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原汁原味,族人之傲─五位傑出原住民人士之創意人格特質、創造性環境及生涯歷程研究
    (2023) 吳傳慧; Wu, Chuan-Hui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乃是以我國五位傑出原住民人士作為研究對象,經由深度訪談、蒐集相關文件資料等方式進行研究,據以瞭解傑出原住民人士之創意人格特質與創造性環境及其生涯歷程。綜合本研究之結果,有以下三點重要結論:一、傑出原住民人士的創意人格特質   本研究採用分析歸納法,奠基於先前與創造力相關的文獻及理論來引導資料的分析,而經由訪談及文件資料綜合歸納出其共同創意人格特質,如:積極、求知、獨立挑戰、變通、想像、精幹。而謙虛、善良、有同理心、有幽默感、自省、具抗壓性亦是五位傑出原住民人士共同具備之人格特質。 二、傑出原住民人士的創造性環境   在家庭方面,五位傑出原住民人士皆提到家人對自己的正面支持並影響未來生涯發展,心靈上的支持和陪伴更甚於物質。 而學校方面則較為兩極,有三位傑出原住民人士特別提及老師對自己的正面影響,另兩位則無提及;而與同儕的相處上,僅有一位傑出原住民人士表示國中時期不願原住民身分被同儕發現,但其他四位則認為原住民的身分對於在校生活並無太大影響,與同學皆相處愉快,雖偶有被開玩笑的狀況,但並無造成太大負面影響。 組織方面,五位傑出原住民人士都有提到工作相關人事物對於自身的影響,譬如前輩的提攜與指導、從工作的磨練挑戰中學習等。而除了工作,也有傑出原住民人士提到在教會組織得到的幫助,不僅提供借宿環境,也給予未來生涯發展建議並提供實際資源以陪伴其達成目標。   社會文化方面之影響則可分為許多面向探討,譬如能推動以族群為本位的教育課程,讓原住民孩子學習更有感;並期盼政府及相關專家學者能以更突破框架的思維去看待整個原住民族的教育發展。倘若能從教育著手,並發揮媒體的影響力,才能讓正確、包容的多元文化價值更加普及。三、傑出原住民人士的生涯歷程   綜觀五位傑出原住民人士生涯歷程之共通性,則可見家庭環境、重要他者、資源與契機、重大轉捩點、自我認同等面向對其之影響。   如家庭對孩子的支持與家人間良好的關係是自身奮鬥、追尋夢想最穩固的基礎;而生命中出現的重要他者如老師、工作前輩、前段關係的伴侶、家人、甚或是影響價值觀甚鉅的書籍,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無論家庭經濟狀況如何,懂得善用身邊資源並且把握契機,不斷跳脫人生舒適圈,點滴的努力方能打造豐碩的傑出表現;至於自我認同則是每位傑出原住民人士自小到大不斷探尋的議題,透過不同途徑─學習族語、深入各族部落、與他族族人相處、參與社會運動、出國深造、以繪畫或舞蹈與他國原住民交流等,找到認識並認同自我的答案。   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研究者亦對於同為原住民身分並在各界奮鬥努力的人們,以及同為持續精進自我並期待整個大環境向上的教育工作者,和對於傑出人士之培育及發展有志一同的相關研究者們若干建議,以作為原住民族教育發展之參考。 關鍵詞:傑出原住民人士、創意人格特質、創造性環境、生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