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5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兼任學務行政職務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及新北市立國民中學為例(2022) 林杰; Lin, Chieh本研究旨在研究臺北市及新北市國民中學兼任學務行政職務教師在不同的人格特質中,遭遇不同的工作壓力時,所採取的不同因應策略之研究,分析在各個不同的背景變項及變項之間是否有達到顯著差異還有其相關性、預測力及影響力。本次研究有效的施測樣本為118份,並且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本次的研究。根據研究的結果可以發現: 一、國中兼任學務行政教師在人格特質中以「親和樂群」為得分最高。 二、國中兼任學務行政教師在工作壓力中以「人際關係」為得分最高。 三、國中兼任學務行政教師在因應策略中以「尋求支持」為得分最高。 四、工作壓力整體得分在學校規模有達顯著差異,且「7~12班」的學校工作壓力會高於「61班以上」。 五、人格特質中「經驗開放、親和樂群」和工作壓力中「上級要求、時間管理」對於因應策略整體皆有正向的相關性。 六、「具神經質」對工作壓力整體有預測力且有正向的預測效果。 七、「上級要求及時間管理」對「因應策略整體」有預測力且有正向的預測效果。 八、「經驗開放及外向實踐」較會採取「問題解決及尋求支持」的因應策略。 九、「具神經質」較會採取「延宕處理」的因應策略。 本研究依據上述的發現結果,提出相關的建議給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首長及兼任學務行政教師及未來研究方向作為參考。Item 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之研究-以臺北市三所學校為例(2021) 曾正一; Tseng, Cheng-Yi本專業實務報告旨在暸解台北市三所公立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之現況,探究三位教務主任在進行課程領導時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歷程及其相關策略又為何?以及教務主任在課程領導時所可能遭遇的困境及其因應策略。 本研究透過訪談蒐集資料並予以分析討論、歸納整理,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壹、國民中學教務主任在課程領導所扮演的角色多元 本研究提出三項新發現課程領導者的角色 一、超前部署、課程的舵手。二、競爭型計畫的撰寫者。三、溝通協調者。 貳、國民中學教務主任在課程領導中的發展歷程 本研究在課程領導中提出十項歷程包括:一、確定課程發展方向;二、事先規劃,提前部署;三、溝通表達的藝術,推動課程;四、尋找規劃課程的熱血高手;五、師資結構的調整;六、彈性學習課程的試辦及宣傳;七、領域共備時間,專業對話;八、課程實施,逐步實踐;九、課程評鑑;十、建立模組,永續經營。 參、國民中學教務主任在課程領導的歷程中所採取的有效策略 本研究有三項有效策略之發現,一、申請計畫「一魚多吃」的策略,增加學校的經費挹注;二、「看見教師的需要,主動提供資源」;三、「包容態度」。 肆、國民中學課程領導遭遇的困境與解決策略 一、支持認真做課程的教師持續下去。二、「說服家長」支持彈性學習課程。Item 臺北市國民中學卓越校長領導行為之研究(2020) 周婉琦; Chou, Wan-Chi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卓越校長的領導行為,探析卓越校長學校領導的理念、在領導實務上所展現的行動、學校領導面對的困境與挑戰、以及因應策略,並據以歸納卓越校長學校領導的成功範式。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訪談法,以臺北市國民中學曾經榮獲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的校長為研究對象,透過對兩位卓越校長及其學校各一位相關人員,共四位受訪對象的訪談,並輔以文件檔案,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分析整理與歸納,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供其他校長或相關單位參考。 綜合本研究訪談結果的歸納分析,得到以下之結論: 一、卓越校長本於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從教育行動中創造人生的價值。 二、卓越校長引領學校願景與方向,凝聚全員共識,傳遞教育核心價值,實現學校願景。 三、卓越校長提供成員支持與激勵,發展學校人才,建立關懷信任的校園文化。 四、卓越校長建立支持性組織分工,以分布式領導強化校務運作效能,引領教育變革。 五、卓越校長提供課程與教學支持系統,建立反饋機制,豐富學習內涵,確保教學品質。 六、卓越校長建構策略聯盟以導入資源,建立學校口碑與品牌,積極行銷學校。 七、卓越校長學校領導的困境與挑戰,在於不易共構團隊願景、少子化衝擊及利益關係人多元的期待。 八、卓越校長以豐厚學養建構領導的論據,開放同理回應各利益關係人的期待。 九、卓越校長形塑以信任為變革取向的學校文化,營造有共榮感的校園氛圍,以共構願景與行動。 十、卓越校長以系統思考與行動實踐,設定學校發展階序,轉化困境與挑戰,永續校務經營。Item 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支持度之現況調查(2006) 黃怡娟; Huang, Yi-Chuan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支持度的現況,不同背景與環境變項的資源班教師工作支持度的差異程度,以及工作支持度各向度對整體工作支持度的預測情形。本研究對象為北部六縣市(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的國中身心障礙不分類資源班之教師。研究者以自編之「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支持度調查問卷」為工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寄出300份,回收後得有效問卷237份,有效率為79%。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雪費法、以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處理分析後,得到以下結論: 一、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的工作支持度屬於中等程度,工作支持各向度由高而低的順序是:自我工作支持度、家人工作支持度、教師同仁工作支持度、學校行政工作支持度、資源班學生工作支持度、資源班學生家長工作支持度。 二、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整體工作支持度會因教師的性別(女>男)、專業背景(特教師資班>未具特教學分)、與任教地區(省縣轄市>鄉鎮)的不同造成顯著差異。 三、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支持各向度,依序為自我工作支持度、家人工作支持度、學校行政工作支持度、教師同仁工作支持度、資源班學生家長工作支持度、資源班學生工作支持度,六個向度對整體工作支持度的預測力為100%。 四、研究者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實務上及未來研究的建議。Item 國民中學身心障礙集中式特教班導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效能之研究(2016) 許瑋純; Xu, Wei-Chu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身心障礙集中式特教班導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效能之現況,並分析兩者之關聯性以及可能的影響因素。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編之「國中集中式特教班導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問卷」為工具,研究樣本為新北市公私立國中集中式特教班導師。本研究共發出問卷107份,回收問卷104份,問卷回收率達97.2%。調查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集中式特教班導師班級經營策略整體實施程度佳。 二、國中集中式特教班導師的班級經營效能佳。 三、國中集中式特教班導師之班級經營策略,會因導師「婚姻狀況」、「特教專業 背景」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國中集中式特教班導師之班級經營策略,會因「學校位置」不同而有顯著差 異。 五、國中集中式特教班導師之班級經營效能,會因導師「婚姻狀況」不 同而有顯著差異。 六、國中集中式特教班導師之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有顯著相關。 根據研究所得之結論,分別對特教班導師、教育主管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做為提高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與實務之參考。Item 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2007) 陳薇安; Chen Wei-An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的重要程度與實施現況,針對其推動的困難,進一步研擬學校人力資源發展的因應措施。本研究之目的為:一、了解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的重要程度。二、了解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的實施現況、相關問題與因應措施。三、分析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的重要程度與實施現況的差異情形。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與研讀相關文獻,建立本研究之理論架構,編製「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之調查問卷」,作為調查研究工具,針對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之校長、教師兼主任或組長、教師兼導師、專任教師及行政人員進行調查,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36所國民中學,共發出685份問卷,回收問卷計461份,剔除填答不全等無效問卷36份,總計有效問卷為425份,問卷回收率達62.04%。本研究以SPSS for Windows 13.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登錄與分析;其次,以自編之半結構訪談大綱,對二位國民中學校長及二位教務主任,共計四位進行訪談。 綜合文獻探討、調查研究與訪談研究發現,獲得下列十項結論: 一、整體而言,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人員認為人力資源發展屬於中高度重要 性,其中以「知識管理」層面最重要,「生涯發展」層面最不重要。 二、整體而言,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人員認為人力資源發展的整體實施現況 屬於中度符合程度,其中以「訓練與發展」層面最符合,「生涯發展」 層面最不符合。 三、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的重要程度與實施現況之間有差異存在。 四、整體而言,不同服務年資與職務之學校成員對學校人力資源發展重要 程度的知覺並無顯著差異。 五、整體而言,不同服務年資、職務之學校成員對學校人力資源發展實施 現況的知覺達顯著差異。 六、不同學校地區與學校規模的學校成員對學校人力資源發展的知覺情形 未達顯著差異。 七、教師訓練與發展之成效尚稱良好。 八、教師生涯發展、知識管理、資訊科技運用與績效管理等層面,仍有加 強與改進的空間。 九、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的主要困境為「教育訓練課程缺乏系統性的規 劃」。 十、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的主要因應措施為「教育訓練課程能有系統性 的規劃」。 另研究者依據本研究所獲之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單位、教師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Item 國民中學組織政治行為與組織信任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2009) 林美君; Lin,Mei-Chu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桃竹苗四縣市國民中學學校教育人員組織政治行為與組織信任之現況,並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相關學校教育人員提出具體建議。為達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與探究相關文獻,其次依據文獻所得,編製「國民中學學校組織行為與組織信任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本實徵研究係以桃竹苗四縣市公立國民中學學校教育人員為研究母群體進行抽樣,總計抽取46所國民中學,共發出713份問卷,回收626份,回收率87.78%;扣除無效問卷後,總計有效問卷為565份,有效率達79.24%。問卷處理採SPSS for Windows12.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綜合文獻探討及調查研究結果之發現,獲致以下結論: 一、目前學校教育人員較常運用之組織政治行為類型為法理訴求與形象管理;而較少運用之類型為保持彈性與資源運用。 二、目前學校教育人員之整體組織信任情況良好;各組織信任層面中又以對學校同事的信任程度較高;以對學校主管的信任程度較低。 三、男性學校教育人員組織政治行為運用的頻率高,運用類型較多變,並且對學校的信任情況也較好。 四、學校行政人員組織政治行為運用的頻率較高,運用類型較多元,並且對學校的信任程度亦較佳。 五、學校教育人員運用影響結盟和保持彈性此二類組織政治行為情況愈頻繁,對學校的信任程度則愈低。 六、學校教育人員運用形象管理和法理訴求此二類組織政治行為的頻率愈高,對學校的信任程度愈高。 最後,依據本研究所獲之結論,研究者針對學校行政主管、學校教育人員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Item 六個標準差應用於國民中學總務行政可行性之研究(2007) 鄒嘉瑜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總務行政應用六個標準差之可行性。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一、瞭解六個標準差之發展背景、策略運用及實施之關鍵因素。二、探討國民中學總務行政作業之相關內容。三、調查國民中學校長及總務行政人員對推行六個標準差之看法。四、依據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供有關單位及人員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係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與研讀相關文獻,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架構,後編製「臺北市國民中學總務行政現況調查問卷」,作為調查研究工具,針對臺北市59所公立國民中學校長及總務主任、文書組長、事務組長、出納組長與幹事進行調查。共計發出454份問卷,回收問卷304份,剔除無效問卷19份,總計有效問卷為285份,問卷回收率達63%。 綜合文獻探討以及調查研究結果,本研究獲得下列結論: ㄧ、整體而言,六個標準差之領導策略、文化策略、專案策略與DMAIC的作 為,均被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及總務行政人員認同,且多半符合實施現況。 二、整體而言,六個標準差同意程度與實施現況有顯著差異。 三、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總務行政應用六個標準差時,可行性最高的為文化策略及界定步驟。 四、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總務行政應用六個標準差時,可行性較低的為領導策略及改善步驟。 五、職位較高、年資較深之總務行政人員認為總務行政應用六個標準差的可行性較高。 六、學校規模對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應用六個標準差的可行性沒有顯著影響。 七、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總務行政目前已具備成功推行六個標準差首要關鍵條件的雛型。 根據本研究所獲之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校長、總務行政人員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六個標準差;國民中學;總務行政Item 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研究-以北高兩市為例(2008) 莊若梅; Ruo- Mei Chuang本研究主要是探究臺北市與高雄市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研究。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一、瞭解北高兩市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現況。二、瞭解北高兩市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困境與因應策略。三、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俾供有關單位及人員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係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與研讀相關文獻,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架構,後編製「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調查問卷」,作為調查研究工具,針對臺北市與高雄市48所公立國民中學校長、教師兼主任或組長及教師(導師及專任教師)進行調查。共計發出720份問卷,回收問卷456份,剔除無效問卷9份,總計有效問卷為447份,問卷回收率達62.1%。 綜合文獻探討以及調查研究結果,本研究獲得下列結論: ㄧ、整體而言,臺北市與高雄市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現況大致良好,其中以「激勵成長」層面最高,「溝通網絡」層面最低。 二、不同性別、學校地區、學校規模的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現況之知覺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服務年資、職務之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現況之知覺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任教領域的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現況之知覺意見普遍相同。 五、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的主要困境,為「教師同仁與參與教師專業成長相關活動之動機不足」、「行政同仁業務繁重,無暇從事教師專 業成長之推展工作」與「教師沒有足夠時間參與各項專業成長活動」。 六、教師兼組長者、導師及專任教師,對於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於校內宣傳與行政推動方面之困境的知覺程度高於校長與教師兼主任者。 七、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於困境方面之知覺高於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成員。 八、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的主要因應策略,為「因應教師的不同需求,規劃不同的專業成長內容與方式」、「建立回饋機制,隨時瞭解教師對於成長活動之滿意情形」與「鼓勵教師以小組團隊方式進行教師專業成長」。 九、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對於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於校內宣傳與行政運作方面之因應策略的知覺程度高於導師與專任教師。 十、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於校內宣傳方面之因應策略之知覺程度高於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成員。 根據本研究所獲之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Item 北部直轄市國民中學飲食教育之教師教學介入研究(2017) 顏翎芳; Yan, Ling-Fang本研究旨在瞭解國民中學飲食教育之教師教學介入之現況,主要藉由國民中學教師對於飲食教學態度、飲食教學知識對其飲食教學承諾之研究,探討不同個人與學校背景變項之教師其飲食教學態度、飲食教學知識與飲食教學承諾之差異情形,並分別探究其與飲食教學承諾之關係,且分析不同飲食教學態度、知識對於其飲食教學承諾之預測力。本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依據相關文獻編製「國民中學飲食教育之教師教學介入研究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以北部三個直轄市區域(臺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之公立國民中學作為研究對象,共計發放748份正式問卷,回收664份,有效問卷為65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約為87.17%。其後再將回收資料進一步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處理,獲至其結論如下: 壹、國民中學教師之飲食教學介入大致良好,即其飲食教學態度、飲食教學知識與飲食教學承諾三方面大致良好 貮、女性國中教師對於飲食教學態度顯高於男性國中教師 參、有飲食教學經驗之教師其飲食教學介入情形顯高於未有者 肆、服務學校有飲食教育政策之教師其飲食教學介入情形顯高於未有者 伍、主要任教領域依序以健康與體育、自然與生科與綜合活動領域之國中教師其飲食教學知識顯然高於其他主要任教領域者 陸、服務年資較長者之國中教師,其飲食教學之凝聚性承諾實踐情形較佳 柒、主要任教領域依序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領域之國中教師其飲食教學承諾顯然高於主要任教領域為數學與社會領域者 捌、國民中學教師之飲食教學態度與其飲食教學知識呈現中度密切正相關;而飲食教學態度與其飲食教學承諾亦呈現中度密切正相關;且飲食教學知識與飲食教學承諾則呈現高度密切相關 玖、飲食教學態度依序以環境意識、食物意識最能推進策動飲食教學承諾 拾、飲食教學知識中依序以教師專業知識、班級經營知識與學術研究知識最能有效驅策飲食教學承諾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教育上之建議,並針對研究工具及研究方向提出建議,提供未來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