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閱讀研究議題一:影響學前幼兒閱讀和書寫的能力因素分析-學前幼兒
    (2010-12-01) 張鑑如; 賴文鳳; 劉惠美; 李俊仁
    本研究主要目標在建構可能影響幼兒在小學時識字與閱讀理解表現的學前語文和 認知能力指標。研究方法擬採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就所選取可能的學前閱讀能力指 標,發展有效之幼兒語文認知評估工具,預試並檢測各工具之信效度。第二階段則進行 正式施測,個別測試120 名(男女各60 名)五歲幼兒的語文認知能力,包括聲韻覺識、口 語詞彙、語音知覺、快速念名、聲韻工作記憶、時序處理、視覺區辨與記憶、注音符號 辨識、口語敘事、和文字概念。預定在一週內完成每位幼兒的所有施測,測試過程將作 錄音和錄影。施測結果將作各能力變項間之相關分析和迴歸分析,以瞭解各能力間的關 係和各能力對閱讀可能的影響權重。本研究結果將可提供政府和幼兒教育相關人員擬定 幼兒語文教育政策、規劃課程教學和安排介入輔導方案之參考,具有重要之研究和教育 應用價值。
  • Item
    閱讀研究議題一:影響學前幼兒閱讀和書寫的能力因素分析-學前幼兒
    (2012-12-01) 張鑑如; 賴文鳳; 劉惠美; 李俊仁
    本研究主要目標在建構可能影響幼兒在小學時識字與閱讀理解表現的學前語文和 認知能力指標。研究方法擬採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就所選取可能的學前閱讀能力指 標,發展有效之幼兒語文認知評估工具,預試並檢測各工具之信效度。第二階段則進行 正式施測,個別測試120 名(男女各60 名)五歲幼兒的語文認知能力,包括聲韻覺識、口 語詞彙、語音知覺、快速念名、聲韻工作記憶、時序處理、視覺區辨與記憶、注音符號 辨識、口語敘事、和文字概念。預定在一週內完成每位幼兒的所有施測,測試過程將作 錄音和錄影。施測結果將作各能力變項間之相關分析和迴歸分析,以瞭解各能力間的關 係和各能力對閱讀可能的影響權重。本研究結果將可提供政府和幼兒教育相關人員擬定 幼兒語文教育政策、規劃課程教學和安排介入輔導方案之參考,具有重要之研究和教育 應用價值。
  • Item
    健康促進學校家庭夥伴關係之建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
    (2012-12-09) 牛玉珍; 劉潔心; 陳政友; 王英偉; 邱詩揚; 劉惠美
  • Item
    幼兒死亡概念之研究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1989-08-??) 劉惠美; 簡淑真
  • Item
    口語和閱讀關連性研究之文獻回顧與展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11-??) 劉惠美; 張鑑如; Huei-Mei Liu; Chien-Ju Chang
    兒童學習閱讀的過程中,口語能力在此過程中扮演哪一種角色?本文以文獻回顧的方式探討國內自1990 年到2008 年間關於口語和閱讀能力關連性的研究結果,文獻來源為發表在具審查制度的期刊論文,共有12 篇。分析結果顯示國內對此議題的探討大都以組間比較的研究設計說明閱讀困難或低閱讀能力學童的口語能力也同時較一般發展學童明顯低落,且各項口語能力和閱讀能力在國小階段大致呈現中低度左右的相關,但究竟是哪些特定面向的口語能力和哪些特定的閱讀能力成份的關連性最強,又或者這些關連性在不同年齡發展階段的本質為何,則仍無法形成定論。本文並針對口語與閱讀關係之研究提出未來研究的展望與建議。
  • Item
    親子共讀研究文獻回顧與展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11-??) 張鑑如; 劉惠美; Chien-Ju Chang; Huei-Mei Liu
    親子共讀被視為可促進兒童語文能力發展的一項重要家庭活動,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研究議題。本文採文獻回顧方式,以整理國外親子共讀研究文獻為基礎,再回顧國內相關期刊論文共十八篇,並提出未來研究之展望與建議。國內所回顧之論文發表時間為2000 年至2011 年,主要結果顯示(1)兒童閱讀態度與家長閱讀習慣、教育程度和職業等因素有關(2)親子共讀互動方式多以家長為主導,但有個別差異且因幼兒年齡而不同(3)適切的親子共讀活動可增進兒童語言能力、專注力、情緒理解等能力。未來研究建議增加實驗介入和縱貫期設計之研究,並(1)深入探討不同年齡和背景家庭家長親子共讀信念和方式(2)釐清親子共讀經驗對幼兒語言和閱讀相關能力之影響(3)檢驗國內親子共讀介入方案之成效。
  • Item
    腦性麻痺者元音構音空間的限制與說話清晰度缺損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4-09-??) 劉惠美
    本研究旨在整合知覺評估與語音聲學分析,去檢驗腦性麻痺者元音構音特徵與說話清晰度的表現,進而探究元音構音空間的限制與說話清晰度缺損之間的關聯性。受試者為二十名腦性麻痺的男性青年,且其構音運動普遍受到神經肌肉控制不佳的影響,呈現嚴重度不一的說話障礙。說話清晰度語料來自受試者十八個含有端點三元音/i/、/a/、和/u/的中文雙字詞(例如:地道、大道、答對)。每一名腦性麻痺者說話清晰度的指標,則為三位評分者以語音項目辨識(item identification)方式所正確聽辨語音的平均百分比。在語音聲學分析的作業中,針對腦性麻痺者產生元音所運用的構音空間大小加以測量,並以十名年齡相當的男性大學生為對照組。研究結果顯示,相對於說話正常的對照組,腦性麻痺說話者的元音構音空間明顯縮小。進一步探究個別說話者元音構音空間的大小與其說話清晰度之間的相關程度,則發現二者之間有顯著正相關存在(r=.612, p<.01);也就是說當腦性麻痺者所使用的元音構音空間愈受限制,則其說話清晰度愈差。元音構音空間的緊縮可視為降低腦性麻痺者說話清晰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口語溝通復健時可將此構音特徵視為目標,列入評估說話清晰度或設計治療方案的考量。
  • Item
    以語音聽力檢測系統輔助聽障兒童發音教學實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6-09-??) 黃佩芬; 黃桂君; 王小川; 劉惠美
    聽障者對聲音的感知異於常人,而影響其語音聽辨能力,在電腦上以數位式的語音處理技術來輔助語音聽辨能力的檢測,以及改善語音感知,將有助於改進聽障者的語言學習。本研究之目的在應用清華大學電機系所研發的語音聽力檢測系統SpchAUD,在啟聰學校進行聽障兒童的語音聽辨與發音教學實驗,並檢核其使用成效。本研究目有三:(1)以系統上的語音聽辨能力檢測功能,檢核聽障兒童音標學習的成效;(2)以濾波器組設定功能,以個案方式進行濾波測試,以了解在不同頻帶的設定下,其聽音仿說能力是否提升;(3)利用語音接受閾檢測功能,並加入口語教學的課程,以探討聽障兒童的語音清晰度及聽辨能力的改變情形。本研究以系統記錄並統計兒童聽音指認的正確次數、在聽音仿說部份則以質性之聽知覺評量,及利用PRAAT軟體進行語音聲學分析,以評定本系統運用在學校發音教學上之成效。研究結果顯示,該檢測功能可有效做為學校教師教學與檢核教學成效之工具。而系統上濾波器組設定功能,亦有助於提昇研究個案部份語音之聽音仿說表現;學生在語音接受閾檢測並配合濾波器組口語教學課程前後測有進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