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教師工作壓力、恆毅力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2023) 曾浩怡; Tseng, Hao-Yi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國中教師工作壓力、恆毅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並驗證恆毅力在工作壓力及主觀幸福感之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研究以全臺灣的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合計310名,採用「國中小教師工作壓力量表」 、 「簡短版中文恆毅力量表(Grit-S)」及「簡式中小學中小教師主觀幸福感量表」為研究工具,透過網路問卷的方式進行施測,再依據所得資料以SPSS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處理與分析,並以四步驟法的中介檢驗恆毅力的中介效果。研究分析結果如下:1. 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為中間程度、恆毅力表現為中上程度、整體主觀幸福感為中上程度。 2. 不同性別、教學年資、任教領域及兼任職務的國中教師在工作壓力上具有顯著差異。 3. 不同兼任職務的國中教師於主觀幸福感具有顯著差異。 4. 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對於恆毅力及主觀幸福感具有顯著負向的預測力。 5. 國中教師的恆毅力對於主觀幸福感有顯著正向的預測力。 6. 恆毅力在國中教師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Item 國中專任輔導老師角色落差、工作壓力與輔導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北北基桃老師為例(2022) 林佑思; Lin, You-Sih本研究主要探討國中專任輔導老師的角色落差、工作壓力與輔導自我效能的相關情形,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下,角色落差、工作壓力與輔導自我效能的差異狀態,以及輔導自我效能於角色落差與工作壓力中的調節效果。研究過程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與桃園市四地區之公立國中專任輔導老師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含「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與實踐之研究調查問卷」、「國民中學專任輔導老師工作壓力量表」以及「輔導自我效能調查問卷」,最後獲得有效樣本共129份。研究者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首先,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角色落差程度最大為「研究進修」層面,落差程度最小為「諮詢服務」層面;其次,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具有中等偏低程度的工作壓力,其中工作壓力程度最大為「工作角色與規範限制」層面,工作壓力程度最小為「專業知能困境」層面;最後,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具有高程度的輔導自我效能,其中輔導自我效能程度最高為「輔導工作推展效能」層面,輔導自我效能程度最低為「危機事件處理效能」層面。而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在角色落差部分,不會因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在工作壓力部分,會因性別、工作年資與就職地區的不同呈現顯著差異;在輔導自我效能部分,則會因學校規模與就職地區的不同呈現顯著差異。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的角色落差與工作壓力間呈現顯著正相關;角色落差與輔導自我效能則無顯著相關;輔導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則呈現顯著負相關。最後,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整體輔導自我效能在角色落差和工作壓力間不具有調節效果。Item 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2021) 楊又珍; Yang, Yu-Chen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傾向之現況,並探討三者間之相關情形,以及分析個人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對憂鬱傾向之預測力。本研究母群體為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分散式資源班之特殊教育教師,採隨機抽樣法之叢集抽樣,並以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共發出285份問卷,回收277份問卷,有效問卷24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5.3%。經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主要結果發現:一、研究對象之工作壓力為中高程度,其中壓力較大之前兩項為「工作負荷」及「專業知能」。整體工作壓力、專業知能壓力與行政支持壓力會因「擔任職務」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顯示專任教師之整體工作壓力、專業知能與行政支持壓力會顯著高於教師兼行政教師。二、研究對象之社會支持為中高程度,其中以「評價性支持」最高,「訊息性支持」則為最低。其中情緒性支持會因「性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顯示女性資源班教師其情緒性支持感受顯著高於男性資源班教師。三、研究對象中約81.5%無憂鬱傾向,6.2%為輕度憂鬱傾向,5.3%為中度憂鬱傾向,7.0%為重度憂鬱傾向。其中憂鬱傾向會因「年齡」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顯示25-29歲之資源班教師其憂鬱傾向顯著高於50歲以上之資源班教師。四、研究對象之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呈顯著負相關,表示社會支持愈高時,其工作壓力感受程度愈低;研究對象之工作壓力與憂鬱傾向呈顯著正相關,表示工作壓力愈高時,其憂鬱傾向愈大;研究對象之社會支持與憂鬱傾向呈顯著負相關,表示社會支持愈高時,其憂鬱傾向愈小。五、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變項、整體工作壓力與整體社會支持可有效預測憂鬱傾向,並可解釋總變異量之35.9%。其中整體工作壓力、角色壓力、年齡、教育程度與資源班任教年資為預測憂鬱傾向之顯著變項。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機關、資源班教師以及未來研究參考。Item 教師思考風格傾向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工作壓力對幸福感之相關性研究:以特質活化理論為基礎(2021) 蘇霈; Su, Pei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在教師角色轉換及教育環境改變的情境之下,對於教學的設計必須更具有創意,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成效。然而,教育改革勢必對教師帶來影響。因此,本研究以特質活化理論 (trait activation theory, TAT) 為研究理論依據,探討在十二年國教提倡創意教學的高工作壓力情境之下,教師思考風格傾向的特質是否能夠與情境連結並被活化,再搭配不同思考風格傾向正向激發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或是負向抑制工作壓力來增進幸福感。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透過便利取樣,以539位高級中等學校以下(含)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主要透過學者所編製量表進行修編及探索性因素分析,並以李克特氏五點量表呈現。本研究之回收問卷,透過SPSS 23.0進行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MANOVA)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way ANOVA) 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進行信度檢驗及差異性分析,也運用AMOS 20.0進行效度檢驗、整體適配度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研究結果顯示:A.相關性研究 一、立法思考風格傾向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呈現顯著正相關。 二、立法思考風格傾向與工作壓力呈現顯著負相關。 三、行政思考風格傾向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工作壓力呈現無顯著相關。 四、司法思考風格傾向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工作壓力呈現無顯著相關。 五、工作壓力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呈現顯著負相關。 六、創意教學自我效能與幸福感呈現顯著正相關。 七、工作壓力與幸福感呈現顯著負相關。 八、工作壓力在立法思考風格傾向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之間呈現中介效果。 九、創意教學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在立法思考風格傾向和幸福感間呈現中介效果。 十、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在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間呈現中介效果。 B.差異性研究 一、不同性別對思考風格傾向呈現顯著差異,其中偏向行政思考風格傾向的女性教師程度高於男性教師,偏向立法與司法思考風格傾向中皆是男性教師程度高於女性教師。 二、不同年齡及教學年資對工作壓力均呈現顯著差異,其中年齡25歲以下教師的工作壓力大於46歲以上的教師,26-30歲教師的工作壓力大於46歲以上的教師;而年資10年以下的教師工作壓力大於10年以上之教師。 三、不同教學年資及任教縣市對幸福感呈現顯著差異,其中年資10年以下的教師幸福感大於10年以上之教師;而任教於北部區域的教師幸福感大於非北部區域的教師。最後,本研究針對統計分析結果與研究結論提供師資培育機構、學校行政單位與實際教學之教師實務上和研究上之建議。Item 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承辦人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2016) 賴怡伶; Lai, Yi-Ling本研究旨在探究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承辦人員工作壓力及職業倦怠之現況,瞭解不同背景之鑑輔會承辦人員知覺的工作壓力及其對職業倦怠的感受程度差異情形,並探討兩者之間之相關性,以及分析工作壓力對職業倦怠之預測力,最後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期提升鑑輔會工作之績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鑑輔會承辦人員工作壓力及職業倦怠調查問卷」,以鑑輔會承辦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全國性的普查,共發22個縣市,共計13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11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5.3%。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並獲得以下結論: 一、鑑輔會目前所執行之業務現況,以鑑定業務最多。 二、鑑輔會承辦人員整體工作壓力感受程度為中等程度;工作壓力大多傾向「工作負荷」及「角色壓力」。 三、鑑輔會承辦人員職業倦怠感受為中等程度;其中以「情緒耗竭」感受 程度較高。 四、30歲(含)以下、未婚、無子女數、擔任鑑輔會承辦人員年資在1年(含) 以下、東部及離島地區之鑑輔會承辦人員知覺工作壓力程度較高。 五、30歲(含)以下、未婚、無子女之鑑輔會承辦人員職業倦怠感受程度 較高。六、鑑輔會承辦人員知覺工作壓力愈大,其職業倦怠感受愈高。 七、鑑輔會承辦人員工作壓力對職業倦怠具預測力;其中以「工作負荷」 最能有效預測其職業倦怠感受程度。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單位、鑑輔會承辦人員及未來研究參考。Item 諮商心理師工作壓力、接受諮商經驗與諮商自我效能之調查研究(2015) 洪芙瑋; Fu-wei Hung本研究旨在探討諮商心理師工作壓力、接受諮商經驗與諮商自我效能的現況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並探究不同性別、年齡、諮商工作年資、受雇型態和理論取向之諮商心理師在工作壓力、接受諮商經驗的差異情形,且更進一步探討工作壓力和接受諮商經驗對諮商自我效能的預測情形。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研究對象為至2014年底取得諮商心理師證書,並且實際從事諮商工作之諮商心理師。本研究獲得297位有效樣本,並分別以描述統計、t檢定、F檢定、共變數分析、曼–惠特尼U考驗、克-瓦單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逐步迴歸分析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年齡、諮商工作年資、受雇型態之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壓力有所差異;不同性別、年齡、諮商工作年資、受雇型態和理論取向在接受諮商歷程數、接受諮商總時數和整體諮商滿意度沒有顯著的差異;不同性別、年齡、諮商工作年資、受雇型態之諮商心理師在諮商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但不同理論取向之諮商心理師在諮商自我效能上沒有差異。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壓力與諮商自我效呈現負相關,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壓力、接受諮商經驗對整體諮商自我效聯合預測力達34%。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說明研究限制並提出建議予諮商心理師、工作機構和培訓單位與後續研究做為參考。Item 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自我效能、工作壓力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2013) 邱思穎; CHIU SZU YING本研究目的在瞭解不同背景的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自我效能、工作壓力與工作投入的差異情形,其次分析三個變項之間的關係,進而預測教師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投入情形。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共抽取台北市、新北市共42所學校有輔導中輟生經驗的教師,有效樣本共326人。研究工具包括「自我效能量表」、「工作壓力量表」及「工作投入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發現如下: 一、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傾向同意自己是有輔導效能的,且投入於 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略感到工作壓力。 二、不同年齡、擔任教師年資、學校規模之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 自我效能、工作壓力、工作投入均沒有差異。 三、不同性別之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自我效能沒有差異;在工作 壓力、工作投入有差異。 四、擔任不同職務之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自我效能、工作壓力、 工作投入有差異。 五、不同輔導中輟生經驗、不同畢業科系之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 自我效能、工作投入有差異;工作壓力沒有差異。 六、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自我效能、工作壓力與工作投入三者之間 彼此有顯著相關存在。 七、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個人背景、自我效能、工作壓力預測其 工作投入的重要變項,其中「自我效能」、「是否擔任導師」、「挫折感」 可以有效預測並解釋國中教師在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投入」總變異量的 78.4%。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2012) 曾怡萍; Yi-ping Tseng本研究旨在研究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的現況,並且比較不同背景的兼任行政職教師在工作壓力知覺上以及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差異情形,以及了解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之相關性。本研究以99學年度服務於新北市立國民中學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問卷資料採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與調查研究之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的工作壓力程度為普通,以「工作負荷」層面所感受到的壓力相對最高,在「學生表現」層面上感受到的工作壓力相較之下較低 二、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在考量續任行政工作時,以「認同性」的影響程度相對最深 三、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感受到愈大的工作壓力,則續任意願愈低 四、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其中資深的教師所感受到的工作壓力較低於資淺的教師;而在續任意願考量上,資深教師多以「認同性」、「投入性」、「期望性」等來自教師內在動力的影響因素為主 五、新北市立國民中學99學年度兼任行政職教師約有五成五願意續任行政工作 根據本研究之文獻探討以及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減少公文與報表數量,減輕行政工作負荷 (二)辦理相關研習進修活動,提升行政專業知能 二、對學校單位的建議 (一)鼓勵正式教師勇於嘗試行政工作 (二)教育實習過程落實學校行政實務層面,以提前培育人才 三、對兼任行政職教師的建議 (一)體認行政工作價值,期許在兼任行政職的道路上能帶來自我成長,同時 也為學校帶來貢獻 (二)主動充實專業知能以提高自我辦理行政事務之能力,提升工作成果進而 增加工作成就感,同時提高續任之意願 (三)行政工作經驗傳承與延續 四、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一)研究方法方面,輔以質性研究 (二)研究對象方面,擴大研究範圍 (三)研究主題方面,增加不同變項以及深入研究不同處室之差異Item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研究~以台北市某特教學校為例(2009) 陳智華本論文採問卷調查,探討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關係,以台北市某特教學校教師為對象,有效樣本為100人,回收率95%。應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1. 教師的整體工作壓力為中等程度以上,以社會支持與工作負荷的壓力較大。 2. 教師在面對壓力時,主要因應方式為解決問題,其次依序為屈服問題及休閒活動、,最少使用的是情緒調適或逃避問題。 3. 教師的整體工作倦怠感中等程度以下,依序為低個人成就、情緒耗竭及無人性化。 4. 教師背景因素中,女性教師在社會支持的壓力大於男性;年齡上以40歲以上者的工作壓力較小;教育程度上,碩士者的壓力大於學士者;任教年資以16年以上者的壓力較小;特教年資以11年以上者的壓力較小;教師兼導師在工負荷上的壓力感大於教師兼行政及巡迴教師;任教階段別中,以國中部教師的工作壓力較大;任教理由為所學相符者的壓力大於興趣理想者;0個子女數的教師在學生問題的壓力大於2個子女數以上的教師。 5. 專業知能、學生問題、工作負荷、社會支持及整體工作壓力與屈服問題呈現正相關;整體工作壓力與逃避問題呈現正相關。 6. 屈服問題與情緒耗竭、無人性化、低個人成就、整體工作倦怠呈現正相關。 7. 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整體間呈現正相關。 8. 工作壓力與屈服問題對工作倦怠有預測力。Item 國中教師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持、工作壓力與幸福感相關因素之研究(2014) 劉惠嬋; Liu Hui-chan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某國中教師,其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持及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現況,並探討教師背景變項、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持及工作壓力與幸福感的相關情形,以及背景變項、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持及工作壓力對幸福感的預測力。 以新北市某國中教師為研究母群體,採橫斷式調查法,以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共發出145份問卷,回收145份問卷,有效問卷136份,有效回收率為93.8%。以統計套裝軟體SPSS for Windows 19.0 中文版來完成資料的統計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信念傾向趨向內控。 二、 研究對象的社會支持屬於中高程度。社會支持的四個分量表中,以「評價性支持」得分最高,其餘依序為「情緒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及「訊息性支持」。 三、 研究對象的工作壓力接近中等程度。工作壓力的四個分量表中,以「變革適應」得分最高,其餘依序為「學生行為」、「工作負荷」及「人際關係」。 四、 研究對象的幸福感屬於中高程度。幸福感的四個分量表中,以「生活滿意」與「正向情緒」得分最高,其餘依序為「工作成就」與「身心健康」。 五、 背景變項中,會因有無宗教信仰而在幸福感的「生活滿意」、「正向情緒」、「工作成就」等層面上有所差異,有宗教信仰比無宗教信仰者感到幸福,而休閒活動滿意度也會影響幸福感,對休閒活動感到「非常滿意」、「滿意」與「普通」者都比「不滿意」者感到幸福。 六、 研究對象內外控信念與社會支持對工作壓力都是顯著負相關。 七、 研究對象內外控信念與社會支持對幸福感都是顯著正相關,而工作壓力對幸福感卻是顯著負相關。 八、 經複迴歸分析發現「性別」、「婚姻」、「任教年資」、「兼任職務」、「主要任教領域」、「休閒活動滿意度」、「宗教信仰」、「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持」、「工作壓力」等十個預測變項,可以解釋「幸福感」總變異量的59.2%。「休閒活動滿意度」與「社會支持」在整體幸福感層面上為主要預測變項,兩者皆是正向的影響,且「休閒活動滿意度」中的「非常滿意」與「滿意」是最強的預測因子,次之者為「社會支持」。 根據上述所得之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師、學校單位、教育行政機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