重視。不同於以往,現今兒童圖畫書產業正處在有利於其發展的大環境之下,因此,其風格面貌會在質與量上做出何種改變值得進一步探討。本研究欲分析2004-2019年臺灣民間出版兒童圖畫書,樣本來源為台北市立圖書館,總共蒐集1114筆插畫樣本,歸納出14大項36小項風格。研究方法採用圖像分析法,風格分類階段按照伊彬(2015)之風格架構進行分類歸納整理。經由研究結果與討論,歸納出下列結論:一、新民間風格特質:(1)樣本高度集中於少數主流風格。(2)以兒童本位為主要考量。(3)整體風格之畫面級次不再與年代具關連性。(4)插畫角色造型扭曲與世俗化表現。(5)數位媒材發展造成插畫家風格樣貌改變。二、插畫風格發展與經濟背景關係密切。三、兒童圖畫書國際市場加速擴展。四、進口版權兒童圖畫書衝擊:(1)模仿國外創作風格與故事題材。(2)擠壓到本土創作市場。五、當代兒童圖畫書行銷機會:(1)少子化趨勢。(2)大開本圖畫書行銷優勢。(3)把握電子書市場。(4)建立品牌以自我提升。六、兒童圖畫書發展環境促使插畫風格多元化:(1)網路媒體增加作品曝光度。(2)插畫家出身背景多元化。七、圖畫書行銷手法改變與解套現象。八、兒童圖畫書風格教育的重要性:(1)兒童化風格推動閱讀優勢。(2)風格集中影響兒童審美教育。本研究依據結果中的現象與趨勢,對後續相關研究提出的建議為:1. 藉由經濟預測推敲未來兒童圖畫書插畫之主流風格與趨勢。2. 以訪談資料佐證探詢兒童圖畫書出版社的經營理念與策略。3. 加入故事題材與風格關係研究。4. 加入電子書與數位出版市場上研究。5. 加入非文學性質之兒童圖畫書研究。6. 針對圖畫書之其他設計元素進行研究。
    • Item
      臺灣2016至2019年進口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分析
      (2022) 洪于茜; Hung, Yu-Chien
      圖畫書在兒童閱讀與審美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臺灣長期進口外國兒童圖畫書,來自不同國家的插畫風格對國內創作者與讀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既有國內圖畫書插畫風格研究的結果觀察,它們反映了不同時空背景下圖畫書普遍的風格特徵。然而尚未有研究針對特定時空下的進口兒童圖畫書風格進行深入分析。因此本研究針對臺灣於2016年至2019年出版之進口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進行比較與分析,探討與分析該時期的圖畫書插畫家風格特色。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與民生圖書館之圖畫書為樣本來源,先以圖畫書繪者國籍分類與統計,再根據當年度各國所佔百分比進行系統分層抽樣,得到682筆插畫樣本。研究方法承襲伊彬(2015)的整體直觀法與14種風格大項進行分類,項目名稱如下:「類西畫表現」、「類國畫表現」、「設計概念式繪畫」、「抒情寫實」、「溫馨甜美」、「童話卡通特質」、「漫畫氣質」、「怪趣」、「童趣」、「裝飾圖案化特質」、與「類版畫剪紙等民俗特質」、「立體書」、「拼貼」、「並置」。研究結果將既有研究中的14大項風格增為15大項。結論包括:(1)整體圖畫書風格偏向年輕、兒童化,以「童話卡通」、「漫畫」、「裝飾圖案化特質」風格為三大主軸。(2)出現結合人物模型與小型劇場進行拍攝的「劇場攝影風格」。(3)亞洲國家插畫風格朝向兒童主義風格發展。(4)歐美國家風格雖然多集中於「童卡」卻保留有插畫家個人特色。(5)韓國風格在亞洲國家中變化劇烈,並且偏向西方國家氣質。本研究同時觀察到:(1)熱門動畫電影改編圖畫書、次文化風格影響兒童審美。(2)插畫家受流行風格影響而出現「扁平化」圖畫書風格。(3)兒童對圖畫書互動需求增加形成紙本立體書的多樣化。(5)出版社進口跨年齡圖畫書,臺灣邁向全年齡圖像閱讀。(6)視障讀者的圖像閱讀議題需被重視,圖書館並未有完整雙視圖畫書資源,而以點字圖畫書居多。期望以上結果能提供國內藝術教育學者、出版社、創作者與研究人員作為插畫風格研究之參考依據。
    • Item
      麥金塔風格式樣之研究 -以酒器設計為例
      (2014) 李燕淑
      新藝術運動的蘇格蘭格拉斯哥學派代表人物-麥金塔受到英國美學評論家-約翰拉斯金崇尚自然的影響,加上日本文化傳入英國,使他的作品結合了東西文化的元素,獨特性高。因麥金塔的風格涵蓋新藝術運動至現代主義時期的設計特色,其價值可作為未來設計風格發展之參考,本創作研究欲探討預期達到歸納其作品所運用的創作元素與設計特色,作為實踐美學與未來的設計風格之運用。首先研究步驟分為三個部分:透過文獻追溯十九至二十世紀因社會環境、人文經濟等因素所形成的格拉斯哥設計潮流與麥金塔設計風格,並蒐集與麥金塔相關的史料和理論,對應出其設計風格的脈絡。第二階段以質性研究創作,將麥金塔的各類型作品分類集結後,作為本創作研究之案例分析,並結合文獻理論進行設計脈絡應證;針對造形、色彩、材質、比例與裝飾共五個風格形態建構要項,整合出麥金塔在設計上之表現方式,藉由酒器創作詮釋其風格的魅力。本創作研究透過風格形態分析,從式樣案例中進行線稿臨摹,且藉由模仿與體驗加注於創作設計理念。重要研究結論如下:(一) 設計風格的表現能夠呈現出社會的整體脈動,麥金塔經歷過維多利亞風格、新藝術運動、現代主義,其風格兼具柔美與剛強兩大對比特色,造就個人獨特的美學成就。(二) 融合理性與感性的設計特色,作品最精采的部分通常藏於簡單造形之細節中。(三) 麥金塔從繁複的新藝術與簡約的現代主義之設計中取得平衡,式樣分為兩個類型:其一是純裝飾表現,其二為裝飾與造形建立於機能簡化之基礎架構。 (四) 研究過程經歷模仿與體驗是容易獲得成就感的,臨摹式樣與親身體驗欲創作產品的使用情境,使整體研究與創作達到雙向的完美連結。
    • Item
      探討「The Conran Shop」之商品風格
      (2013) 張力文
      居家用品產業近幾年隨著歐式居家布置概念的興起,並隨著政策推動,而逐漸朝創意導向、追求高質感與美感的方向轉型。以國際間大規模之居家用品商為借鏡,可謂台灣家居產業轉型為自創品牌發展所必經的途徑之一。本研究選擇英國中小型居家用品連鎖店The Conran Shop為研究對象,透過探討The Conran Shop及其所販售之商品,從產品設計的角度,探索其創辦人Terence Conran對美好居家生活之詮釋,並將研究所得運用於現代家居用品之實務創作。本文以文獻探討、樣本案例分析與歸納為研究方法,整理出風格造形、居家用品、Terence Conran、The Conran Shop等相關論述,並確立後續分析及樣本選定之依據,從商品之背景概述、外觀之形態元件、接合關係、細部處理、材質、色彩處理、紋理等層面分析所選定之樣本。本研究以床頭櫃為創作主題,並將上述歸納之結果運用於創作思考中。文末歸納本研究之重點有三:(1)The Conran Shop之商品風格十分廣泛且多元,源自於Terence Conran希望消費者針對自己的喜好,布置各式不同之居家風格,而非套用同一間商店,或同一款品牌之風格、(2) 其商品皆符合Terence Conran「好的設計是98%的常識」之方針,商品之外觀形態元件、材質、用色等,多根據其機能而設計、(3) 其商品各部件多為幾何圖形,表面紋理多為呈現該材質之特性,家具之機能,以及能否真正詮釋自己的品味才是應該注重的。這是Conran對於簡約設計風格之詮釋。是以The Conran Shop之商品乍看五花八門,但本質皆圍繞著Terence Conran「簡單、樸實、實用」的宗旨。
    • Item
      符號學應用於平面廣告創意與視覺風格之影響- 以泰國、日本、台灣為例
      (2009) 趙飛帆; CHAO FEI FAN
      許多廣告之所以吸引人,便是在於它用快速、精準、創意、風格化的方式傳達給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想像之外,隨著科技進步,執行技術的提升,使得廣告的視覺呈現更加成熟與增加更多無限可能性。本研究主題”符號學應用於平面廣告創意與視覺風格之影響以泰國、日本、台灣為例,其研究動機在於有鑑於近年來亞洲國家中的泰國與日本的廣告作品,在其創意與視覺風格之獨特性與風格性明顯,在近幾年的國際競賽中屢獲大獎,受到國際的重視,因此引發探討台灣廣告創意表現的研究動機。其研究目的在於藉由符號學的理論基礎分析其廣告創意的視覺與非視覺元素應用思考模式,以便結構化分析其應用情形與差異性,作為台灣廣告創意表現發展的思考參考。本研究主題之研究方法採取質化分析方式,收集泰國、日本、台灣代表性的得獎廣告,分析創意概念、視覺符號,了解其中執行差異性與創意邏輯模式,而透過本研究發現,廣告表現獨立與突顯風格的形成,基本上有兩個必要因素,其基本條件如下:1. 獨特的文化性與地域性視覺符號:根據分析研究,當廣告畫面出現明顯的地域性符號時,的確可以增加獨立的風格性,但不能完全單一只靠視覺上的符號性支撐。2. 明顯的文化性與地域性心理符號:搭配明顯的地域性或文化性心理符號元素,例如概念、定位、主張等等,其獨特風格才能有效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