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國小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2003-12-01) 劉佩雲; 簡馨瑩; 宋曜廷
    二十一世紀是以腦力決勝負的知識經濟時代,想要迅速累積知識、有效吸取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要利器便是閱讀。近來研究發現閱讀動機是多元面向而特定領域的,與閱讀頻率與廣度等閱讀行為有關。本研究綜合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的相關文獻,以台北縣市五所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共457人為受試進行實徵研究,研究工具包括閱讀動機量表與閱讀行為調查表。研究結果顯示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間呈正相關,而女生的閱讀動機高於男生,其閱讀的頻率亦多於男生;女生較常閱讀文學、歷史地理與自然科學類,而男生閱讀趣味休閒書籍與手冊秘笈的頻率高於女生。五年級學生的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皆高於六年級。在閱讀動機上有社經地位的差異,高社經地位者的閱讀動機較低社經地位者強。本研究除進行討論外,並提出相關的建議。
  • Item
    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和應用
    (中國測驗學會, 2003-06-01) 宋曜廷; 劉佩雲; 簡馨瑩
    本研究修訂Wigfield等人(Baker & Wigfield, 1999; Wigfield & Guthrie, 1997)所建構之三類十一個因素的閱讀動機量表(the Motivations for Reading Questionnaire, MRQ)。閱讀動機的三類面向爲:「能力及效能信念」、「成就價值及目標」、「社會」。十一個分量表爲:「效能」、「挑戰」、「逃避」、「好奇」、「投入」、「認可」、「競爭」、「重要」、「成績」、「社會」及「須從」。全量表計50題。本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五、六年級與國中一年級學生爲研究對象,共計835名,本研究修訂量表的信、效度攷驗結果顯示:內部一致性Cronbachα係數十一個分量表介於.61~.80,總量表爲.90;斯布十一個分量表介於.64~.79,總量表爲.93;重測信度(N=33)十一個分量表介於.59~.84,總量表爲.91。在量表效度方面,以線性結構關系(Lisrel 8.03版)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發現三類面向及十一個分量表皆和Wigfield(1997)、Baker與Wigfield(1999)的閱讀動機理念的多元構念一致,可驗證其建構效度。在閱讀動機應用結果方面則發現學童的閱讀動機強度會因不同性別、年級和社經地位不同,婦生閱讀動機顯著高於男生,年級愈高閱讀動機僡低,社經地位僡高者其閱讀動機愈咈,而不同城鄉區域學童的閱讀動機則多無顯著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