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正體中文版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量表之發展與信、效度研究(2024) 江珮榆; Chiang, Pei-Yu本研究旨在發展及探討中文版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量表之信、效度,並進一步分析年齡、性別及幽默從業經驗對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之影響。本研究翻譯Silvia等人(2021)編製的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量表短版(Humor Efficacy and Identity Short Scales, HEISS)8題及原始量表其餘的16題,共計24題。以臺灣地區197名大學及研究學生為預試樣本,透過項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進行刪題及確認正式量表題目,形成24題的正體中文版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量表(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Humor Efficacy and IdentityScales, HEIS-TC)長版,以及8題的HEISS-TC短版。接著以706名各領域在職成人、237名大學生以及42名幽默從業人員為正式樣本進行施測,並且同步施測多向度幽默感、搞笑風格、幽默風格、嘲笑風格、創意自我效能、大五人格暗黑四特質以及玩興等效標測量。據以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效標關連分析,並比較不同性別、年齡及幽默從業經驗群體之差異。研究結果如下:一、 中文版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量表長版總量表Cronbach's α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962,各向度的Cronbach's α數值介於.920到 .967;短版總量表Cronbach's α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900,各向度的Cronbach's α數值介於.837到 .894。重測信度長版總量表相關為 .974,總量表與各分量表間的相關係數介於.553到 .905,短版量表重測信度相關係數總量表間相關為 .918,各構面與總量表間的相關係數介於 .682到 .824之間,皆為高度正相關,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以及重測信度。 二、 本研究分別以驗證性因素分析瞭解中文版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量表長版及短版之建構效度:模式適配度除χ2外,其他適配性指標均達到標準,每個因素的負荷量均顯著(p < .001),具有良好的結構有效性。而短版量表在建構效度、適配度方面皆優於長版量表,因此本研究採用8題之短版量表作為後續研究量表。 三、 效標關聯效度方面,分為三個效標分類:幽默相關測量的多向度幽默感、搞笑風格、幽默風格與嘲笑風格;「自我效能」相關測量的創意自我效能;幽默特質相關測量的大五人格、暗黑四特質及玩興。整體而言中文版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與多向度幽默感、搞笑風格、創意自我效能及玩興有高度正相關;與幽默風格中的親和型幽默、自我提升型幽默有高度正相關,和自我貶抑型幽默有中低度正相關;與嘲笑風格中的喜被笑有中低度正相關;與暗黑四特質中的自戀有高正相關;與大五人格中的開放性人格、外向性人格有高度的正相關。表示本量表的信度與效度良好。四、 在幽默從業經驗、性別與年齡對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的影響方面,具幽默從業經驗的喜劇工作者不論在幽默自我效能、幽默自我認同皆顯著高於大學生及成人,而一般成人與大學生無顯著差異;性別方面不論是幽默自我效能或是幽默自我認同,男性平均分皆高於女性,並有顯著差異。但年齡與幽默自我效能與認同無顯著相關。研究者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作為參考。Item 實作評量在國中學術性向優異班招生鑑定之效度研究~以臺灣北區為例(2005) 曲慧娟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術性向優異班招生鑑定之效度。研究對象為臺灣北區設置資優班之四所國中,含國文資優班一所、英文資優班一所、數理資優班二所。學生為四所學校裡,入學於九十學年度,畢業於九十三學年度的錄取及未錄取學生,共計176人。本研究亦以訪談及座談會方式調查教師和學生對於實作評量效度的看法,取之與客觀化的數據資料做比較。訪談樣本選取參與實作評量的教師及學生共10人,座談會人數46人。 量化資料處理取學生參加資賦優異招生鑑定時的成績,與其入學後三年學業成就表現、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專長科目加以分析,質化資料首先對實作評量的題本進行內容分析,再將訪談和座談會紀錄以QSR文字分析軟體編碼後進行分析討論,研究結果如下: 一、實作評量題本內容和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之指標相符,學習階段含括的範圍從國小4、5、6年級到國中7、8、9年級。 二、各組實作評量與入學後學業成就表現的相關情形差異頗大,但國文組和英文組的相關較高,數理組的相關偏低。 三、錄取組和未錄取學生在入學後成就表現的差異分析顯示:英文組達顯著水準 (t=6.159,p<.05),數理組未達顯著水準。 四、實作評量和其它鑑定工具之相關: 1、國文組實作評量和團體智力測驗相關為.393 (p<.05),和國語文性向測驗之相關為.561(p<.05),均達顯著水準。 2、英文組實作評量和國語文性向測驗、團體智力語文分測驗之相關都未達顯著水準。 3、數理組實作評量和其它鑑定工具之相關: (1)臺北縣丙國中:和數學性向測驗相關為.419 (p<.01),和自然性向測驗相關為.258(p<.05)達顯著水準,但和國語文性向測驗、數學及自然科自編成就測驗相關未達顯著水準。 (2)新竹市丁國中:和數學性向測驗相關為-.109,和自然性向相關為.274,未達顯著水準。 五、實作評量錄取學生在入學後之特殊表現的訪談結果發現,各組學生在發表能力、競賽檢定、檔案成果上的參與興趣濃厚,也比較有所發揮。 六、受訪教師、學生及參加座談會的教師們,對實作評量的看法和意見主要有下列重點: 1.命題是最大的困難,各校命題均請專家學者指導,師生都反應覺得題目的品質不錯,題型也很有創意,和其它測驗不一樣。但自然科實驗器材的準備耗時費工是很大的負擔,因此很多學校選擇用資料分析的題目類型,避免實驗操作器材準備的困擾。 2.實施程序上,時間、說明、器材提供均適宜,但場地的考量較多,如實驗位置的區隔、語文施測時需安靜的場所等。監考過程也是爭議較多的,如:學生覺得監考老師應多幾位、老師的尺度不同等。 3.受訪學生指出,實作評量的應答方式和以往參加過的測驗有很大的不同,但都持肯定態度,同時覺得語文表達能力會影響到實作評量的成績。 4.各校評分都採集中閱卷的方式,評分標準、爭議性得分大都透過閱卷老師討論後,取得共識再給分。 5.目前各校在鑑定學生時決策的標準不一,因此反應意見差異頗大。但從訪談資料發現,受訪學生及教師都較支持運用初試、複試成績加權計算作為選擇學生的標準。 6.受訪教師表示,學生入學後的表現和以往相較起來,沒有明顯的差異,但在科展、競賽、檢定、發表上的熱誠度較高。 7.學生的訪談結果發現,大多數學生覺得實作評量可以測出他們在學術性向上的能力或天份。 8.實作評量的保密情形比其它測驗要好很多,但坊間仍有業者猜題、補習。受訪學生及老師也表示,有模擬實作或補習經驗者,對實作表現或多或少有影響。惟一沒有保密困擾的是國文組。Item 以ICF為架構編製之日常生活量表之信、效度研究(2010) 施書驊; Shu-Hua, Shih我國於民國96年「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時,採用了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ICF障礙分類系統之「八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取代原先由醫師診斷的方式做為身心障礙鑑定之依據。為了因應新法之施行,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台北醫學大學進行「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推動計畫」,以發展適合台灣本土的ICF編碼標準以及鑑定工具。其中自我照顧和居家生活部分之對應工具為「日常生活量表」。但由於該量表甫完成,尚未有信、效度之建立,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建立該量表之施測者間信度、再測信度以及效標關聯效度。 研究者實際施測中風個案,以檢定「日常生活量表」之施測者間信度以及再測信度,並以「巴氏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做為效標,考驗「日常生活量表」之效標關聯效度。 研究結果發現「日常生活量表」的施測者間一致性百分比均介於70%-100%之間(Kappa值介於0.449-1);再測信度之一致性百分比介於73.3%-100%之間(Kappa值介於0.571-1),顯示「日常生活量表」有不錯的施測者間信度及再測信度。效標關聯效度部分,「日常生活量表」的自我照護部分,與巴氏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均達顯著相關(Speearman相關係數達0.44-0.835)。但居家生活部分的效度表現則較不理想,未達顯著相關。 由以上研究結果得知,「日常生活量表」應用於中風個案之評估具有良好的信度,但居家生活領域部分的題目仍須進行修改。未來的研究建議將此量表應用於不同診斷及障礙類的個案別並建立其信、效度,以增進該量表未來的可用性。Item 鈣質與鐵質攝取之飲食頻率問卷發展-青少年信度與效度研究(2007) 朱禹禎; Chu,Yu-Chen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國人之飲食習慣為考量,擬發展出一份適合評估國人鈣質和鐵質攝取情況之飲食頻率問卷,並先就青少年族群進行信度與效度檢測。研究對象為台灣公立高中和國中學生,有效樣本共計193名,分別有96位高中生與97位國中生,其中男女學生人數各71名及122名。飲食頻率問卷之食物項目共八大類34項,其中用以評估鈣質攝取量之食物項目為28項,評估鐵質攝取量則有23項;使用份量參考圖片作為輔助工具。評估飲食頻率問卷之效度是以兩次三日飲食記錄做為效標;信度研究則比較二次間隔一個月之飲食頻率問卷。研究結果以t test、one way ANOVA、Pearson correlation、交叉分類及Kappa一致性等統計方法分析問卷之信度與效度。在信度研究方面,兩次飲食頻率問卷所測得之鈣質與鐵質攝取量的相關性分別達0.45和0.49,交叉分類結果顯示鈣質及鐵質攝取量分別有41%及39%以上受試者被歸在相同等分位,再以Kappa一致性係數來看,鈣質與鐵質攝取量分別呈現普通(0.22)和稍微(0.20)一致性;綜合研究結果,本研究之鈣質與鐵質飲食頻率問卷信度結果尚可接受。效度分析方面,經去除每日飲食變異性調整後,第二次鈣質飲食頻率問卷與兩次飲食記錄間相關性為0.48與0.51 (p< .01 );而第二次鐵質飲食頻率問卷與兩次飲食記錄校正後相關性為0.33與0.32 (p< .01 )。為平衡飲食記錄資料收集順序所造成之測量誤差,將兩次飲食記錄結果平均,檢驗平均攝取量與第二次飲食頻率問卷之相關性,結果發現鈣質與鐵質之pearson相關性分別為0.50與0.33,皆達顯著相關(p< .01)。再將飲食記錄與飲食頻率問卷所測得之鈣質與鐵質攝取量,分別由高而低分為四等分位進行交叉分類比較,3成左右受試者其鈣質與鐵質攝取量在兩種評估方法比較後能正確分類至相同等分位。整體而言,鈣質飲食頻率問卷效度表現尚可,而鐵質飲食頻率問卷之效度較不理想,但仍屬可接受之範圍。Item 以24小時飲食回憶驗證懷孕婦女飲食頻率問卷之效度(2015) 陳彥妤; Chen, Yan-Yu本研究於台灣北中南三區特定醫院婦產科門診收案,採用樣本為245人。於懷孕期間以面談、電訪和郵寄等方式收集問卷,使用孕期所收集之5份24小時飲食回憶(24-hour dietary recalls, 24HDR)作為基準,檢測常用食譜為選項的餐次飲食頻率問卷(meal-based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在孕期婦女營養攝取之效度(validity),並探討此FFQ在國內孕期婦女營養評估之可行性。師大食品營養素資料庫第二版(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Food and Nutrition Management System 2,NUFOOD.2)進行運算,再用SPSS 19.0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除了油鹽糖醬類無法比較外,兩方法的主要熱量食物分類一致,依序為:全榖根莖類、豆魚肉蛋類、湯飲奶類、水果類、蔬菜類、零食點心類。FFQ相對效度檢測,熱量及營養素除了維生素A和維生素B12外,FFQ攝取量皆高於24HDR。皮爾森相關係數從膽固醇0.13到鈣0.22,營養密度從飽和脂肪酸0.13到膳食纖維0.23,24HDR熱量校正FFQ後從飽和脂肪酸0.13到蛋白質0.73,大多呈顯著正相關。合併為3個餐次後,24HDR和FFQ的餐次熱量分布為:早餐23%和20%,午餐38%和40%,晚餐39%和40%;醣類分布最為一致,早餐21%、午餐40%、晚餐39%。餐次分布皮爾森相關係數從晚餐熱量0.13到早餐脂肪0.26,餐次營養素密度從午餐脂肪和晚餐熱量0.13到早餐脂肪0.31,餐次熱量調整從晚餐熱量0.13到午餐熱量0.42,其中24HDR熱量校正營養素為良好調整方法。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熱量和營養素之散布點多落在可接受範圍內(limits of agreement, LOA= 95% confidence interval),FFQ在較高及較低攝取量與24HDR差異較大,而營養素攝取百分比則較為固定。 經24HDR熱量校正FFQ調整後兩方法相比,熱量與營養素的皮爾森積差相關71%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7;淨相關74%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8;斯皮爾曼等級相關68%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30。餐次分布的皮爾森積差相關67%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0;淨相關67%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0;斯皮爾曼等級相關67%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1。FFQ雖然會高估大多營養素的攝取,但經24HDR熱量校正後之相對效度為佳,營養素所占熱量百分比亦和24HDR相似,故此FFQ能做為評估台灣孕期婦女營養攝取之有效工具。 關鍵詞: 飲食頻率問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24小時飲食回憶(24-hour dietary recalls)、效度(validity)、懷孕婦女(pregnant woman)、營養攝取(nutritional intake)、餐次(meal times)Item 國小學童資訊素養檔案評量之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0-03-??) 張郁雯「學習如何學」是二十一世紀教育最重要的目標,而能夠有效地運用資料則是能夠終身學習的必備能力。本研究的目的在發展國小學童運用資訊能力的檔案評量系統並透過試作初步檢驗其效度。此評量系統的架構建立於資訊素養教學的歷程模式上。系統發展含結合各學習領域的實作作業設計、作業的評量規準、檔案結構、以及檔案系統的信效度研究。其特色為以大六教學法為理論架構,實作作業融入各學習領域以及考慮教學現場情境。目標在整合課程、教學與評量達到以基本能力為核心的課程架構的要求。透過資訊素養教育文獻的探討、教師訪談以及國語、社會、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課程內容分析,研究者呈現如何進行檔案內容規劃、檔案作業類型分類、設計檔案實作作業以及評分表。檔案效度的探究上,著重 Messick (1995)所主張建構效度中的幅合/區辨效度、後果效度以及實質面。效度研究結果顯示檔案對學生資訊素養的提升以及教師教學有正面的影響。檔案幅合效度可接受,但區辨效度並不理想。學生在解決作業的資訊問題時,必須用到大六歷程。Item 國小學童資訊素養檔案評量之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0-03-??) 張郁雯「學習如何學」是二十一世紀教育最重要的目標,而能夠有效地運用資料則是能夠終身學習的必備能力。本研究的目的在發展國小學童運用資訊能力的檔案評量系統並透過試作初步檢驗其效度。此評量系統的架構建立於資訊素養教學的歷程模式上。系統發展含結合各學習領域的實作作業設計、作業的評量規準、檔案結構、以及檔案系統的信效度研究。其特色為以大六教學法為理論架構,實作作業融入各學習領域以及考慮教學現場情境。目標在整合課程、教學與評量達到以基本能力為核心的課程架構的要求。透過資訊素養教育文獻的探討、教師訪談以及國語、社會、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課程內容分析,研究者呈現如何進行檔案內容規劃、檔案作業類型分類、設計檔案實作作業以及評分表。檔案效度的探究上,著重 Messick (1995)所主張建構效度中的幅合/區辨效度、後果效度以及實質面。效度研究結果顯示檔案對學生資訊素養的提升以及教師教學有正面的影響。檔案幅合效度可接受,但區辨效度並不理想。學生在解決作業的資訊問題時,必須用到大六歷程。Item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寫作測驗信度與效度分析研究(中國測驗學會, 2013-03-01) 王德蕙; 李奕璇; 曾芬蘭; 宋曜廷「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自2007年正式加考寫作測驗以來,外界對於寫作測驗的評分者一致性,以及每次只考一個題目是否足以評量到考生的寫作能力,始終非常的關心。加上國中基測屬於高風險測驗,考生人數眾多,影響極鉅,以及國內外在寫作測驗信效度研究上的不足,因此實有必要進行寫作測驗信效度之研究。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二:首先為探討「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寫作測驗」(簡稱「國中基測寫作測驗」)的信度,以類推性理論為主,輔以評分者一致率與評分者間相關等數據,作為驗證信度的依據;其次,蒐集命題設計、評分流程、寫作分數與其他效標的關聯等各種效度證據,以驗證寫作測驗之效度。期望透過本研究結果,一方面能提供測驗實務界關於高風險考試中如何監控與提升寫作測驗信度與效度的作法,另一方面可以讓社會相關人士了解「國中基測寫作測驗」的信度、效度之實徵證據。而研究結果也顯示「國中基測寫作測驗」確實具有良好之信度與效度。Item 國小學童資訊素養檔案評量之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0-03-??) 張郁雯「學習如何學」是二十一世紀教育最重要的目標,而能夠有效地運用資料則是能夠終身學習的必備能力。本研究的目的在發展國小學童運用資訊能力的檔案評量系統並透過試作初步檢驗其效度。此評量系統的架構建立於資訊素養教學的歷程模式上。系統發展含結合各學習領域的實作作業設計、作業的評量規準、檔案結構、以及檔案系統的信效度研究。其特色為以大六教學法為理論架構,實作作業融入各學習領域以及考慮教學現場情境。目標在整合課程、教學與評量達到以基本能力為核心的課程架構的要求。透過資訊素養教育文獻的探討、教師訪談以及國語、社會、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課程內容分析,研究者呈現如何進行檔案內容規劃、檔案作業類型分類、設計檔案實作作業以及評分表。檔案效度的探究上,著重 Messick (1995)所主張建構效度中的幅合/區辨效度、後果效度以及實質面。效度研究結果顯示檔案對學生資訊素養的提升以及教師教學有正面的影響。檔案幅合效度可接受,但區辨效度並不理想。學生在解決作業的資訊問題時,必須用到大六歷程。Item Newest Vital Sign 健康素養量表中文版之信效度檢驗與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0-12-??) 林純雯本研究旨在考驗Newest Vital Sign 健康素養量表中文版信效度,及其應用於幼兒職前教師之可行性。在考驗量表信效度階段,以205位民眾為對象,將所得的資料進行信效度考驗;在量表應用階段,以199位幼兒職前教師為研究對象,將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Newest Vital Sign 健康素養量表中文版具備二因子結構模式,Cronbach’s α係數為.653,再由邏輯斯迴歸分析發現教育程度是影響健康素養的主要因素。幼兒職前教師的健康素養因學制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與科學素養呈顯著相關,顯示Newest Vital Sign 健康素養量表中文版對幼兒職前教師具有良好鑑別度,可作健康素養測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