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科技教育融入STEM 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6-??) 范斯淳; 游光昭; Szu-Chun Fan; Kuang-Chao Yu發展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 Mathematics)課程是近年來美國教育界所關注的課題,亦普遍受到先進國家的重視。本研究之目的是從美國科技教育學者的觀點,探討科技教育融入STEM 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方式,並據以提出對臺灣科技教育融入STEM課程的可行性及實施建議。本研究採深度訪談的方式訪談11 位美國科技教育學者,以瞭解美國科技教育界如何闡述STEM 課程之核心價值,及其課程發展與實踐方式。本研究歸納之結論如下:一、科技教育的STEM 課程應是一種整合式的教學與學習途徑;二、科技教育的STEM課程應著重在實作學習(hands-on learning)以及心智學習(minds-on learning)的平衡;三、科技教育的STEM 課程應以「科技與工程議題」為核心、「工程設計」歷程為架構,而「科學探究」、「數學分析」及「科技工具」為知識整合與應用的要項。據此,本研究針對臺灣邁向12 年國教之科技教育提出三點建議:一、國中的科技教育課程著重設計與製作的內涵,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高中著重工程設計的內涵,培養學生整合STEM 知識以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二、臺灣科技教育的STEM 課程應提供學生更多設計、探究、分析、測試與綜合評估的學習機會,以建構更完整的整合與應用能力;三、提升臺灣生活科技教師對STEM課程的理解與教學專業知識的準備,是落實STEM 課程理念的關鍵課題。Item 易經與知識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0-06-??)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致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繫辭上傳十章)。 人類的知識可作不同的歸類。其中有依類是有關架構方面的知識,稱為形式知識,譬如數學、邏輯及語言皆屬之,形式知識可用以詮釋其他知識,作者於易經的研究中,發現易經可視為一種形式知識。 作者從易經對陰陽之道,變通之理的觀點,探求玄想帶給易經的傷害,為易經指出一條推理之道,並從科技教育的教學環境中,體會出易經的一些實際貢獻,並配以許多實例說明之。Item 科技教育目標認知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0-04-??) 游光昭本研究的目的在比較科技教育師資培育機構的學者與中等學校工藝╱生活科技教師對科技教育課程目標認知的差異。研究係透過問卷調查方式,研究結果則主要分析自46位師資培育機構學者、143位國中生活科技教師、及74位高中工藝教師對科技課程目標的認知判斷。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1.師資培育機構的學者對國中科技教育各目標重視程度的看法與國中生活科技教師大致相同 ,但對於高中科技教育目標的看法則與高中工藝教師存有差異。 2.不同地區的國中生活科技教師對各科教育目標的看法稍有不同,但不同地區的高中工藝教 師對各目標的看法則頗為一致。 3.在比較目前與理想兩種科技教育的教學環境下,師資培育機構學者與國、高中工藝╱生活 科技教師對兩者間之目標應重視程度均存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