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中小學學生正向心理健康指標與評量題目建構之研究
    (2023) 簡于心; Chien, Yu-Xin
    本研究旨在建構中小學學生正向心理健康之指標與操作型定義,並發展評量題目。透過文獻探討中小學學生正向心理健康概念,並發展指標、操作型定義以及評量題項,以「德菲法(Delphi Method)」邀請11名專家填寫兩回合問卷,完成指標與評量題項之專家效度內容檢驗。接著選取461名國小、國中與高中學生填寫評量題項,並進行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評量題項之信度與效度。研究結果如下:一、中小學學生正向心理健康之指標包括正向心理健康情形、正向心理健康效能、正向心理健康行為因子三部分。二、正向心理健康情形與效能皆包含正向情緒、正向參與、正向關係、正向意義、正向成就等五個構面。正向心理健康行為因子包含規律運動(樂動)、休閒活動(樂活)、均衡飲食(樂食)、優質睡眠(樂眠)等構面。三、正向心理健康效能五個構面分別包含4個子構面。(1)正向情緒包含自我覺察、情緒調適、欣賞自己、感恩態度;(2)正向參與包含自我管理、目標設定、快樂學習、勇於挑戰;(3)正向關係包含尊重同理、關懷互助、溝通協商、經營關係; (4)正向意義包含熱心服務、生命意義、價值判斷、行善助人;(5)正向成就包含發揮所長、問題解決、成就自己、回饋社會。四、中小學學生正向心理健康評量題項經統計分析皆獲得良好適配度、收斂效度、區別效度,及內部一致性,計有正向心理健康情形13題、正向心理健康效能46題,及正向心理健康行為因子10題,共69題。本研究建議可將中小學學生正向心理健康之指標與評量題項作為中小學校推動心理健康促進學生需求評估與計畫成效評價之工具。
  • Item
    數位遊戲式學習對中小學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
    (2013) 王思涵
    本研究透過「後設分析法」探討數位遊戲式學習對於中小學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篩選出符合本研究需求的論文共計75篇,並依照不同的學習成效面向將分析側重於學業成就(51個比較數)、學習態度(29個比較數)及高層次思考能力(21個比較數)三個面向,調節變項的分析則採用固定效果模式(fixed-effects model)。 各個學習成效的效果量及其調節變項之分析結果如下: 一、 學業成就的整體效果量為 0.3980,有七個調節變項影響學業成就, 其一是教學者,控制組無教師的成效顯著優於相同教學者再優於不同教學者、未說明教學者之研究;控制組無教師的成效顯著優於遊戲為教師之研究。 其二是研究設計形式,單組前後測研究的成效顯著優於不等組前後測的研究設計形式;其三是控制組教學處理,無控制組形式的數位遊戲式學習影響效果最佳;其四是網路使用,用網路教學的成效顯著優於未使用網路。其五是增強機制,設計含增強機制的數位遊戲式學習顯著優於未含增強機制。其六為同步與非同步學習遊戲類型,非同步遊戲顯著優於同步遊戲。最後為影音式及動畫式學習遊戲類型,影音式設計的成效顯著優於動畫式。 二、學習態度的整體效果量為0.3830,有2個調節變項影響學習態度,其一是學校位置,北區的學校成效顯著優於南區學校;其二是單人或多人學習遊戲類型,單人式的遊戲顯著優於多人式。 三、高層次思考能力學習成效的整體效果量為0.6065,整體學習成效為正向, 且介於中度至高度效果之間。
  • Item
    Vocational Interest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Related to Intelligence and Sex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81-06-??) 吳武典; 洪若烈; WU-TIEN WU; JO -LIEH 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