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6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創意問題解決認知層面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9-03-??) 陳智修本文旨在對創意問題解決認知層面有更近一步的探究與了解。首先,分析三個相關理論模式,並析離出「問題表徵」、「類比思考」與「自我調節」三項在創意問題 解決中的重要認知歷程。其次,再分別對上述歷程之運作階段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探究。最後,綜整上述探究發現,提出一個更為詳盡的創意問題解決假設模式。Item 學前資優幼兒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團體活動課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5-06-??) 陳姿婷團體活動提供孩子表達、創作與發現、互動的管道,同時也是認識自己、周遭環境以及其他事物的方式。其中課程的元素包含了基礎動作技能、音樂、舞蹈、遊戲與人際的結合。課程計畫與發展是團體活動課程進行成功與否的前置作業,其中有課程彈性、課程計畫、目標設定、課程進行與活動性高低,都是教師活動進行以及課程設計時所應費心的。Item 學前資優幼兒語文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心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5-06-??) 林怜秀語文組的課程設計與教學,以多元智能之發展為重點,同時結合問題解決能力的訓練,運用「全語言自然學習的教室模式」。 以多元智能之發展為重點,提高資優幼兒的學習動機,發展資優幼兒的優勢能力,並且透過多元智能教學活動的合作學習過程,幼兒有了合作、觀摩的機會,在無形之中也提高了資優幼兒的弱勢能力;而問題解決能力的課程模式,滿足資優幼兒喜歡探索、喜歡接觸高挑戰性活動、喜歡參與高層思考的學習需求。在實施這個課程模式時,不一定每次都要包含五種題目類型,也不一定五種題目類型要循序漸進。 全語言自然學習教室中的語文活動有:「教師示範」、「師生共同參與」、「練習或角色扮演」與「表演或成果發表」。希望能提供幼兒一個豐富的語文環境、和一個有安全感、容易表演的情境,讓幼兒能活潑的使用語文。不可能有一套完美的教材,可適用於所有的幼兒或教學情境,老師可以很有技巧的運用區分性教學策略讓幼兒得到適才適性的發展。Item 畫出資優、話說創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8-09-??) 郭靜姿; 胡純; 林燁虹2003年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實施第一個針對學前資優幼兒發展之充實方案,目的希望結合多元智能發展與問題解決能力訓練以發展幼兒優勢才能、採用 DISCOVER問題類型架構設計活動以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提供融合環境讓一般與身障資優幼兒互相學習、彼此認識與欣賞。此方案中,幼兒經常運用視 覺表徵方式表達學習結果,因此在作品中有許多優秀而具有創意的作品產生。僅以『畫出資優、話說創意』為題,共同討論提升創意的教學方式。Item 資優與障礙的融合學習:以「學前資優幼兒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能力充實方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1-09-??) 郭靜姿; Ching-Chih Kuo「學前資優幼見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能力充實方案」為國科會補助筆者的研究計畫,實施期程自2003年8 月至2006年7 月,對象為四歲及五歲的學前資優幼見,共培育了41 位正常資優及10位雙重需求幼見。作者於文中介紹融合教學情境下雙重需求幼見的表現,並提供六位雙重需求見童進入小學後優勢才能發展的情形。基於雙重學生表現良好,作者認為學前障礙資優幼見優勢能力的發展值得教育人員重視及推動,讀特殊教育學生融合學習的理想能在資優教育中實現。Item 發展問題解決的資訊處理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0-09-??) 郭有遹本文之要點在於闡述教師如何兼顧教材的傳授和學生運思之發展,而這個目標需 要運用「教略」來達成。所謂教略是指應用學習心理的原理和研究,設計某一種教學 方法。文中提到使用教略的一些原則。如:要發展學生某一方面的運思,就要用某一 種特殊的教略。在剛開始時,最好使用別人所設計的教略,再經由經驗累積,發展自 己的教略。另外,強調真正的學習必須產生行為的改變,才具有意義。此外,文中提 到「目標導向的資訊處理模式」,係指教學時要在目標設定時分析影響學習的因素, 如動機、智力、環境等因素。在發展教學目標時,可依基爾福特的方法來選擇或設計。若依循一定的步驟,而學生依然不會,則教師就要進行檢查的工作。本文的結論 有兩點,一是強調教師專業化,二是要發展某一種智能或問題解決能力,就應選擇某 一種特殊的教略。Item 一位資優生自發性解題表現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7-09-??) 王志銘; 劉祥通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想從一位資優生的解題表現,探究與分析他對於分數除法之當量除的自發性解法,期能找出資優生解當量除想法之端倪。研究方法為個案研法,採 立意抽樣,以結構式工作單為基礎進行訪談,而本研究之個案小安,由於其在分數乘法的問題上,能成功的以自發性的圖解方式解題,因此,嘗試讓他來解當量除問 題,探究其能否有不同於正式教學的解題方法。本研究發現小安解當量除問題共有六個特點,希望些六個特點可以作為日後普通班教師或資優班教師教導當量除問題 時之參考 關鍵詞:自發性解法、資優生、當量除、問題解決Item 學前資優幼兒數學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心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5-06-??) 游健弘臺灣師大特殊教育中心自九十二學年度開始進行學前資優幼兒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方案,筆者擔任數學領域專長課程教師,透過完整的職前研習與團隊合作進行課程設計,除了發展幼兒的專長智能,更強調問題解決能力之訓練,此外也提供障礙幼兒的學習機會。藉由實際的教學驗證課程的成效,並期能提供從事學前幼兒教育老師教學上的參考。Item DISCOVER探索課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5-09-??) 吳淑敏本文旨在介紹台灣師大特殊教育中心學前資優幼兒多元智能發展方案的DISCOVER 探索課程。DISCOVER 課程結合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能力,核心目標在培養幼兒了解六個主要概念:關係、組型、變化、個別性、循環、環境。 本文從DISCOVER 課程模式、課程設計原則談起,並分享課程設計範例與教學心得、評量表的設計與範例,期能提供學前教師應用,亦可作為其他教育階段教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