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大學生運動員認同和運動倦怠之心理中介與人際調節變項探究(2020) 張名妤; Chang, Ming-Yu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大學生運動員認同、自我概念、自尊,以及人際親密能力和運動倦怠之相關性,並探討自我概念和自尊在運動員認同和運動倦怠之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果,以及人際親密能力在運動員認同與運動倦怠間是否具有調節效果。本研究參與者為臺灣地區公私立大專院校大一至大五學生運動員,採用紙本問卷及網路問卷進行施測,紙本問卷以臺北地區運動競技相關科系學生為對象進行班級施測,共蒐集63份有效樣本,網路線上問卷則有381份有效樣本,總共蒐集444份有效樣本。本研究工具包括「運動員認同量表」、「運動員倦怠量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及「人際親密能力量表」。本研究以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迴歸分析、中介效果分析及調節效果分析等統計方法檢驗研究假設,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樣本的運動員認同與運動倦怠為顯著負相關;本研究樣本之運動員認同與其自我概念、自尊以及人際親密能力皆有顯著正相關;本研究樣本之運動倦怠與其自我概念、自尊以及人際親密能力皆具有顯著負相關。 二、本研究樣本之自我概念在其運動員認同與運動倦怠間具有顯著完全中介效果。 三、本研究樣本之自尊在其運動員認同與運動倦怠間具有顯著完全中介效果。 四、本研究樣本之人際親密能力在其運動員認同與運動倦怠間無顯著的調節效果。 最後,本研究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提出本研究之限制與對未來相關研究與大學生運動員諮商輔導實務之建議。Item 高齡學習者自我概念、人際親密能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2016) 蘇品名; Su, Pin-Ming本研究係以參與北部樂齡學習中心之55歲以上的高齡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高齡學習者的自我概念、人際親密能力與幸福感的關係,以提供高齡學習者、高齡教育工作者和高齡教育機構及政府部門之參考。為達此一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高齡學習者自我概念、人際親密能力與幸福感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採用比例叢集取樣之抽樣方式,共抽取有效樣本563份,再經進行統計分析後,獲得以下九點結論:(1)高齡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情形為中高程度,其中以「生理自我」層面較高;(2)高齡學習者的自我概念與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健康狀況、收入狀況及居住情形有關;(3)高齡學習者人際親密能力的表現屬於中等程度,其中以「主動坦露能力」層面得分較高;(4)高齡學習者的人際親密能力與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健康狀況、收入狀況及居住情形有關;(5)高齡學習者的幸福感為中高程度,其中以「生活滿意度」層面較高;(6)高齡學習者的幸福感和年齡、婚姻狀況、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及居住情形有關,與性別無關;(7)高齡學習者自我概念與幸福感具有相關;(8)高齡學習者人際親密能力與幸福感具有相關;(9)高齡學習者個人背景變項、自我概念與人際親密能力對幸福感有預測力。 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對高齡學習者、高齡教育機構及教育工作者,提出幾建議以供參考。對高齡學習者之建議:(1)持續參與學習,提升幸福感感受;(2)積極維護身心健康,增進幸福感感受;(3)增強自我概念與人際親密能力,提高個體幸福感。對高齡教育機構及教育工作者之建議:(1)高齡教育機構應開設自我概念與人際親密能力相關課程,鼓勵參與學習,從而提高其幸福感;(2)高齡教育機構應培訓高齡教育師資具有自我概念與人際親密能力相關知能,來協助高齡者提升幸福感;(3)高齡教育機構宜設置高齡心理輔導人員,輔導高齡者提升自我概念與人際親密能力;(4)政府教育部門應培訓高齡輔導晤談人員,協助高齡學習者增進自我概念與人際親密能力。Item 不同背景變項的單身成人依附風格、宗教認同態度和人際親密能力之關係研究(2010) 白嘉玲; Chan-Ling Pai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單身成人依附風格、宗教認同態度和人際親密能力之間的關係。主要目的在了解不同背景變項之單身成人在依附風格、宗教認同態度和人際親密能力之間的關聯或差異情形,和不同依附風格的單身成人在宗教認同態度的關聯情形,不同宗教認同態度的單身成人在人際親密能力的差異情形,以及不同性別、婚姻伴侶狀態的單身成人,依附風格與人際親密能力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以25 歲至55 歲的未婚、離婚或喪偶的單身成人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以「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宗教認同問卷」和「人際親密能力量表」為研究工具。根據問卷調查所得到的資料,以卡方考驗、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等統計分析進行資料整理。茲將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分述如下: 一、 單身成人不同的年齡、婚姻伴侶狀態兩個背景變項和依附風格間有顯著關聯,不同教育程度、居住狀況和依附風格之間沒有顯著關聯。 二、 單身成人不同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狀況四個背景變項和宗教認同態度間有顯著關聯。 三、 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伴侶狀態和居住狀況的單身成人在人際親密能力表現上均有顯著差異。其中女性情緒支持能力高於男性,41-55歲單身成人的負向決斷能力優於25-30歲。大學和研究所程度的情緒支持能力優於高中程度,研究所程度的衝突處理能力優於高中程度。離婚喪偶單身成人的主動表露能力優於未婚無伴侶歲的單身成人。自己獨居的單身成人衝突處理能力優於與親友同住的單身成人。 四、 單身成人不同依附風格和宗教認同態度之間有顯著關聯。其中安全依附的二度稱信教者比例最高,無神論者比例最低。害怕依附的一度稱信教者比例最高,不可知論者比例最低。 五、不同宗教認同態度的單身成人在人際親密能力上沒有顯著差異。 六、 不同性別之單身成人會因依附風格的不同而在人際親密能力的表現有顯著差異。安全依附男性衝突處理能力優於女性。害怕依附男性負向決斷能力優於女性。而不論男女,安全依附在人際親密能力的表現都優於其他依附風格。害怕依附在人際親密能力的表現多低於其他依附風格。 七、 不同婚姻伴侶狀態的單身成人會因依附風格的不同而在人際親密能力的表現有顯著差異。其中未婚有伴侶和未婚無伴侶者,安全依附的人際親密能力都較優。但不同依附風格的離婚喪偶單身成人,在人際親密能力的表現無顯著差異。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應用在性別平等教育、宗教教育、情緒管理,與單身成人的輔導和自我成長上,並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