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幽默融入國中表藝課默劇創作單元對學生之學習表現的影響(2022) 許靜岱; Syu, Jing-Dai本研究目的以表演藝術課的默劇創作課程為對象,設計一套使用於國中學生的「幽默融入默劇創作課程」,並檢視該課程對學生學習表現、創造力、幽默感、之影響。希望能透過幽默融入課程讓學習團體加速融冰,也能讓學生學習在適當時機學會幽默能力的運用,進而對表演專業上的學習表現出創造力與熱情。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研究參與者為新北市三峽區某國中八年級學生,分成幽默融入默劇創作的實驗組65名學生和一般默劇創作的對照組61位學生,共126名學生。以「國中表演藝術學習成就評量」、「默劇表演呈現之評量」、「新編創造思考測驗量表」、「創造性傾向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為測量工具,並依據前後測的得分,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實驗組在「表演總成績」與「實踐」指標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表現」、「鑑賞」則無顯著差異。(二)實驗組在「流暢力」與「精進力」指標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變通力」、「獨創力」、「冒險性」、「好奇性」、「挑戰性」、「想像性」則無顯著差異。(三)實驗組在「幽默理解」、「幽默創造」、「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幽默因應的能力」、「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指標則無顯著差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幽默融入默劇創作單元能夠提升學生之學習表現及創造力,而在幽默感上則無提升效果,進而提出後續相關研究與實務建議作為實施表演藝術課程之參考。關鍵字:幽默感、幽默融入默劇創作課程、國中生、創造力、默劇、學習表現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風格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以幽默感為中介變項(2021) 蔡姵均; Tsai, Pei-Chun隨著時代變遷,創造力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教育的模式也翻轉為重視創造思考的核心素養教學。在創造力教育的領域裡,學生的個體差異議題不容忽略,而在學習方面,學生的個體差異顯現於學習風格。由於現存研究中學習風格與創造力的關係尚未明確,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風格對創造力之影響,並以幽默感為中介變項考驗其中介效果,為釐清學習風格與創造力間的關聯。本研究以臺灣新北市某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共412位學生。利用問卷調查法,以「Kolb學習風格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兒童版中文詞彙遠距聯想測驗」、「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作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如下:(1)聚斂者較調適者封閉式創造力表現佳(2)不同學習風格在開放式創造力、幽默感無顯著差異;(3)學習風格中的「抽象概念」與封閉式創造力達顯著正相關、「主動驗證」與封閉式創造力達顯著負相關;(4)學習風格中的「具體經驗」與開放式創造力達顯著正相關、「省思觀察」與開放式創造力達顯著負相關;(5)多向度幽默感中的「幽默創造」對具體經驗到開放式創造力的中介效果成立,意即偏好具體經驗的學童,可以透過提升自身幽默創造能力,進而提升開放式創造力;多向度幽默感總分對省思觀察到開放式創造力的中介效果成立,意即偏好使用省思觀察的學童,可以藉由培養幽默感,進而提升開放式的創造力。藉由本研究中學習風格與封閉式、開放式創造力的關係,對後續相關研究及教學實務提出建議,期冀能為創造力教育的發展貢獻一份心力。Item 藝術工作者與非藝術工作者創意表現之研究-以高敏感特質及幽默感為中介變項(2021) 洪綵蔚; Hung, Tsai-Wei過去研究發現,創造力與高敏感特質、幽默感之間有兩兩直接或間接的相關,而上述三者亦均與藝術創作有其關聯性。然而綜觀國內研究現況,目前少有針對「藝術工作者」族群探究其高敏感特質、幽默感對其創造力表現的影響;尤其「高敏感特質」一概念甫在國內萌芽,亦缺乏相關的研究成果。是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影響藝術工作者創造力之變項,以及與非藝術工作者之間的差異比較-本研究納入高敏感特質與幽默感兩項進行探討,以及了解藝術工作者與非藝術工作者其創造力之差異與關聯,並且進一步檢驗高敏感特質與幽默感在不同組別與創造力之間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全臺灣之藝術工作者351位與非藝術工作者321位為研究對象,透過網路平台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採樣。以「創意活經驗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高敏感特質量表」三份量表為研究工具。依統計分析結果,獲得以下結論:一、藝術工作者與非藝術工作者在創意生活經驗與美學敏感度的表現顯著 優於非藝術工作者。 二、藝術工作者與非藝術工作者的創意生活經驗與高敏感特質、幽默感之間有 所相關。 三、美學敏感度會形成組別與創意生活經驗間的中介變項。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討論本研究貢獻和價值,並對未來研究及藝術教育實務提出建議。Item 幽默寫作教學對國中生幽默感及寫作能力的提升效果:以創造傾向為調節變項(2021) 郭姵含; Kuo, Pei-Han本研究旨在設計一套適合國中生的寫作教學課程,將幽默寫作技法融入寫作教學,探討該課程對國中生幽默感及寫作能力之提升效果,並進一步比較創造傾向的高低是否會影響幽默感及寫作能力的提升程度。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的準實驗設計,以新北市某國中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組48 人(男生佔41.7%),對照組53 人(男生佔49.1%),共101人。實驗組接受「幽默技法融入寫作教學」,強調誇大、譬喻及諧音等技法進行教學;對照組接受「一般寫作教學」,每週一節,共進行六週的教學活動。以「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寫作評定量表」、「威廉斯創造力傾向量表」及「模擬會考作文成績」為研究工具,經統計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1. 幽默技法融入寫作教學課程對國中生「幽默感」之影響:可以有效提升整體「幽默感」,以及其中的「幽默理解能力」、「幽默創造能力」、「笑的傾向」;但是無法有效提升「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幽默因應能力」、「對幽默的態度」。2. 幽默技法融入寫作教學課程對國中生「寫作能力」之影響:整體「寫作能力」,以及其中的「文法修辭」、「內容思想」、「組織結構」、「創意幽默」;此外「模擬及正式會考作文成績」亦獲得有效提升。3. 創造傾向對教學課程在「寫作能力」之調節效果:在寫作能力的部分,「整體創造傾向」及其中的「好奇性」對作文評定量表中的「創意幽默」具有調節效果;但其餘部分均未具有調節效果。4. 創造傾向對教學課程在「幽默感」之調節效果:在幽默感的部份,創造傾向對幽默感未具有調節效果。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後續教學實務與相關研究參考。Item 劉興欽漫畫作品之創意分析(2018) 邱若喬; Chiu, Jo-Chiao在臺灣本土漫畫作品中,劉興欽先生以富含教育意義且具鄉土特質的作品聞名,不同於同時期所風行的漫畫創作。研究者以劉興欽先生為例,探究漫畫創作者的創意內涵與來源,以及漫畫家的個人特質和幽默感對其漫畫創作的影響。 本研究採取半結構式訪談,分別對劉興欽先生與五位專家學者進行訪談。從訪談劉興欽先生中,瞭解其創意內涵與來源及個人特質;從訪談專家學者中,評析劉興欽先生具有代表性的漫畫創作:《小村故事》、《發明趣譚》上下、《快樂童年》及《阿三哥˙大嬸婆找工作》四部作品,藉此以觀察作品中所呈現的創造力與幽默感。研究者根據研究問題,設計訪談大綱和創造力檢核表作為研究工具。創造力檢核表採五點量表,以高創造人格特徵作為檢核項目,請專家學者依據創造力檢核表評析劉興欽先生的漫畫作品。訪談結束後,將訪談錄音檔謄寫逐字稿,並進行分析;此外,根據創造力檢核表所評析之數據,進行三角檢證。 從研究結果發現,劉興欽先生的漫畫作品表現出過人的創造力與幽默感,其漫畫作品的創意源自於個人獨特的生活經驗、成長過程與發明歷程中所遭遇的問題。幽默感對其漫畫創作有其必要性,且屬於漫畫家本身所具備的特質之一﹔漫畫家本身所具備的人格特質型塑其漫畫作品風格,並可從其作品所表徵的創造者認知特徵觀察得知。由上述,可知具有優秀創造力的漫畫創作者,能夠突破環境的限制達到自我實現,其作品備受肯定。Item 國中生幽默感對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作用(2009) 蘇靜如; Ching-Ju Su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1.國中生幽默感現況。2.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在幽默感的差異情形。3.國中生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4.幽默感對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作用。本研究之受試者為台灣北、中、南、東地區之國中生,採分層立意取樣方式選取樣本,並依照各區國中生在全國的比例,決定各區抽樣人數,共抽取九所國中共1374名學生,將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及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 1.性別方面:男生之「幽默創造能力」、「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高於女生。而在「幽默理解能力」、「幽默因應能力」及「笑的傾向」則未達顯著差異。 2.年級方面:九年級之「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高於七年級,而不同年級在「幽默理解能力」、「幽默創造能力」、「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及「幽默因應能力」則未達顯著差異。 二、生活壓力對幸福感之預測,除「學校生活」對幸福感之預測未達顯著差異外,「未來發展」、「同儕關係」及「家庭生活」對幸福感具負向預測效果,而「兩性交往」對幸福感則具正向預測效果。 三、幽默感對生活壓力、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如下: 1.幽默創造能力,有助於抑制學校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效果,高幽默創造能力較低幽默創造能力調節效果佳,且在高學校生活壓力下,幽默創造能力的調節效果佳。 2.社交幽默能力對同儕關係壓力具有負向調節作用。 3.幽默因應能力對兩性交往壓力具有負向調節作用。 4.幽默態度對兩性交往壓力具有負向調節作用。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及教育輔導之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參考。Item 幽默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對國中生幽默感、情緒調節、幽默風格之影響(2015) 許婉婷; Hsu, Wan-Ting本研究旨在設計一份適合國中生,並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層面教學目標的幽默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及瞭解此課程對國中生「幽默感」、「情緒調節」與「幽默風格」之影響。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測後測準實驗設計,針對桃園市某國中241名學生,進行一週45分鐘,為期12週的課程介入。分為實驗組117位,接受「幽默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對照組124位,接受「一般綜合活動課程」。成效評估以「多向度幽默感量表」、「情緒調節量表」、「正體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之測得分數,經統計分析後所得之資料為依據。 本研究結果發現: 1.幽默融入綜合活動課程適合國中生,並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層面教學目標,具有可行性。 2.幽默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對國中生「幽默感」之影響:可以有效提升整體「幽默感」,以及其中的「幽默創造能力」、「幽默因應能力」、「對幽默的態度」;但是,無法有效提升「幽默理解能力」、「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笑的傾向」。 3.幽默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對國中生「情緒調節」之影響:可以有效提升「認知重評」的情緒調節策略,並呈現較一般綜合活動課程更具成效的趨勢;但是,無法有效降低「表達壓抑」的情緒調節策略。 4.幽默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對國中生「幽默風格」之影響:無法有效提升「親和型幽默」和「自我提升型幽默」,亦無法有效降低「攻擊型幽默」和「自我貶抑型幽默」。 本研究最後作總結性討論,且提出具體建議以供作未來教學實務與後續相關研究參考。Item 國中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2010) 任育瑩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在幽默風格、嘲笑風格以及創造力的差異,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研究工具採「幽默風格量表」、「嘲笑風格量表」以及「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並以分層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全台北、中、南、東四區域及台北市、高雄市,共742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資料採用變異數分析以及迴歸分析,而研究結果如下: 1. 國中男生在攻擊型幽默高於女生。 2. 國中男生在喜笑人高於女生。 3. 國中男女生在創造力的表現無顯著差異。 4. 親和型幽默與自我提升型幽默和創造力皆達顯著正相關。而國中生的幽默風格能有效預測創造力,其中以親和型幽默具有最佳的解釋力。 5. 喜被笑與創造力達顯著正相關。而國中生的嘲笑風格能有效預測創造力,其中以喜被笑具有最佳的解釋力。 6. 正向幽默感愈高,創造力表現亦愈佳。 本研究顯示幽默風格與創造力,以及嘲笑風格與創造力,各有其相關性存在。依據結果,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供教育輔導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幼兒幽默活動方案之行動研究(2009) 柯慧貞本研究是一位幼教老師,因為班級人際關係不佳之幼兒,經常發生告狀與被告狀之衝突事件,甚至引發家長介入幼兒衝突事件,而感到憂心與困擾。本著「幽默感是個人先天的特質傾向,更是後天個體與生存環境、生活經驗交互所產生的能力,是透過培養可以提升的態度與能力」之理念,依據文獻與相關研究,以行動研究方法,自編十個幽默活動系列方案,全程融入於課程與教學中,期望能疏導幼兒情緒、建立幼兒自信、培養幼兒幽默感,進而改善班級幼兒人際互動。 本研究認為幽默是引起樂趣、滑稽、玩性、詼諧、快樂的言行舉止或文字;是會讓某件事情變得很風趣的心理特質。研究者從任教的班級裡,挑選出人際關係較差的六位幼兒,作為教學研究對象。幽默活動於自由時段實施,並分布於上下學期中的五個月份,每一個月進行兩個活動,平日研究者會隨機地與研究對象作幽默互動,並觀察記錄研究對象與他人發生衝突時的幽默因應。教學過程中與夥伴教師及實習老師分享想法,並作觀點的交換與校正。針對所蒐集之質性資料『觀察記錄』、『教學後討論與省思』、『下個活動思考點』、『幼兒晤談』及『家長晤談』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經過幽默活動方案的學習,確實能運用幽默安慰同伴、關懷別人;化解尷尬、焦慮的情緒;克服挫折、轉移情緒。實施幽默活動方案後,研究對象幼兒的幽默表現會持續發生,而且能引發班級其他幼兒的幽默表現效應,還會激發出同儕之間的幽默因應,透過幽默表現之互動,讓幼兒增進友情、獲得贊同;讓幼兒學會反省、削弱指責;激發幼兒幽默創作、成為笑話人氣王;幽默活動還成為班級幼兒化解告狀與轉化情緒的默契。 研究者深刻體悟,在幼稚園教學課程中,幼兒幽默活動方案相當值得重視與推廣,實施幼兒幽默活動方案,師生必須先建立親密的關係,夥伴教師的教育信念要有共識,才能引發幼兒的幽默創作,激盪幽默效應,營造祥和、愉悅的班級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