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情緒勒索與親子關係品質的相關研究:同理心與感恩心的影響(2022) 黃子格; Huang, Zi-Ge情緒勒索是指關係中的勒索者,透過情緒操弄,威脅或給予被勒索者壓力,要求被勒索者完成勒索者提出的要求。被勒索者雖然不情願,但為了不破壞雙方的良好關係,委屈且反覆的遵從勒索者的要求,形成一個無限地的惡性循環。過去研究發現情緒勒索會對親密、人際、職場等關係品質產生負面影響。親子關係乃是人際關係中相當重要的一種類別,因此本研究旨在延伸過去研究的發現,釐清情緒勒索對親子關係品質的影響。本研究目的有三:一、了解由主要照顧者而來的情緒勒索的現況;二、情緒勒索和親子關係品質之間的關聯性;三、同理與感恩對此二者關係的影響。本研究共回收318份有效問卷。主要發現在情緒勒索的現況上知覺到來自主要照顧者的情緒勒索平均值顯著低於中間值,其中以恐懼感最高。而進一步的分析發現知覺到親子關係中的情緒勒索沒有性別差異,目前同住與否在親子關係中的情緒勒索間亦沒有顯著差異。而情緒勒索與親子關係品質間有顯著的負相關,知覺到情緒勒索越多,會減損親子關係品質。此外,本研究進一步發現情緒勒索與親子關係品質間受到感恩心的中介,低情緒勒索會提升感恩心,進而增進親子關係品質。Item 應用自動化反應技術評量同理心(2020) 楊梵妤; Yang, Fan-Yu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發展更適合、有效的同理心 (本研究是指同理關懷) 測量方法。研究者以兩種自動化反應測量進行設計:點偵測與AMP。一共進行了兩個研究以檢驗其信效度。在研究一中,先招募 54 名大學生參與預備性研究,選出作為正式研究中使用的實驗促發圖片。於正式研究中,再招募 50 名心理相關科系的大學生,參與者必須完成兩種同理心自動化測量實驗、人際反應量表(包含EC與 PT 分量表)、新式成人利社會行為量表 (NSAP) 、與三種利社會行為測量 (捐款次數、捐款金額、抄寫次數)。結果發現兩種自動化測量有聚斂效度,並與自陳測量間有區辨效度,但只有同理心 AMP 可以預測抄寫次數。研究二中,一共招募了 135名大學與研究生參與預備性研究,以選出做為正式研究中的文字與圖片材料。正式研究參與者共 47 人,大部分為心理相關科系的大學生。研究二將同理心點偵測將材料換成詞語,而同理心 AMP 則增加了不符合同理的霸凌圖片,參與者須完成自動化測量、自陳測量、與行為測量。結果發現不同類型的測量間有區辨效度,但仍然只有同理心 AMP 能預測抄寫次數。總結兩個研究的結果如下:(一) 同理心點偵測具有信度但不具效度,且無法預測利社會行為。(二) 同理心AMP 有良好的信度,且在典型的利社會行為 (抄寫次數) 上,具有同時效度與預測效度。(三) 同理心 AMP 具有聚斂效度與區辨效度。(四) 同理心 AMP 與EC 沒有相關,可能是因為測驗結構的差異,一種是自動化反應測量,另一種是外顯自陳五點量表,兩者結構完全不相同。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同理心層次的不同。 EC 量表所測得的,是外顯的、由個人意向控制的同理關懷;而同理心 AMP 所測得的,是自動化引發的、無法由意向控制的同理關懷。最後,本研究提出了同理關懷的自動化特性,在未來研究的建議上,參與者的組成背景對本研究結果可能造成影響,後續研究可招募更多元的參與者以進行探究。Item 自閉症幼兒共同注意力、依附關係與其同理心之相關研究(2018) 曹追陽; Cao, Zhui-Yang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閉症幼兒與一般幼兒的共同注意力、依附關係及同理心,並探討二組幼兒的這些能力是否也具相關性。研究參與者為大台北地區之四到六歲幼兒,其中自閉症幼兒32名,一般幼兒35名。本研究所採用工具為三份問卷,由家長填寫:「自編共同注意力問卷」、「幼兒依附關係量表」、「兒童同理心量表中文版」,將問卷所得數據用描述統計、典型相關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式進行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自編共同注意力問卷」具備可接受的信效度。 2.自閉症幼兒在共同注意力、同理心方面發展低於一般幼兒。自閉症幼兒的依附關係與一般幼兒無顯著差異。 3.自閉症幼兒的共同注意力、依附關係、同理心兩兩之間都存在正相關。 4.一般幼兒的共同注意力、依附關係、同理心兩兩之間未發現相關性。 最後,根據上述結果進行討論,對特殊幼兒發展心理學研究、家長育兒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議,以供後續特殊幼兒研究及療育作參考。 關鍵字:自閉症、共同注意力、依附關係、同理心Item 兒童正念團體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在注意力、同理心及正念的效果(2018) 李菀芸; Li, Wan-Yun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兒童正念團體」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在注意力、同理心及正念的效果,以16名國小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採等組實驗設計,實驗組有8名學童,接受為期八週,每週2次,每次35分鐘,共16次的兒童正念團體,對照組有8名學童,在同一時間進行午休。資料分析包括量化和質性資料,在量化資料方面以「多向度注意力測驗」、「兒童同理心量表」和「華人兒童正念量表」為測量工具,收集前測、後測和追蹤測分數進行分析。質性資料係收集期中和期末團體回饋單、學童訪談和導師訪談內容等進行內容分析,用以輔助評估團體效果。研究結果:1.在注意力方面:「多向度注意力測驗」之「持續性注意力」分測驗前後測差異與前測和追蹤測差異皆達顯著,具有短期效果及一個月的持續效果,而在「選擇性注意力」和「分離性注意力」分測驗則皆無顯著差異,未具有短期效果及一個月的持續效果。2.在同理心方面:「兒童同理心量表」前後測差異達顯著,具有短期效果,但無一個月的持續效果。3.在正念方面:「華人兒童正念量表」之總分量表和「不評價」分量表之前後測差異達顯著,具有短期效果,但無一個月的持續效果,而在「專注覺察」、「接納」和「不纏繞」分量表則皆無顯著差異,未具有短期效果及一個月的持續效果。4.在質性資料方面,實驗組學童和導師都認同在學童參加完團體後,在不同情境的注意力有所提升,能展現情感性的同理心、認知性的同理心和行為性的同理心。實驗組學童也較能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和人際關係,進而運用正念態度或技巧去調節情緒和人際因應。最後,提出研究相關討論與建議。Item 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台北縣一所國小為例(2009) 朱麗葉; Chu Li Yeh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之影響,於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實施,以作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發展、輔導學生同理心發展及在學校推動探索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樣本,為台北縣立某國小九十七學年度五年級學生32位,採準實驗研究設計,以量表施測之統計分析為主要研究結果,並且輔以學習單、觀察、訪談等質性資料作為參考。 在量化分析部分,使用「兒童同理心量表」,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在質性研究部分,研究工具包括「活動學習單」、「觀察員紀錄表」、「訪談記錄」等所得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 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 一、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的發展具成效 (一) 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可提昇國小學童同理心 (二) 國小學童同理心的發展不因性別有異 (三) 國小學童同理心的發展不因社經背景不同有異 二、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實施過程,國小學童同理心的發展歷程從體驗階段到感 動階段到行動階段最後化為價值觀 關鍵字:探索教育活動、同理心。Item 國中生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之規範信念、同理心與因應策略(國立臺東大學, 2010-12-01) 林苡彤; 程景琳Item 同儕對高中生之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檢視同理心與友誼特性之調節角色(國立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2012-06-01) 簡嘉盈; 程景琳Item Empathy, Assertiveness and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in Library Educatio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1997-10-??) John Agada; Kenneth WeaverThis article reports a longitudinal study which contrasted the impact of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in library and counselor education on their respective students. The empathy and assertiveness of library students in one Mid-western university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ir peers in counseling, first in 1992 at the commencement of their programs; then in 1994 on graduation. In 1992, beginning library students were differentiated from their counseling peers on one dimension of the empathy sub-scale. By 1994, the cohorts were undifferentiated both in their empathy and assertivene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library education are discussed.Item 後形式思考與人際關係之容忍性、同理心、自我揭露、自主性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0-08-??) 邱文彬; 林美珍; Wen-Bin Chiou and Mei-Jen LinItem 「同理反應情境式量表」之編製與信放度檢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3-12-??) 程景琳 廖小雯; Ching-Ling Cheng Hsiao-Wen Liao同理心是指個體對於他人的不幸,在設想、對方遭遇後,對其產生同理相關之情感及行為的反應歷程。本研究之目的在發展以人際脈絡為判斷依據之同理心量表,籍以測量青少年在互動情境中,反映於情感與行為反應陶度的同理傾肉。本研究先以155位國中生進行預試量表的施測,根據項目分析的結果,界定出包含兩個故事情境、共24題的正式量表內容。再以三組國中生樣本,進行「同理反應情境式量表」之信度與效度檢驗。其中,信度分析結果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致性及再測信度;由因素分析結果可知,「情感反應」向度符合兩預期因素同情感受與個人憂惱,行為反應」向度亦符合兩預期因素幫助受害者反應與攻擊加害者反應,分析結果也顯示,同理反應情境式量表」具有區辨效度與效標關聯效度。另外,本研究初步發現,同理心可視為由同理情感反應而致同理行為反應之過程;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個人憂惱可能藉由同情感受而影響幫助反應,而個人憂惱與同情感受之交互作用,對於攻擊加害者反應有正向預測力。最後,並提供未來研究及量表應用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