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幼兒主要照顧者正念教養之相關因素探討暨正念親職團體介入之效益研究
    (2023) 陳怡婷; Chen, Yi-Ting
    正念運用於親職,在國外已有近二十年的實證研究,然而國內鮮少探討主要照顧者正念、自我慈悲、正念教養與幸福感的關連性研究,以及正念運用於親職團體的實證性研究。現階段研究已知,正念、自我慈悲越高,越能減少主要照顧者的心理壓力,提升主要照顧者幸福感,提升正念教養能力。然而,針對不同依戀狀態之主要照顧者,其正念、自我慈悲、正念教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連性尚不清楚。此外,成人依戀延續早期親子依附關係,會透過代間傳遞給下一代,相關研究已說明,提升個人的正念,能夠修復原先不安全的依戀模式,成為習得的安全依戀。儘管如此,以正念親職的團體介入,談論修復成人依戀的研究效果較少。目前研究顯示,團體治療介入主要效益為減低主要照顧者壓力,對於提升主要照顧者幸福感、降低幼兒情緒行為困擾,效果不一。因此本研究目的為:一、了解幼兒主要照顧者之成人依戀、正念、正念教養、自我慈悲、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性;二、整合正念認知治療、正念自我慈悲、人際神經生理取向之心理治療理論,建立心智省察力取向MAP正念親職團體之理論基礎。本研究有兩項子研究:研究一透過網路問卷招募419位幼兒主要照顧者進行量表施測,透過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相關變項間的關聯性。結果顯示,主要照顧者的焦慮依戀、迴避依戀透過降低正念的部分中介,降低主觀幸福感;主要照顧者的焦慮依戀、迴避依戀,透過降低正念的完全中介,降低正念教養;主要照顧者的焦慮依戀、迴避依戀,透過降低自我慈悲,降低情感性的幸福感,降低正念教養;研究二招募84位幼兒主要照顧者進行14週,共10堂的團體介入性實驗研究,瞭解團體成效,其中實驗組為51位成員,對照組為33位成員。結果顯示,實施介入團體後,實驗組之焦慮依戀、正念、自我慈悲、正念教養、主觀幸福感優於對照組,但在迴避依戀、幼兒情緒發展上並無差異。本研究結果,有助於臺灣幼兒家庭教育相關單位,在辦理親職教育團體時,提升團體處遇成效,並能促進主要照顧者之心理健康,進而提升教養品質。
  • Item
    從創新桌遊來看理性決策-以北北基WGP金融戰略王大獎賽玩家資產配置行為分析為例
    (2020) 陳怡婷; CHEN, YI-TING
    本研究旨在運用預期效用理論分析創新桌遊金融戰略王以探討玩家的理性決策行為,採取次級資料分析法,資料取自宏觀金融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籌備處於2019年3月2日及3月3日辦理之「北北基WGP金融戰略王大獎賽」,選擇有完整資料的準決賽、季殿賽及冠亞賽共四場比賽紀錄,運用描述統計、多重比較之事前比較與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來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從玩家實際配置行為發現,得分較高之玩家在金融戰略王桌遊進行過程中越符合規範性理論內涵;(2)進一步探討除理性配置外,玩家會運用其他策略來集中積分於同學校玩家,使其學校玩家在第一階段最後積分排名最高。
  • Item
    幼教教學案例發展工作坊歷程之研究
    (2009) 陳怡婷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工作坊發展幼教案例之運作歷程。採質性研究取向,透過觀察、訪談、收集文件檔案方式進行資料蒐集,以了解工作坊的發展歷程、老師參與的感受、工作小組運作團體的策略、以及影響工作坊運作的因素。研究發現如下: 一、 「建立案例相關知能」及「案例討論」協助老師釐清案例撰寫中的盲點,對案例發展相當有幫助。 二、 案例可作為瞭解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參考:老師所撰寫的案例呈現自己的關注焦點,年資不同的老師所關注的焦點也不同,可作為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參考。 三、 老師參與工作坊的收穫,包含:提昇案例知能、拓展視野、建立支持性社群、促進專業成長、以及獲得成就感。 四、 影響工作坊運作的因素如下:同中有異的成員組成、溝通模式改變、支持的氣氛、工作小組的策略運用及領導者的角色改變。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工作坊、後續想要發展案例者、幼教老師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植化素紫檀芪合併抗癌用藥誘發膀胱癌細胞產生細胞自噬
    (2015) 陳怡婷; Chen, Yi-Ting
    Pterostilbene是Resveratrol的結構類似物,已有研究證實具抗氧化、抗發炎和抗癌的藥理功效。膀胱癌為泌尿道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臨床用藥Gemcitabine搭配Cisplatin或Carboplatin是目前治療膀胱癌的一線化療藥物。為確保癌症病患的治療權益和安全性,以傳統的化療藥物為基準再結合具抗癌功效的化合物來治療患者比單一採用抗癌功效的化合物來得安全且接收度較高。本研究使用植化素Pterostilbene合併臨床用藥進行實驗。Pterostilbene與Resveratrol相比,在T24細胞中Pterostilbene有較佳的細胞抑制效果,且誘發較高細胞自噬比例。Pterostilbene合併臨床用藥後,顯著增加臨床用藥的生長抑制率且合併藥物指數在T24細胞中皆為協同效用,但在E7細胞中大多為結抗作用。Pterostilbene合併臨床用藥處理T24細胞後並沒有增加Sub-G1(細胞凋亡)比例,但顯著增加細胞自噬的比例,且誘發細胞自噬之相關機制為抑制class I PI3K/mTOR/p70S6K途徑和活化MEK/ERK1/2及class III PI3K途徑。此外,T24細胞經由同樣加藥處理後增加細胞衰老-galactosidase的活性,是藉由Ras-p-Rb pathway,但處理E7細胞後卻沒有發現細胞衰老現象。使用細胞自噬抑制劑3-methyladenine與U0126處理T24細胞來觀察細胞凋亡、細胞自噬和衰老的關聯性,發現細胞自噬與細胞凋亡呈現正相關,且生長抑制率涉及到細胞自噬,但細胞自噬抑制劑對細胞衰老卻無顯著影響。期望Pterostilbene能在臨床上輔助化療藥物治療,減低患者的臨床用藥,減少化療時的副作用,改善並提升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