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1
  • Item
    班級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一位高中教師的創意教學探究
    (2014) 林伯謙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教師班級活動的創意教學之設計與實施。主要的研究目的有二:一為探究高中導師實施班級活動的理念,二為研析高中導師實施班級活動的歷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研究對象為一位台中市某公立高中教師,其擔任導師二十多年,對於班級活動設計與實施有豐厚經驗。過程中採用教師深度訪談、學生訪談、教室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並進一步分析,歸納、整理出研究結果。根據研究發現與討論,獲致研究結論如下: 壹、 高中導師實施班級活動創意教學遵循之原則 一、「民主」與「歡樂」是為實施高中班級活動創意教學最主要之二項元素。 二、「既來之,則安之」、「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與「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是為高一至高三班級活動創意教學主要之三大設計方向。 貳、 高中導師實施班級活動創意教學之歷程 一、以學生的想法作為班活動創意教學的起點 二、透過幹部組織網絡與幹部會議使班級活動創意教學之進行更加順暢 三、邀請家長一同參與,使班級活動的內容更為充實 四、學生的民主素養仍須加強 根據研究結果,對於高中教師設計與實施班級活動,從高中導師及未來研究此二面向,提供具體建議。
  • Item
    國中理化科創意教學實踐歷程之探究
    (2017) 陳慧珊; Chen, Hui-Sh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理化科創意教學之實踐歷程。研究目的有三:探討國中 理化科創意教學課程方案的規劃與實施歷程。分析學生在理化科創意教學實踐歷 程中的學習改變。省思理化科創意教學實踐歷程的教師成長。 本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中九年群班,共 28 人,使用個案研究法。研究者 發揮個人創意巧思,針對創意教學探討的五向度「創意教學理念」、「全方位的課 程設計」、「變化的教學方法」、「多元的評量方式」、「創新的班級經營」規劃理化 課程並實施教學,教學內容為直線運動、力與運動兩單元,共 25 堂課,歷經三 個月。透過教師教學省思日誌、學生理化學習日誌、各式文件、問卷量表等,搜 集質與量的資料,再進行資料的整理、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 壹、參照探討創意教學的五向度,教師做課程整體規劃與實施。 (一)教學理念:研究者受個人的求學經驗、教學經驗、生活經驗、教學環境轉 變等因素的影響,轉換後的教學理念為注重團體互動而非個人競爭、注重學 習過程而非知識結果、注重能力培養而非考卷分數、注重知識活用而非記憶 知識。 (二)課程設計:研究者基於前述的教學理念,並將學生的先備經驗、背景與知 識納入學習考量,以及考量各章節的教學目標與創意教學目標,配合課本習 作、影片、自編講義、學習單及生活材料等教學資源做全方位的規劃。 (三)教學方法:彈性實施提問法、小組討論法、自主學習法、腦力激盪法、動 手做科學等教學方法與活動。 (四)評量方式:實施開書考試、實作評量、自我及同儕評量、學習歷程的記錄 批閱等多種評量方式,採用等第制的評分方式為主。 (五)班級經營:研究者營造自由開放、討論學習的班級氣氛,關注每一位學生 的學習狀況,以建立互信的師生關係。 貳、創意教學實施後,學生的學習改變有: (一)改變學生的課程參與經驗,提升學生彼此間的團體互動與課程投入度,並 活化其思考。 (二)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批判思考與分析歸納能力進步最多,其次為問題 解決能力、溝通表達能力,設計實驗與數據處理能力進步最少。 (三)創意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任務興趣最高,接著依序為實現興 趣、潛在興趣、文本興趣,最低為知識興趣。 (四)創意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內在動機,降低外在動機,將學習的目地轉為提升 自己而非追求成績。 (五)教師實施創意教學,對學生的學業成績能維持其水準。 参、創意教學實踐歷程中,教師遭遇的困境有:學生過往對理化的負面印象影響、 討論課程變聊天課程、課程進度來不及等困境並提出解決的策略。 肆、創意教學實踐歷程中,教師的省思與成長有:教師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學習、 重視家長日和家長溝通的機會、利用教學回饋表檢核自己的教學等的省思,從中獲得的成長有課程設計能力的提升、累積福樂經驗、分享並感染其他教 師的喜悅等,支持教師持續學習,提升實施創意教學的動力。 本研究亦說明課程方案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以供未來相關的教師和研究人員 參考,並對教學者、學校行政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創意教學、課程規劃、實踐歷程
  • Item
    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與創造力之影響
    (2005) 陳慧青; Hui-Ching Chen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1.設計一套國中生適用的幽默融入教材、教學方法與教學風格的數學創意課程;2.探討「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的影響;3.了解「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學生幽默感的影響;4.分析「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學生創造力之影響;5.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國中階段推動幽默融入數學領域之參考。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測-後測」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某國中79名國一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分成普通班與美術班各一班,共50位學生,對照組一班共29位學生。以「數學態度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及「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作為了解研究對象的數學學習成效、幽默感與創造力之工具,以前後測的得分,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考驗研究假設。研究者運用「課程回饋問卷」、「學生課堂作品表現」、「教學省思札記」、「實驗組學生訪談結果」,進行教學歷程分析。根據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幽默可以自然地融入數學教學:1. 本實驗教學主張幽默教學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醞釀期、嘗試期與實行期;2. 本實驗教學歸納四種幽默的融入方式,包括教學策略融入式、主題融入式、班級經營融入式及隨機融入式。 二、「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影響:1.本實驗教學未能提升國中生數學態度之學習數學的信心、數學有用性、數學探究動機、對數學成功的態度、數學焦慮;2. 本實驗教學未能顯著提升國中生段考數學成績,但實驗組班級數學成績未退步。 三、「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生幽默感之影響:1.本實驗教學能提升普通班國中生社交中幽默能力、幽默因應、對幽默的態度與笑的傾向;2. 本實驗教學未能提升美術班國中生幽默理解、幽默創造、社交中幽默能力、幽默因應、對幽默的態度與笑的傾向。 四、「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之影響:1.本實驗教學能提升國中生語文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2.本驗教學能提升國中生圖形獨創力、精進力;3. 本實驗教學未能提升國中生圖形流暢力、變通力。 五、「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能激發學生創造潛能與幽默創造能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引發正向的情緒,降低考試壓力,幫助數學的學習,並願意將幽默運用至日常生活中。 最後,研究者提出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作為學校教師進行幽默教學以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 Item
    摺紙創意教學對國小學童圖形創造力發展之影響
    (2012) 陳慧英; Chen Hui Y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摺紙創意教學對國小學童圖形創造力發展之影響。本研究根據「問、想、做、評」的創意教學模式,設計一套以創造思考技法之「創意十二訣」為核心概念的「摺紙創意教學」,作為研究教案進行教學,期待提升學童圖形創造力的發展。 本實驗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國小五年級兩班共36個學童進行摺紙創意教學。教學期間各為九次,每次一單元教一摺紙基本形,每個單元進行一小時。另一班對照組則不進行摺紙創意教學。研究者除了以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TTCT)(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施測學童圖形創造力外,並自編摺紙創造力量表,對教學期間收集學童部分作品進行質性分析。其結果如下: 一、「摺紙創意教學」對實驗組在圖形創造力的改變 兩班實驗組學童在經過「摺紙創意教學」課程後,學生的「流暢力」「開放 力」「獨創力」「精密力」,均比對照組學童有顯著提升效果。 二、自編摺紙創造力評量表與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兩者之間各分量表跟總量表 雖都沒有相關,但本身具有測創造力的信度,仍有待發展研究。 三、經過實驗教學之作品分析,不論是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和精進力的表 現,普遍而言都較優於未經實驗教學的對照組學童作品。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發現與建議。
  • Item
    數學科創意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2012) 林欣穎
    本研究旨在探討數學科創意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目的有四:一、瞭解國中生學習數學的困擾。二、探討國中生適用的「數學科創意教學」方法與策略。三、評估「數學科創意教學」實施後,對國中學生數學科學習成就的影響。四、評估「數學科創意教學」實施後,對國中學生數學科學習態度的影響。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九年級學生,實驗組三十人,控制組三十人,採用準實驗研究法等組前後測設計,教學實驗時間為期一學期,研究工具為二年級下學期三次段考成績及三年級上學期三次段考成績,作為前後測,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觀察學習成效。另以數學科學習態度量表,觀察學生對數學科學習態度的改變。 本研究結果如下:一、「數學科創意教學」提升了學生的段考數學成績表現:實驗組學生在「段考數學科成績」上的表現顯著優於控制組的學生。二、「數學科創意教學」加強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實驗組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量表」的表現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在「學習習慣」、「自我信念」、「數學理念」等三個分項差異達顯著水準。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做為數學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品格教育融入國中藝文領域創意教學之行動研究
    (2011) 林佳玫; Lin, Chia-Mei
      本研究旨在透過品格教育融入國中藝文領域創意教學課程,藉此了解國一藝文領域的教材內涵與品格教育的關係,並試圖從中了解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對學生行為改變的影響。本研究目的為:  一、 了解國一藝文領域的教材內涵及其與品格教育的關係。  二、 設計品格教育融入國一藝文領域課程,從教學中培養學生「愛家愛 鄉」及「自尊尊人」的情操。  三、 分析本研究課程實施後,學生創作的表現及行為改變的情形。  四、 省思研究者在課程設計中,教學技巧及品格教育上專業成長的情形。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以研究者所任教的班級,即國中一年級共32位學生為對象。研究中透過研究者的觀察及省思札記、學生的作品、學習單、活動及心得的回饋、任課教師班級經營滿意度調查表、上課錄影及協同觀察員的建言等方式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   研究結果得到具體成果如下: 一、在運用品格教育融入藝文領域課程時視教材內容可有三種融入方式:一、以「藝文領域」為主。二、以「品格教育」為主。三、「整合藝文與品格教育」。 二、教師在進行藝文單元教學時,可使用「引導問題」的方式,將品格教育自然地融入藝文領域課程之中。 三、藉由運用藝文課程實施品格教育的課程中,可見到學生在「關愛家人」、「愛護家鄉環境」、「自尊尊人」皆有正面的成長。 四、學生透過動畫製作的教學活動使「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及「孝順」行為更為提升,可見品格教育融入藝文領域有所效益。   研究者綜合上述內容,提出具體結論與建議,期望能提供對日後有興趣投入此領域的教師及未來研究者參考,希望這方面有更多的研究與應用,以有效提升學生藝文情意與品格態度。 關鍵字:藝文領域、品格教育、創意教學、行動研究
  • Item
    遊戲式創意地理教學對國中生地理學習表現、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2019) 吳鳳姝; Wu, Feng-Shu
      本研究旨在探討「遊戲式創意地理教學」是否有助於國中生提升地理學習成效、地理學習態度、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6個班的學生,共計136人。實驗設計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共區分為「遊戲式創意地理教學」實驗組67人與「一般講述式地理教學」對照組69人,進行一個學期的實驗教學。研究工具包含「地理段考」、「地理學習態度問卷」、「新編語文創造思考測驗」、「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及「問題解決能力量表」等量化工具,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驗研究假設;再根據「遊戲式創意地理教學課程回饋表」等質性資料作分析。研究結果為: (1)實驗組在地理段考的成績臨界高於對照組。 (2)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地理學習態度總分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其中學習動機興趣分量表方面實驗組明顯優於對照組。 (3)實驗組在創造力表現上明顯優於對照組。 (4)實驗組在問題解決能力表現上明顯優於對照組。 (5)實驗組對於課程活動認同度平均達到八成,回饋多正向。   本研究依研究結果做相關建議,供相關研究者及教師參考。
  • Item
    戲劇活動與心智圖創意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語文能力之影響
    (2018) 劉芳汝; Liu, Fang-Ju
    本研究之目的是探究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提升國小學童在語文創造力與溝通表達能力的成效,創意教學活動課程是以「創造力思考策略:心智圖法」與戲劇表演融入語文領域教學,實驗階段總共進行十週,共二十堂課,以桃園市某一國小四年級普通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主要採用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藉由讓實驗組學童在語文課程中採用「創造力思考策略:心智圖」討論成語戲劇情境,並請學生進行戲劇表演。控制組則進行正常課程。本研究是以「新編語文創造力量表」(吳靜吉等人修訂,1992)以及「溝通表達行為評定量表」(改編自石兆蓮,2002)作為評量工具,評量所得資料會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另外,在實驗階段會加入訪談、照片、錄影以及學習回饋單作為質性資料的蒐集,以利本研究結果之歸納和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1)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語文流暢力」、「語文變通力」及「語文獨創力」上有顯著的差異。 (2)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接受訊息」上有顯著的差異。 (3)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回應訊息」上有顯著的差異。 (4)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口語表達」上有顯著的差異。 (5)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互動溝通」上無顯著的差異。 基於研究的成果,本研究針對創意教學之教學應用與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地圖記憶創意教學對國中學生地理學習表現與創造力之影響
    (2018) 孔為捷; Kung, Wei-Chieh
    本研究旨在探討「地圖記憶創意教學」是否有助於國中學生增進其學習成效、學習動機等地理學習表現與創造力。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國中九年級4個班的學生,共計80人。實驗設計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共區分為實驗組:「地圖記憶創意教學」與對照組:「傳統講述教學」,每組40人。研究工具包含了「自編地理填圖測驗」、「段考測驗」、「國中小學童學習動機量表」以及「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等量化工具,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驗研究假設;並再根據「課程回饋紀錄」、「教師教學省思札記」與「學生學習單和課中錄影」等質性資料做分析。研究結果發現為(一)「地圖記憶創意教學」比「傳統講述教學」更能提升國中學生的地理學習成效;(二)「地圖記憶創意教學」比「傳統講述教學」能提升國中學生部分的地理學習動機;(三)「地圖記憶創意教學」比「傳統講述教學」能提升國中學生的創造力。本研究依研究結果做相關建議,供相關研究者集教師參考。
  • Item
    翻轉式創意教學應用於國中公民科對學生學習表現之影響
    (2017) 廖瑀凡; Liao, Yu-Fan
    本研究希望在翻轉這種教學次序調轉的模式之下,將創意討論技巧配合學科以「融入式」來輔助教學,讓教師不需要在課堂中費時解釋創意技法的理論來使學習者瞭解背後原理,卻可以在課程中結合教學活動,引導學習者實際透過創造力技法去操作與討論學習內容,即能在顧及原本教學進度之外,同時達成學科相關學習表現與創造力表現雙重教學目標。恰逢我國這一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改革,其總綱直指涵育公民責任與創新驅動的重要性,故翻轉教學應用在公民科不僅是一種教學精進,亦丞載了國人對教育的期待。因此,本研究採用不等組準實驗法設計,以台北市某國中的兩個班級個別作為實驗組(翻轉式創意教學)與對照組(一般講述教學),班級人數皆為28人。進行歷時一個月的教學研究後,以共變數分析為統計方式,探討翻轉式創意教學應用於國中公民科對學生學習表現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進行翻轉式創意教學的實驗組,在「創造力」、「公民科分析應用能力」、「公民參與態度」、「師生互動關係」、「同儕互動關係」、「學習動機」與「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等七個依變項皆顯著優於對照組, 而在「公民科記憶理解能力」此變項,兩組沒有顯著差異。顯示翻轉式創意教學除了能夠提供與一般講述教學相同的「記憶基礎知識」提升效果之外,還能夠進一步有效的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