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彈性分組應用於國中彈性學習課程之行動研究
    (2021) 陳潔亭; Chen, Jie-T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彈性分組應用於國中彈性學習課程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歷程,採用行動研究法,除研究者之外,研究對象為32位七年級導師班的學生,實施期程為期三個月,實施約15堂課的時間。 本研究透過結合差異化教學的彈性分組方式進行彈性學習課程的規劃與實施,並透過學生的學習單、心得省思、札記、教學錄影、問卷、研究者的教學省思與訪談紀錄等文件,進行三級編碼的歸納與統整,分析所蒐集到的資料,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 壹、教師在設計與實施彈性分組教學課程時,應於擬定學習目標前評估學生的學習經驗、考慮學生的特質挑選學習材料、安排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營造正向支持的學習環境,及實施多元化學習評量,並依循彈性分組及差異化教學的原則。 貳、實施彈性分組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機與態度。藉由不斷變換的分組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和不同的組員溝通合作,並促進想法的交流,從中也能培養其媒體識讀能力,和同理他人、溝通、人際互動與合作的能力。 參、實施彈性分組教學的困境與因應之道,可以從課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加以檢視,尤其是事先評估學生的學習背景與經驗,審慎規畫課程方案,更可以透過共備增進課程的完整性。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對教師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研究
    (2010) 古雅馨
    在資訊發達的社會, 媒體識讀教育是現今重要的課程之一,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的媒體識讀狀況,將調查結果給予專家學者們參考,並提出建議。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過程採用「媒體使用行為」、「媒體識讀能力量表」與「個人基本資料」為研究工具,就台北市20所公私立高中、高職學校之高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計發出問卷1800份,有效樣本為1570份,將資料進行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係數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以解答研究問題,並逐一討論各項分析結果: (1)台北市高中職學生在「瞭解媒體訊息內容」上獲得67.7分、「思辨媒體再現」上獲得81.72分、「反思閱聽人的意義」上獲得68.3分、「分析媒體組織」上獲得75.65分、「影響和近用媒體」上獲得68.8分;「媒體識讀能力」總分平均為71.75分。 (2)性別對高中職學生整體讀能力無顯著差異。 (3)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其子女的電視識讀能力越佳。 (4)高中職學生媒體使用行為對於媒體識讀能力呈現負相關。 (5)高中職學生最依賴以及最常使用的媒體是網路,電視居次 (6)高中職學生使用媒體的內容,以「娛樂目的」為主因。 (7)在各背景變項中,以「收看電視時數」最能預測高中生的電視識讀能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家長、媒體業者相關人員,作為對提升學生媒體識讀能力之參考。
  • Item
    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施測問卷之建構
    (2011) 郭宜婷
    我們正身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媒體已經成為溝通行為的重要中介。國中學生是一群十二~十五歲的青少年,亦是未來社會的中堅份子,媒體識讀能力是個人判斷社會環境的重要生活能力之一,更進一步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固。然而,目前國內發展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的施測問卷不足,內容也多良莠不齊, 因此引發研究者建構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的施測問卷。 本研究採文獻探討整理出媒體識讀能力之三大構面,並採用德懷術,共邀請國內十一名不同專長之媒體識讀相關領域人士組成的德懷術專家群(完成三次問卷專家效度調查的專家群共有十一名),並在為期四個月完成來回三次德懷術的匿名討論,形成「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施測問卷」之內涵項目。根據研究發現,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共有三大基本構面:包括「認識媒體」、「訊息解析」、「媒體近用」等三大基本構面。 二、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之內涵項目共四十三題:第一部份,個人基本資料,共七題;第二部份,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共三十六題(其中第一個構面「認識媒體」十二題、第二個構面「訊息解析」十二題、第三個構面「媒體近用」十二題)。 根據本研究過程與結論,研究者針對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施測的實務面及日後研究等提出相關建議,以盡早測量出國中學生的媒體識讀能力,有助培育出具媒體素養的國民,亦可提供未來有興趣的研究者參考,以及政府推動媒體識讀相關政策與課程教材編制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