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心情與創意思考關係的多成份模式:調整焦點、向性、激發心情對創意思考的影響暨中介變項之探討
    (2010) 徐芝君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不同心情對創意思考的影響暨其之間的中介變項,因此建構「心情與創意思考關係的多成份模式」(MCMC)。在模式裡主張不同調整焦點、向性及激發向度的心情,會對創意思考表現造成不同的影響,而且,個體的認知彈性、處理速度及整體處理會中介心情與創意思考間的關係。為了驗證MCMC模式,進行了預備性研究和四個實驗。在預備性研究裡,編製一擴散性思考測驗-「報紙的不尋常用途」,以利後續實驗使用。在實驗一先確立不同向度心情對創意思考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快樂(正向、激發、促進焦點)、憤怒(負向、激發、促進焦點)可以提升創意思考表現的假設獲得部份支持,難過(負向、去激發、預防焦點(結果階段))會損害創意思考表現也獲得部份支持,放鬆(正向、去激發、預防焦點)對創意思考表現沒有影響獲得支持;不過,在害怕(負向、激發、預防焦點)則未獲支持。由於實驗二到實驗四主要在探究中介變項的效果,且實驗一在快樂和難過心情與快樂和中性心情比較差異較明顯,因此,後續實驗僅誘發快樂、難過及中性心情。實驗二使用叫色作業為中介作業,探究認知彈性和處理速度是否中介心情和創意思考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兩個指標皆未產生中介效果,推究原因,可能是叫色作業的效度問題。因此,實驗三改採轉換作業,再次探究認知彈性和處理速度的中介效果,結果發現處理速度中介心情和流暢力,及心情和變通力關係達趨近顯著,大致支持處理速度具有中介效果。實驗四使用形狀偵測作業作為中介作業,探究整體處理是否中介心情和創意思考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整體處理中介心情和流暢力的關係。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討論本研究意義和價值,並對未來研究及教育實務提出建議。
  • Item
    頓悟性問題解決規則教導與效果評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8-12-??) 邱發忠; 徐芝君; 張雨霖; 林耀南; 陳學志; Fa-Chung Chiu, Chih-Chun Hsu, Yu-Lin Chang, Yao-Nan Lin, Hsueh-Chih Chen,
    頓悟性問題解決訓練是創造教育和創新思考的核心議題之一,過去既有提升頓悟性問題解決方法的研究,多數並非基於頓悟性問題解題規則。而根據過去研究顯示頓悟問題與笑話具有共通性,故本研究藉由分析笑話的結構與規則進行頓悟問題解題規則的教導,並以實徵實驗檢驗之。研究一將101位參與者隨機分派至頓悟性問題解決訓練之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同時予以「詞彙的多義性」、「符合關鍵語句的例外狀況」、「符合關鍵語句的例外規則」等頓悟性問題解決規則之整合訓練後,完成三類頓悟性問題與擴散性思考測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在「詞彙的多義性」與「符合關鍵語句的例外規則」類之頓悟性問題解決上具有提升效果;而且,在整體的頓悟性問題解決表現上亦具有訓練效果。此外,實驗組訓練也顯示可以提升擴散性思考的表現。研究二為瞭解個別解題規則訓練對於不同類別頓悟性問題解題效果之差異,將200位大學生隨機分派至三種不同解題規則:「詞彙的多義性」、「符合關鍵語句的例外狀況」、「符合關鍵語句的例外規則」之實驗組及「控制」組的訓練,接下來完成如同研究一的三類頓悟性問題。結果顯示「詞彙的多義性」訓練對「詞彙的多義性」與整體頓悟性問題解決表現具有提升效果;然而,「符合關鍵語句的例外狀況」與「符合關鍵語句的例外規則」訓練則未呈現提升解題的訓練效果。本研究初步發現基於笑話結構的「詞彙的多義性」規則訓練之效果,據此建議實務方面可運用此規則來教導頓悟性問題解決。
  • Item
    以漢字部件策略教導外藉人士學習漢字之數位網站設計
    (2009-08-01) 陳學志; 張國恩; 徐芝君; 邱郁秀; 張淑萍
  • Item
    中文部件結構關係資料庫之建立及其在識字學習的應用
    (2009-08-01) 陳學志; 張國恩; 徐芝君; 詹雨臻; 張瓅勻
  • Item
    以華裔學生為對象之部件字帶字教材的設計與發展
    (2009-09-25) 陳學志; 張瓅勻; 徐芝君; 張淑萍; 張國恩
  • Item
    害羞的內隱與外顯測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12-??) 周泰安; 邱發忠; 陳學志; 徐芝君; 卓淑玲
    本研究以「雙重分離」的研究設計來探究害羞的內隱與外顯建構。預備性研究進行害羞與非害羞詞彙的篩選,透過評定的程序,篩選出各10個害羞與非害羞詞彙以供後續IAT害羞測量使用。正式研究則進行IAT害羞測量、外顯害羞測量與行為觀察,並探究社會期許在內隱與外顯害羞測量上所扮演的角色。結果發現:IAT害羞測量與外顯害羞量表以及社會期許量表中自我欺騙、印象整飾分量表均無相關存在,顯示華人與西方文化成人受試者在外顯害羞特質表上都會受到社會期許的影響,而IAT害羞測量都能避免社會期許的影響。此外,在害羞行為觀察方面則發現,IAT害羞分數與受試者無意識的害羞行為(如:臉的調整動作)有顯著的正相關,而外顯害羞測量則和有意識且能控制的害羞行為(例如:笑的行為)有顯著正相關存在。由此支持了內隱與外顯測量分別測到害羞的不同建構。
  • Item
    調整焦點動機、成功預期對創造力與批判性思考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12-??) 張旭中; 邱發忠; 陳學志; 徐芝君; Hsu-Chung; Chang Fa-Chung Chiu; Hsueh-Chih Chen; Chih-Chun Hsu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調整焦點動機對創造性、批判性思考表現的影響,及成功預期調節調整焦點動機與創造力、批判性思考間的關係。在實驗一,58位參與者分別被誘發促進焦點、預防焦點及中性狀況。之後,進行創造性和批判性思考作業。結果發現經促進焦點誘發後會提升創造表現,而預防焦點則提升批判思考表現。在實驗二A中,72位參與者被分別操弄促進/高預期、促進/低預期、預防/高預期、預防/低預期及中性狀況。結果在促進焦點狀況下,高預期組在創造力上的表現高於低預期狀況。在實驗二B中,70位參與者被隨機分派至如同實驗二A的五個狀況,然而,調整焦點動機的操弄方式同實驗一。結果發現在預防焦點狀況下,低成功預期狀況在批判性思考表現上高於高成功預期狀況;在低預期狀況下,預防焦點在批判性思考表現大於促進焦點狀況。綜合上述可知,促進焦點會提升創造表現,而預防焦點會提升批判性思考表現,此外,調整焦點動機會調節調整焦點動機與創造力與批判性思考表現間的關係。
  • Item
    嘻遊忘記(二)
    (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3-08-??) 黃保駪; 陳學志; 徐芝君; 邱發忠
  • Item
    嘻遊忘記
    (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3-06-??) 黃保駪; 陳學志; 徐芝君; 邱發忠; 王秋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