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國小低年級學生多元解題自我調節量表之編製發展與實測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21-06-??) 許家驊; Chia-Hua Hsu
    本研究因應課綱內容、學習輔導需要、研究實務經驗、國小低年級學生專注力有限特性,精簡歸納多元解題自我調節能力內涵,經專家審閱、試作預試後編製題數精簡、不造成填答負擔、實施便利之評定量表以評估學習者多元解題自我調節能力,並作為學習輔導基礎。考量學校學習內容同質性,採合目標與叢集取樣抽取嘉義縣市二年級學生602人,搭配二步驟解題前導經驗引發評量施測後分兩群進行含信效度交叉驗證在內之各項分析。效度方面,因素分析發現多元解題自我調節一因子含一般性及執行性二向度,共含預思計畫、自我省思、表現控制及執行驗證四分層面結構,且因素萃取、抽取變異比及模式適配度均屬良好;信度方面,α係數及組合信度亦屬良好;決斷值方面,單題、分層面、分量表、全量表極端組t考驗、單題與量表相關亦屬良好。而不同解題表現學生實測結果,發現其一般性及執行性解題自我調節(含預思計畫、自我省思、表現控制及執行驗證)能力均具真正差異,並針對解題表現低分組(後27%)學生多元解題自我調節能力T分數表現進行分類,得到不同分類特性及學習輔導方向,再依不同分類表現剖面,提出學習輔導重點及方案規劃。故國小低年級學生多元解題自我調節量表品質良好並具應用實效。
  • Item
    歷程導向設計及學習策略中介教導對個體不同層次數學解題學習潛能開展效益影響之動態評量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09-??) 許家驊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歷程導向設計(歷程導向及非歷程導向)及學習策略中介教導(認知整合後設認知及歸因、認知整合歸因、認知)動態評量設計對不同層次(認知及高層心智)個體解題潛能開展效益之影響,採二因子2x3 變異數實驗設計外加參照組進行,實驗細格施予不同處理組合,參照組給予自我練習。結果發現在不同層次表現,兩因子間雖無整體交互作用,然各具主要效果,歷程導向顯著優於非歷程導向且有助於解題及遷移,認知整合後設認知及歸因顯著優於餘二者,且有助於解題及自我調節表現,但後二者間無顯著差異,各組均顯著優於參照組並具大幅效果值及關聯強度。故採歷程導向、認知整合後設認知及歸因中介設計,其不同層次促進效益優於其他中介形式。
  • Item
    國小二步驟四則混合文字題解題歷程技巧學習診斷評量之編製發展與實測分析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6-12-??) 許家驊; Chia-Hua Hsu
    本研究參照文字題解題歷程成份技巧並搭配各版本二步驟四則混合單元主題學習內容題型結構分析後編製評量,採合目標與叢集取樣並依各版本單元學習不同出現時間抽取嘉義縣市三四年級學生954 人,施測後分兩群並依解題技巧及題型向度分別進行分析(含信效度交叉驗證)。主成份分析、試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發現二因子技巧結構(基本解題及數量辨識)、二因子題型結構(二步驟四則相同及不同運算程序混合),且構念效度及效標關聯同時效度均屬良好。此外信度及鑑別力亦均良好。而不同解題表現學生之解題技巧及題型實測表現均具顯著差異,其剖面訊息亦具診斷處方功能。
  • Item
    國小單步驟加減法文字題解題檢核評量之編製發展與實測分析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8-12-??) 許家驊; Chia-Hua Hsu
    本研究旨在透過成份及內容分析編製發展單步驟加減法文字題檢核評量,檢核能力成份可分成反思及錯誤偵測二向度,反思向度由檢查行動及檢核技巧方式分層面組成,錯誤偵測向度由偵測答案計算、運算程序、題目語意脈絡、數量訊息擷取錯誤、正確無誤分層面組成,單步驟加減法文字題學習內容則取自國小各版本低年級數學教科書。之後研究者使用成份及內容分析解析單步驟加減法文字題解題中涉及之檢核能力運作與題型語意基模,接著使用所有分析結果編製發展單步驟加減法文字題檢核評量。考量不同學校學習內容及經驗同質性,採合目標與叢集取樣抽取嘉義縣市二年級學生864人,搭配解題經驗前導誘發評量實施單步驟加減法文字題檢核評量後,再隨機分成兩群進行信效度交叉驗證分析。試探性及驗證性因素分析發現前述二向度各分層面因子結構,且因素萃取、抽取變異比及模式適配度良好,並具良好效標關聯效度(以學生課堂檢核表現教師評定分數為效標)。係數及組合信度、不同向度單題、分層面及分向度極端組t考驗亦均良好。而不同解題表現學生之解題檢核(反思及錯誤偵測)實測表現具顯著差異。
  • Item
    多階段動態評量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促進與補救效益之分析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3-12-??) 許家驊; 邱上真; 張新仁; CHIA-HUA HSU; SHANG-CHEN CHIU; HSIN-JEN CHANG
  • Item
    國小加減法數學文字題歷程導向解題診斷評量題組之編製發展與功能分析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06-??) 許家驊; CHIA-HUA HSU
  • Item
    鷹架個體數學解題與遷移學習潛能延展性之動態評量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5-06-??) 許家驊; CHIA-HUA HSU
  • Item
    歷程導向設計及學習策略中介教導對個體不同層次數學解題學習潛能開展效益影響之動態評量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09-??) 許家驊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歷程導向設計(歷程導向及非歷程導向)及學習策略中介教導(認知整合後設認知及歸因、認知整合歸因、認知)動態評量設計對不同層次(認知及高層心智)個體解題潛能開展效益之影響,採二因子2x3 變異數實驗設計外加參照組進行,實驗細格施予不同處理組合,參照組給予自我練習。結果發現在不同層次表現,兩因子間雖無整體交互作用,然各具主要效果,歷程導向顯著優於非歷程導向且有助於解題及遷移,認知整合後設認知及歸因顯著優於餘二者,且有助於解題及自我調節表現,但後二者間無顯著差異,各組均顯著優於參照組並具大幅效果值及關聯強度。故採歷程導向、認知整合後設認知及歸因中介設計,其不同層次促進效益優於其他中介形式。
  • Item
    開展個體數學解題檢核能力之動態評量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5-03-??) 許家驊; CHIA-HUA 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