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競技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2
本系於民國八十九年開始進行籌備會議及規劃工作,於民國九十年八月正式成立,定名運動競技學系,並於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完成第一屆碩士班招生。本系主要致力於培育優秀運動選手及專業競技運動教練,並進行提升競技運動之科學研究,以強化我國運動競技實力,增強運動競技能力,期提昇我國國際形象與表現。之後為求理論與實務結合,期以運動科學理論強化運動競技表現,於民國一○一年八月與運動科學研究所進行整併,下設運動競技碩士班與運動科學碩士班。而後為使運動科學能有更多的機會實際應用、使運動競技訓練能有更科學化的分析及規劃,於民國一○六年八月取消學籍分組整成運動競技學系碩士班,並以競技訓練組、競技科學組分組招生,學位名稱教育學碩士。
News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男子排球賽攔防表現對反擊效益與賽事影響之研究(2019) 周福隆; Chew, Hock Leong隨著排球運動從休閒體育活動,演變成高水平競技運動,其在技戰術的發展也經歷多番變革。隨著快攻戰術、立體戰術廣泛被採用,以及攻擊力量的提高,後排防守的難度越來越大,造成後排防守更仰賴前排攔網所扮演的角色。本研究通過對2017年國際排球協會男子排球世界大冠軍盃6隊共15場共計59局的比賽,每一球的攔網和防守及其反擊效果的紀錄,以皮爾森卡方獨立性檢定分析各隊和每局勝負隊伍之間,每一攻守回合的攔網結果、攔防效果以及攔網在下一回合之接續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六支隊伍與四種攔網結果關聯性達顯著,X^2(15) = 40.435, p<.05,也與攔防效果達顯著關聯,X^2(55) = 107.838, p<.05,但與攔網接續效果關聯性未達顯著,X^2(55) = 58.147, p=.36。成績較好的BRA與ITA隊在攔回得分上高度相關,成績最差的JPN隊卻與沒攔網且對方得分、沒擊球且對方得分上達正關聯且與攔回得分上達負關聯。另外,研究也顯示攔防效果與有無Deuce賽局之勝負隊伍關聯性達顯著,X^2(33) = 128.369, p<.05。無Deuce賽局之勝隊與攔回得分達高度正關聯 (r(adj) = 4.9),在無擊球時對手得分達高度負關聯 (r(adj) = –5.3),顯示攔網得分以及防守是造成隊伍差距重要的技術,以及競爭劇烈的Deuce賽局隊伍的攔網表現差距則在於勝隊有較少的攔起後對方得分。攔網接續效果的分析也顯示有無Deuce賽局勝負隊伍關聯性達顯著,X^2(33) = 58.547, p<.05。無Deuce賽局勝隊攔起後下一回合裡對方得分之比例少。本研究顯示攔防對球隊勝負的影響之多面性:除了透過直接攔回得分,勝方在攔網無擊球以及沒攔網時,透過防守阻止對方得分。Item 職業網球選手Djokovic與Nadal對戰比較研究-以紅土球場為例(2013) 廖上瑋; Shanp woei,Liao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Djokovic在2011年與2012年在發球局、接發球局、多拍擊球及關鍵分表現比較各階段得分比較研究。方法:觀看統計2011年與2012年兩年Djokovic對戰Nadal在紅土的五場比賽,以分析兩年對戰在發球局與接發球局各階段得分比較研究。結果:(一)、Djokovic的發球後攻擊比例,由2011年的50%降至2012年的40%,以及攻擊得分比例也逐年下降由76%降至67%,是為被破發的主要因素之一。(二)、Djokovic在發向反拍落點獲得的優勢逐漸降低(49%43%),2012年降低發向反拍落點(70%57%)並提高發向正拍落點的比例(25%35%),才得以維持發球優勢獲得的比例。 , (三)、兩人接發球在接向中間遭發球者攻擊的皆佔高比例,唯有Djokovic在接向斜線的回發球被Nadal攻擊的比例比Djokovic接向中間要高(斜線被攻擊為15%、中間被攻擊為11%)。(四)、兩人多拍的策略正拍多為斜線對峙為主(約70~80%),較有機會才會採取擊向直線空檔;反拍則是改變路線的比例比重複路線的對峙要多(改變路線約60~70%,重複路線對峙約30~40%),主要以反拍來使對手來回跑動。(五)、在面臨被破發球點時,Djokovic靠發球後一拍攻擊得分化解了最多的被破發球點(13分),Nadal則是靠防守化解最多(10分)。但兩人得分比例上,最高皆是發球後攻擊得分。結論:(一)、頂尖選手的比賽中,除了發球要搶直接得分外,發球後第一拍獲取攻擊機會及攻擊的穩定性也是相當重要的。(二)、接發球要有化解發球攻勢之能力,而能夠掌握控制落點的球,盡量要朝向兩個角度(直線、斜線)進行回擊,較能減少被發球者攻擊比例、甚至獲得接球上的優勢。(三)、頂尖選手在發球後進入多拍對峙時,多數選擇較掌握且能調動對手的對角球路,在將對手拉開且自己站穩的情況下才會採用冒險較具攻擊性的球路(直線變線球)。(四)、面臨破發球點關鍵分時,還是以發球直接得分及發球後強勢採取攻擊,較能在關鍵時刻取分。Item 亞洲盃女子五人制足球射門與得分表現分析(2019) 陳雅君; Chen, Ya-Chun射門是五人制足球得分贏得比賽的唯一方式,有關射門的研究便成為足球比賽表現分析最重要的內容。現有比賽中有關射門表現的研究文獻多以男子世界盃、男子歐洲盃等世界最高表現之盃賽為探討對象。亞洲在發展五人制足球起步較晚,女子五人制足球相關研究文獻也較缺乏。欲有效率的提升國內女子五人制球隊的實力,應以系統的研究結果作為平時訓練、比賽等實務的基礎。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亞洲盃女子五人制足球比賽的射門時間、射門區域及射門接觸位置等因素對射門與得分之影響。方法:以2015與2018年亞洲盃女子五人制足球兩屆賽事共45場比賽為研究範圍,以亞洲足球聯盟在 YouTube 上傳之影片為資料來源,使用 Simi Scout 標記軟體設計紀錄系統,標記比賽射門時段、射門區域、射門接觸部位、射門時前場進攻人數、射門結果等3123次射門內容,並以 SPSS 23.0 統計應用程式進行卡方適合度考驗及卡方獨立性考驗。結果:最後五分鐘內射門的數量分別與5人及無人在前場有顯著正關聯;在六公尺罰球點內不但射門的次數較其他區域多,同時也是進球最多的區域。射門的方式以腳背與腳內側射門的次數較其他部位多,但僅有腳內側射門與進球有顯著的高關聯性。進球位置以球門下方左、右側較其他位置多。勝方與射門時球被彈回球場後持續掌握球權有顯著高關聯。討論:不論男子或是女子五人制賽事,在射門時間、射門區域、及射門方式上皆有相同的趨勢。射門後球被擋下或彈回球場後能繼續掌握球權有助於贏得比賽。本研究以2015、2018亞洲盃女子五人制錦標賽事為範圍,研究結果可提供訓練及比賽實務應用參考。未來可增加其他不同國際女子五人制足球比賽之比賽資料紀錄並進行分析,以建立更完整女子五人制賽事的知識。Item NWSL美國職業女子足球得分進攻戰術標記分析(2017) 謝佩芬; Hsieh, Pei-Fen足球比賽為了勝利,必須得分,而為了得分則需要不斷地產生射門,創造射門的機會大致可分為組織攻擊、個人盤帶、定位球等。一次成功且優異的進攻戰術可以創造射門得分的機會,但必須搭配最適切的射門方式,才能完成一次進攻得分,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美國女子最高層級職業聯賽的不同射門時間、進攻戰術及射門方式,對於得分之影響。方法:以2016年第四屆NWSL美國職業女子足球聯賽為研究資料,共計91場比賽,1161次進攻射門、149顆進球,紀錄員為兩名大專院校甲組女足選手,以Simi Scout紀錄最接近射門的進攻戰術,觀察射門時間及射門方式並記錄是否得分。以SPSS 23.0進行卡方適合度考驗及卡方列聯表分析,統計考驗顯著水準α=.05。結果:1.上半場加時延長賽對於進球有較高的關聯性。2.遠柱橫傳及近柱橫傳對於進球有較高的關聯性。3.單刀射門、輕挑射門及其他射門對於進球有較高的關聯性。4.中路進攻以穿越傳球搭配單刀射門或輕挑射門,傳球、交叉傳球及回傳球搭配抽射;邊路進攻以近柱橫傳搭配抽射及輕挑射門;邊路空中球則以邊路吊中搭配頭頂射門有較高的關聯性。結論:以射門比例來說,第四屆NWSL聯賽中,邊路吊中搭配頭頂射門有較高的射門次數。未來將收集更多不同國際女子足球比賽之比賽資料紀錄並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