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2
  • Item
    西洋圖書館史(Ch. 20)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1981-10-??) 尹定國譯; Elmer D. Johnson 著
  • Item
    Leadership Preparation in Taiwan and the US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8-06-??) 符碧真; 王秀槐
    隨著社會大眾對學校績效表現的要求日益提高,學校校長的責任日漸加重,各國教育學者力圖找出最適合培育校長的模式,以期培育出能發揮領導效能的校長。本研究旨在探討美國與我國中學校長培育模式有何不同,並進一步探究社會文化脈絡如何衍生出兩種不同的培育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兩國校長在性別、年齡、學歷等基本資料,以及訓練過程、選拔過程上均有明顯不同。此可能源自於美國中學校長培育較傾向採取「專業模式」,而我國校長培育較傾向採取「經驗模式」所致。「專業模式」係指接受大學提供之專業訓練課程並通過專業認證之培育模式,「經驗模式」係指在中小學校現場經長期經驗累積、職級逐步升遷之培育模式。美國採取「專業模式」可能與西方社會強調「事」與重「理論」的文化脈絡有關,而我國採取「經驗模式」則可能與華人社會強調「人」與重「實務」的文化脈絡有關。
  • Item
    美國教育學院歷史發展之探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8-01-??) 黃嘉莉
    隨著我國師資培育途徑多元後,其可能產生之問題值得注意。因此,本文即在探究美國教育學院的歷史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美國之師資培育工作在社會與學術的地位上不高;其次,眾人對教育學術的疑慮,以及師資培育課程安排之模式等,在在使美國教育學院的發展歷史,產生許多來自社會與學術的爭議。本文旨在藉由探究美國教育學院歷史發展中的問題,提供我國未來師資培育芳香之參考。
  • Item
    美國變通檢覈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8-07-??) 葉連祺
    近年來,變通檢覈(alternative certification)受到美國大多數州的重視,成為州檢覈(state certification)之外,另一條取得教師資格的途徑。本研究即以變通檢覈為主題,首先探討該制度的定義、類型、背景因素、基本假設和理念。接著,根據全國教育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Information)的資料,分析其實際的設立情形和制度內容,也和州檢覈進行比較分析,並加以評論該制度。最後,提出若干建議,供我國師資培育機構和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參考。
  • Item
    臺灣與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的會話輪替行為研究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2012-03-01) 陳姿蘭; 張鑑如; 陳欣希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與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在會話輪替過程中話輪類型、話輪分配分式、打斷與重疊的表現。幼兒平均年齡為四歲六個月,臺灣與美國幼兒各十位。研究者蒐集家庭用餐時的會話語料,並採用「兒童語料交換系統」進行轉譯、編碼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在話輪類型方面,臺灣與美國幼兒最常以單句話輪進行對話,但美國幼兒的複句話輪及句群話輪比例顯著高於臺灣幼兒。(2)在話輪分配方式方面,幼兒最常以「聽者自選為說話者」的方式進行輪替,而在「說者指定發言」的方式中,臺美家庭指定幼兒說話的機會高。(3)幼兒出現打斷與重疊的次數不高,但美國幼兒話輪被家人打斷的比例顯著高於臺灣幼兒。臺灣與美國幼兒在會話輪替過程中的話輪類型及打斷的表現有差異。本研究有助於瞭解臺灣與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的輪替行為,文末提出本研究之限制與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 Item
    國際與北美地區檔案描述標準發展現況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4-10-??) 薛理桂; Li-Kuei Hsueh
    檔案描述是檔案管理的核心工作,對於蒐集到館的檔案資料進行內容資訊的描述工作,其最終目的是促進檔案資訊能便於查檢與利用。本文主要目的即是針對檔案的智能描述工作的國際間的標準進行探討,涵蓋的範圍包括:國際檔案理事會(ICA)所制訂的檔案述規則,以及北美地區美國與加拿大兩個的檔案描述規則。針對上述國際與北美地區檔案的描述規範之內容進行探討與分析。
  • Item
    儲藏室和工作室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1986-04-??) 鄭肇陞譯; John Y. Cole 著
  • Item
    美國醫學圖書館合作網路之發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1991-10-??) 嚴倚帆; Yi-fan Yen
  • Item
    西洋圖書館史(Ch. 17,18)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1980-10-??) 尹定國譯; Elmer D. Johnson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