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網路適性閱讀環境的建立與應用-子計畫Ⅲ:具多重策略的閱讀理解輔助系統之建立與應用(I/Ⅲ)
    (2002-07-31) 宋曜廷; 林清山
    On enhancing reading ability, one of the methods most often recommended by researchers is read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Read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is found to be highly effective both in dealing with problems on the vocabulary level (Sindelar, Monda, & O'Shea, 1990) and higher-level issues such as text comprehension (De Corte, Verschaffel, & De Van, 2001; Johnson-Glenberg, 2000). Paris & Paris (2001) postulate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in successful read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1) using multiple strategies; (2) presenting clear messages for application, such as why, when and how to use the strategies; (3) making students attribute their learning achievements to the correct use of strategies; (4) applying strategies in peer interaction; (5) incorporating cognitive strategies into a more wide-ranging domain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6) embedding strategies in the reading activities in daily life to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 Item
    網路教學環境與教師教學創意
    (2001-06-10) 宋曜廷; 林清山; 張國恩
  • Item
    網路上的合作學習之評量:自評和互評的應用
    (2001-10-01) 宋曜廷; 林清山; 張國恩; 李啟龍
  • Item
    網路適性閱讀環境的建立與應用---總計畫(III)
    (2005-11-04) 張國恩; 林清山
    有鑑於目前網際科技無法滿足提昇語文素養的需求,以及適性閱讀教學環境對於滿足此種需求的可行性與重要性,本計劃的總體目標為從教學設計的觀點,整合教學設計中教材設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量的理念與方法,建立一個在網路上具有適當閱讀材料設計介面、適性的閱讀介入策略、以及適切的閱讀技能評估方法的網路閱讀環境,以期在未來的一般網路環境或教學情境中,發揮網路提昇語文能力的功能。而欲達成此一目的,有賴資訊科技學者,心理學者和語文教學者的密切合作。
  • Item
    網路適性閱讀環境的建立與應用---總計畫(I)
    (2003-07-13) 張國恩; 林清山
    有鑑於目前網際科技無法滿足提昇語文素養的需求,以及適性閱讀教學環境對於滿足此種需求的可行性與重要性,本計劃的總體目標為從教學設計的觀點,整合教學設計中教材設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量的理念與方法,建立一個在網路上具有適當閱讀材料設計介面、適性的閱讀介入策略、以及適切的閱讀技能評估方法的網路閱讀環境,以期在未來的一般網路環境或教學情境中,發揮網路提昇語文能力的功能。而欲達成此一目的,有賴資訊科技學者,心理學者和語文教學者的密切合作。
  • Item
    網路適性閱讀環境的建立與應用---總計畫(II)
    (2004-06-10) 張國恩; 林清山
    有鑑於目前網際科技無法滿足提昇語文素養的需求,以及適性閱讀教學環境對於滿足此種需求的可行性與重要性,本計劃的總體目標為從教學設計的觀點,整合教學設計中教材設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量的理念與方法,建立一個在網路上具有適當閱讀材料設計介面、適性的閱讀介入策略、以及適切的閱讀技能評估方法的網路閱讀環境,以期在未來的一般網路環境或教學情境中,發揮網路提昇語文能力的功能。而欲達成此一目的,有賴資訊科技學者,心理學者和語文教學者的密切合作。
  • Item
    網路上的合作學習之評量:自評和互評的應用
    (2001-10-27) 宋曜廷; 林清山; 張國恩; 李啟龍
  • Item
    網路教學環境與教師教學創意
    (2001-06-08) 宋曜廷; 林清山; 張國恩
  • Item
    兒童語言發展的研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66-12-??) 林清山
  • Item
    學習理論與教學心理學的互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0-07-??) 林清山
    本文首先根據Glaser(1982)的〈教學心理學:過去、現在和未來〉這篇論文,說明過去哲學中的學習理論如何演變為後來的「教學心理學」(instructional psychology),終於使得心理學理論能與實際的教育情境相連結。其次是根據Glaser(1990)的〈從教學研究裡學習理論的再出現〉這篇文章,陳述三類重要的教學方案,並預期將來可能由這些教學方案的教學實驗中產生不同的學習理論。最後,本文作者整合上述Glaser的看法,強調:學習理論與教學心理學研究二者之間,以及教育哲學的理念,教育的實際活動與心理學實徵研究之間,都必須彼此互動、溝通、調整,各方面都才會進步,對實際教育才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