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心情與創意思考關係的多成份模式:調整焦點、向性、激發心情對創意思考的影響暨中介變項之探討
    (2010) 徐芝君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不同心情對創意思考的影響暨其之間的中介變項,因此建構「心情與創意思考關係的多成份模式」(MCMC)。在模式裡主張不同調整焦點、向性及激發向度的心情,會對創意思考表現造成不同的影響,而且,個體的認知彈性、處理速度及整體處理會中介心情與創意思考間的關係。為了驗證MCMC模式,進行了預備性研究和四個實驗。在預備性研究裡,編製一擴散性思考測驗-「報紙的不尋常用途」,以利後續實驗使用。在實驗一先確立不同向度心情對創意思考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快樂(正向、激發、促進焦點)、憤怒(負向、激發、促進焦點)可以提升創意思考表現的假設獲得部份支持,難過(負向、去激發、預防焦點(結果階段))會損害創意思考表現也獲得部份支持,放鬆(正向、去激發、預防焦點)對創意思考表現沒有影響獲得支持;不過,在害怕(負向、激發、預防焦點)則未獲支持。由於實驗二到實驗四主要在探究中介變項的效果,且實驗一在快樂和難過心情與快樂和中性心情比較差異較明顯,因此,後續實驗僅誘發快樂、難過及中性心情。實驗二使用叫色作業為中介作業,探究認知彈性和處理速度是否中介心情和創意思考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兩個指標皆未產生中介效果,推究原因,可能是叫色作業的效度問題。因此,實驗三改採轉換作業,再次探究認知彈性和處理速度的中介效果,結果發現處理速度中介心情和流暢力,及心情和變通力關係達趨近顯著,大致支持處理速度具有中介效果。實驗四使用形狀偵測作業作為中介作業,探究整體處理是否中介心情和創意思考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整體處理中介心情和流暢力的關係。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討論本研究意義和價值,並對未來研究及教育實務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