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國中生乳製品營養教育課程成效評估
    (2007) 鄭惠文; Cheng Hui-wen
    鈣攝取不足和骨質疏鬆症、高血壓、肥胖和胰島素抗性及乳癌等疾病的發生有關,而我國連續三次國民營養狀況調查都發現國人的鈣質攝取明顯低於衛生署建議的參考攝取量。乳製品是鈣質最豐富的來源,但各年齡層男女對乳品類的每日平均攝取量卻不到一份。青少年時期是增加骨質密度高峰的關鍵時期,同時成人期的飲食習慣多延續自青少年期。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評估以生態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計畫行為理論及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發展之營養教育課程,對國中生乳製品攝取成效的影響。以四所公立國中之八年級各兩班學生(N=232)為研究對象。研究設計分兩組,實驗組為實施每週一單元(45分鐘),共五個單元的國中生乳製品攝取營養教育課堂教學,以及兩份家長簡訊;控制組則無任何相關的營養教育活動。在介入前、後一週及後五週,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前測、後測及後後測評量。研究結果發現:介入後一週(後測),實驗組學生乳製品攝取之相關因素(包括營養知識、主觀規範及自我效能)和乳製品攝取行為(包括一般攝取行為、行為改變階段、總乳鈣攝取量)有顯著進步(p<.01);其中乳製品攝取之營養知識、主觀規範及行為改變階段有為期至少五週的短期延宕成效(p<.001);但乳製品攝取之態度則無顯著立即成效(p>.05),短期延宕效果亦不明確。分析此介入方案於不同背景(性別、區域、體型、居住狀況、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程度)學生的成效,除態度外,對不同背景學生均能顯著提升其乳製品攝取之相關因素和乳製品攝取行為(p<.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