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運用概念圖提升國中學生設計思考能力之行動研究
    (2022) 林欣儒; Lin, Shin-Ju
    本研究旨在探討概念圖對於七年級學生設計思考能力之影響。本研究運用概念圖在設計思考步驟中最抽象的地方:定義問題(Define)步驟及發想(Ideate)步驟,教師以概念圖的形式提供學生學習的鷹架,讓學生結構化設計思考的歷程,以提升七年級學生的設計思考能力。本研究重視教育工作者的實務改進,故採取行動研究法,透過省思札記、觀課紀錄、研究參與者訪談錄音檔及課程文件進行分析。主要參與對象為臺北市某國中之30位七年級學生,依照研究方案之三個循環,進行共計九節課的課程。經過課程實施後,研究結論如下:壹、概念圖融入設計思考課程的教學改善與可行性一、概念圖融入設計思考課程具有可行性,為了增加學生練習時間,建議在設計思考活動前實施。二、運概念圖做為評量方式能有效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三、資訊化概念繪圖能提供學生完成概念圖的效率。貳、概念構圖有助於學生進行收斂思考,但對發散思考的幫助有限一、概念構圖能協助學生進行分析,有助於收斂解決方案。二、發散思考需要更多聯想力,建議額外提供工具引導學生。參、概念圖融入課程有助於學生彼此看見彼此的思考歷程一、合作式概念圖能有效提供小組設計思考效率。二、提供視覺化的圖像有助於學生思考及回顧歷程。
  • Item
    運用擴增實境輔助建構概念圖之成效分析
    (2021) 宋建霆; Sung, Chien-Ting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探討概念構圖是否對學習者有幫助,而大多數結果證明概念圖可幫助學習者組織概念知識,進而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不過若由學習者自行建構概念圖是相當困難的,且使用紙本建構概念圖時教師無法立即給予回饋、電腦建構概念圖使學習者增加認知負荷等負面影響,而擴增實境對於學習者積極態度、立即回饋、創造學習環境、虛實整合等層面皆有顯著效果,故本研究以擴增實境來輔助建構概念圖作為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使用擴增實境輔助建構概念圖之成效分析。 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方法,對象為八年級學習者,有效樣本為68人。藉由紙本課本搭配紙本建構方式、電子書課本搭配電腦輔助建構方式與紙本課本搭配擴增實境輔助建構方式進行組間比較,探討學習成效、學習保留程度、認知負荷、系統滿意度以及行為模式之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擴增實境輔助建構概念圖組的學習者顯著優於傳統紙本建構概念圖組與電腦輔助建構概念圖組的學習者。不過在認知負荷與間隔兩個禮拜的延宕測驗,三組在記憶保留程度上皆沒有顯著差異,但對學習系統皆有正面態度。
  • Item
    應用概念構圖理論建構語意維基系統之研究
    (2009) 林克威; Ko-Wei Lin
    在2000年達康(.com)泡沫化後,網際網路受惠於日益增進的資訊技術,逐漸發展成使用者導向的應用。使用者不再只是訊息的接收者,透過簡便的工具,開始扮演資訊提供者的角色。資訊的內容與形式也轉變成由使用者來主導,種種跡象顯示著Web2.0的時代已經來臨。維基百科是Web2.0的代表性應用之一。「開放共享、協同創作」的特性,讓維基百科成為眾多網路使用者集體創造知識的應用平台。 由於現有維基百科僅將知識以網頁形式儲存並提供簡易的搜尋功能,無法提供完整的知識架構。有鑑於此,本研究以金融產業運用維基系統作為知識管理平台為例,利用本體知識技術建立知識分類並賦予維基知識條目具備語意特性,讓知識內容可以依照分類架構儲存於本體知識庫,透過這個機制協助使用者有組織將金融知識的建立於維基系統。另外,本研究使用Java程式語言開發介面程式,提供使用者進行知識條目與常見問題的語意搜尋。針對維基系統所欠缺的知識導覽功能,我們提出以概念圖形式取代現有文字連結的方式,讓使用者可以更深入了解知識內容架構。結合本體知識技術與概念圖應用可以讓維基系統不再只是片段知識的儲存庫,而是具有語意概念的數位學習平台。
  • Item
    整合探索學習與概念圖在網頁化教學與學習之研究(I)
    (2001-07-31) 張國恩; 宋曜廷; 陳世旺
    本文提出一個Web-based合作探究學習系統,以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為知識探究來源,利用探究性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以進行探究,再利用概念構圖法讓學生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並且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習者溝通彼此所收集到的證據、學習者的個人想法以及所建立的個人概念圖,達到互助合作、資訊分享的目的。為了有效整合探究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策略與概念圖知識表徵法於WWW上,本文也提出適用於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針對所提出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本文設計實驗以探討學生在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之學習歷程。
  • Item
    概念圖在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上之應用
    (2011-07-31) 王如哲
    本研究擬以三年為期探究概念圖在我國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上之應用。美國有各州學校領導聯合會標準之建立,英國也有國家學校與兒童服務領導學院的成立,使得校長專業發展邁向專業化制度的方向,我國在校長專業發展上雖然尚未建立全國性制度,但在大學也開始有校長中心之成立,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亦與地方縣市合作,開授有關的校長儲訓及進修專業發展課程。 在1980年代,Novak & Gowin (1984) 指出概念圖應用在精進教學和有意義學習之潛在可能性。從此之後出現相當多運用概念圖為教學工具的研究,在校長專業發展研究上國外也出現應用研究實例,諸如「使用概念圖評估初等學校校長之訓練」(Mclay & Brown, 2003);「學校領導之學習: 使用概念圖探究來自於日常經驗之學習」(Pegg, 2007);「原因圖和學校領導者之隱性知識」(Wassink, Sleeegers, Imants, 2003);在2007年出版之「概念圖運用於領導之教學上」報告書等,但國內尚未有此類應用研究實例,因此,本研究之本質為將概念圖應用於校長專業發展之應用性研究。 具體而言,本研究計畫之目的包括:(1) 探討概念圖有關研究,以瞭解概念圖在學校領導上之應用及其相關研究情況;(2) 探討概念圖核心概念,以瞭解如何將之應用於校長專業發展之「課程實施」與「成效評量」;(3)規劃與設計校長專業發展課程方案;(4) 應用概念圖評估校長專業發展課程方案之成效,對參與的國小與國中校長學員,分別測量其專業發展課程方案之實施成效。 為了達成本計畫之研究目的,預定運用文件分析、比較研究、訪談法、行動研究及實驗法。本研究第一年透過文件分析之研究資料,整理出國外概念圖應用於校長專業發展之有關課程方案,然後進一步運用跨越國家層次的比較研究,以及應用訪談法以深入探究英國實例,獲致有關之研究發現,以為第二年規畫與設計我國校長專業發展課程方案之參考,第二年主要採行動研究;第三年則運用實驗法以執行並評估校長專業發展課程方案之實施成效。
  • Item
    身心障礙學生電腦化學習環境之設計–子計畫三:閱讀理解輔助系統之設計及其應用效果研究---以閱讀障礙之學生為例
    (2008-01-08) 張國恩; 宋曜廷; 蘇宜芬
    文章理解(textcomprehension)與資訊的吸收與消化最有關連,對學習影響的層面也很廣,因此文章理解困難的成因和處遇方法,有待學者投入探討。國外目前針對閱讀困難者在文章理解層次的所設計的輔助課程十分有限,且多直接應用一般讀者所使用的閱讀策略進行教學,策略本身對閱讀障礙者的適用性和策略間的統整性有待更多研究進一步考驗。此外,國外近年來已有教導學生識字的系統已被開發出來,但針對閱讀理解而設計的系統則十分少見,應用的策略也失之零散單一而不統整。由於閱讀理解輔助系統有助於閱讀障礙學生文章理解的訓練,也有助於減輕教師的教學負荷,因此建立以策略為主的閱讀理解輔助系統來提升策略的教學和學習效果,是頗待開發的方向。
  • Item
    整合探索學習與概念圖在網頁化教學與學習之研究(I)
    (2001-06-21) 張國恩; 陳世旺; 宋曜廷
    本文提出一個Web-based合作探究學習系統,以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為知識探究來源,利用探究性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以進行探究,再利用概念構圖法讓學生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並且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習者溝通彼此所收集到的證據、學習者的個人想法以及所建立的個人概念圖,達到互助合作、資訊分享的目的。為了有效整合探究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策略與概念圖知識表徵法於 WWW上,本文也提出適用於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針對所提出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本文設計實驗以探討學生在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之學習歷程。
  • Item
    整合探索學習與概念圖在網頁化教學與學習之研究(II)
    (2002-10-15) 張國恩; 宋曜廷; 陳世旺
    本文提出一個 Web-based 合作探究學習系統,以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為知識探究來源,利用探究性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以進行探究,再利用概念構圖法讓學生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並且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習者溝通彼此所收集到的證據、學習者的個人想法以及所建立的個人概念圖,達到互助合作、資訊分享的目的。為了有效整合探究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策略與概念圖知識表徵法於 WWW 上,本文也提出適用於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針對所提出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本文設計實驗以探討學生在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之學習歷程。
  • Item
    電腦化概念圖在科學學習上之應用研究(II)
    (2000-09-30) 張國恩; 陳世旺; 宋曜廷
    近幾年來,概念圖(Concept maps)被廣泛的應用在教育的訓練、教學、及學生的評量上,且深受肯定。而過去概念圖的評量標準,有的僅考慮概念節點,有的則是以概念節點為主,聯結語為輔的方式來評量,但命題(Proposition)是構成知識的最小單位,這對由許多命題彼此相互連結所組成的概念圖而言,以往的評量方式,似乎稍嫌薄弱,因此本文提出一種以命題為主的屬性化概念圖(Proposition-based attributed concept maps)的觀念,也就是對概念圖中的每一命題給予一權值代表其重要程度。電腦化的概念構圖方式雖具有提供互動、立即回饋、修改容易和易於評量的優點,但為評量方便起見,使得學生必須使用由專家事先定義好的概念與聯結語來建構概念圖,而這樣的構圖方式往往會影響學生反省思考的機會,且無法真正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成績,因此本文提出使用「開放式聯結語」(Relation-free)的概念與評分方法,讓學生能用概念圖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以增加學生反省思考的機會和真實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到目前為止概念圖的評量結果都只是一個評估值,僅描述學生對某一知識主題的認識程度,學生學到了什麼、未學到什麼、及存在的錯誤概念為何,皆無法得知,因而無法提供適當回饋(Feedback)以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圖。因此本文提出一種以命題式屬性化概念圖為主的"質"的比對方法,它能記錄專家概念圖與學生概念圖之間的差異情形,並根據這些差異提供回饋以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圖及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專家化。實驗結果顯示,本文所提出的評量與回饋方法確實能有效預測學生的學習成績並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圖及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專家化,且使用「開放式聯結語」的構圖方式要比使用「固定聯結語」能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