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海峽兩岸大學生求意義的意志、心流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中介與多群組的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21-12-??) 梁進龍; 楊錦登; 崔新玲; 吳和堂; Jin-Long Liang, Chin-Deng Yang, Xin-Ling Cui, Ho-Tang Wu
    本研究旨在調查兩岸大學生在求意義的意志、心流與心理幸福感彼此之關係,並以心流為中介變量,分析其在求意義的意志與心理幸福感間之中介效果。另以兩岸大學(大陸與臺灣)此一人口變量為調節變量,分析其在此三變量中彼此相關的調節效果。為完成此研究目的,採用已發表的量表,重新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FA)。CFA的樣本抽大陸與臺灣大學生各200人(N = 400),驗證結果求意義的意志、心流與心理幸福感等三量表的基本適切度、整體適切度與內在結構適配度都可接受,因此,編成正式量表,另抽兩岸大學生1,401人(大陸701人,臺灣700人)。在量表資料分析上,分別考驗中介與多群組假設模式,先以AMOS 24.0執行,結果:發現資料非常態性,因此,改以適合非常態資料的Smart PLS3代之。分析結果顯示:兩岸大學生之求意義的意志、心流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彼此有顯著的正向關聯,且心流在求意義的意志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具有部分中介效果。此外,兩岸大學生(大陸與臺灣)在求意義的意志與心流此條徑路上具有調節效果。就此等結論,提出以下建議:提升大學生之求意義的意志、大學生做任何事應全神貫注、再深入探討求意義的意志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中介因素、未來研究上應更深入探討兩岸的調節因素等建議。
  • Item
    高中職學生的父母親情感支持、情緒智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關係:中介效果的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22-03-??) 陳紅蓮; 吳和堂; Hong-Lien Chen, Ho-Tang Wu
    父母的情感支持、情緒智力與主觀幸福感三者是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重要因素,對高中職學生亦然。而從文獻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情緒智力在情感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間具有中介效果」的假設。為驗證假設,本研究修改之前所發表的相關問卷,採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父母的情感支持、情緒智力與主觀幸福感等三份問卷的具有符合標準的組合信度、平均變異萃取量與區別效度。因此,對918位高中職學生施測。問卷回收後,採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情緒智力在父親與母親的情感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果。本研究先以Amos軟體分析,然其整體適切指標的數據顯示模式不適切,而常態性評估的多變量達顯著,表示所蒐集的資料非常態分配,因此以不受常態分配限制且用於發展論的Smart PLS 3.0統計軟體處理之。結果顯示,所提的中介模式的測量與結構模式都適切。且結果顯示:父親或母親的情感支持與高中職學生主觀幸福感、情緒智力之徑路係數達顯著正向相關。再者,高中職學生情緒智力與主觀幸福感之徑路係數也有顯著正相關。最後,高中職學生的情緒智力,在父或母親的情感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間都具有中介效果之假設也獲得支持。就此發現,提出父母親應多採用情感支持,以增進孩子的情緒智力與主觀幸福感;高中職生也應培養自己的情緒智力等建議,同時未來研究與研究限制也一併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