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政策可行性分析之研究
    (2021) 盧柏安; Lu, Po-An
    為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行政院於107年12月核定《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以「厚植國人英語力」與「提升國家競爭力」為兩大政策目標;教育部依據《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訂定推動雙語國家計畫,以「培養臺灣走向世界的雙語人才、全面啟動教育體系的雙語活化」為目標,強化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及未來的職場競爭力;由此可見,提升國民的「英語力」及「國際競爭力」是政府推動雙語教育政策的重點目標。新北市97年建置英速魔法學院,提供偏遠地區學生浸潤式英語學習環境,102年擇5所國小試辦雙語實驗課程,105年以「學科領域與語言學習整合教學法(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簡稱CLIL)」試辦雙語實驗課程計畫,於107學年度正式推動;國中亦於109學年度推動CLIL雙語課程;因此,本研究關注於新北市採CLIL推動雙語實驗課程,以了解學校能否順利執行及其困難與挑戰,從法令、行政、技術、經濟及政治五個面向探討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政策的可行性。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設計,藉由蒐集目前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政策相關計畫,針對參與新北市國中及國小雙語實驗課程之校長、行政人員及教師進行訪談,透過立意與滾雪球取樣的方式,本研究共計訪談31位學校人員,包括國中12位、國小19位,皆為曾經參與雙語教育計畫的執行人員。本研究結果發現:(一)新北市雙語教育政策的推動已具備法令基礎,惟相關法令配套研擬不易;(二)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政策能否順利被執行仰賴學校團隊的共識及溝通協調能力,尤其凝聚英語教師、領域教師及外籍教師之間的共識是計畫執行的先決條件;(三)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政策在技術面向須面對課程規劃、協同教學、評量設計及師資準備等挑戰;(四)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政策雖逐年增加人力及預算,惟欠缺計畫效益的檢核機制;(五)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政策仍存在價值衝突與矛盾,並影響領域教師的課程主導權。依據本研究之研究成果針對促進雙語教育政策的可行性、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及學校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國中家政雙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2021) 蔡佩臻; Tsai, Pei-Chen
    研究者發現雙語教學在臺灣目前多以國小端為主,國中端雖陸續有科目嘗試進行此教學模式,但因科目間差異性大,難一體適用,以「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簡稱CLIL模式)進行之國中家政科亦尚無相關研究。本研究旨在透過紀錄研究者如何以共備、資料收集等方式累積素材,將英語融入學科進行課程設計的歷程,研究在發展國中家政科的雙語課程的過程中,是否有教學設計通則,適用於英語融入的課程轉化。本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七年級一個班的學生為發展課程的實施對象,並採用行動研究方式,研究者即教學者,透過教師觀察、課堂錄影及學生回饋、訪談等資料,進行分析與反思。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結論發現,藉由以下8點設計原則,將有助初嘗試家政課程轉化為雙語教學之教師有較具體可遵行的課程設計調整方向:(1)考量課程內容,須做適切分組;(2)活動的呈現方式,須考量教學效能;(3)與英文教師共備討論更聚焦,須備好確切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架構;(4)要讓學生勇於嘗試說英語,須營造正向學習氛圍;(5)搭建教學鷹架,須注意課程前後之關聯和呼應;(6)擬定課程知識延伸,須進行英文難度之取捨;(7)文化知識的延伸補充,須進行個人/各國比較;(8)善用4F提問法,可檢視學生所學成效。 本次研究帶給研究者在專業發展上深刻的啟示,除了更加認同「夥伴教師就是最好的教學資源」外,也藉由研究實施的過程再次檢核自己課程設計的核心理念,同時增加課程多元視角的廣度。透過累積實施課程的班級數量及雙語教學資歷,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次課程的設計和教學反思,並不斷進行滾動式調整,有助教師提升雙語教學流暢性和教學成效。 最後提出兩點建議,給欲以CLIL模式進行雙語課程教學的教師參考:(1)落實與專家教師的共備、議課(2)設計英文融入活動時,需反向思考其與課程內涵的連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