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一位創業家的生涯韌力與生命轉化歷程
    (2023) 黃乃儀; Huang, Nai-Yi
    當 AI 浪潮來襲,產業快速被翻轉的同時,任何行業都不再安穩,我們正處於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而面對今日詭譎多變的職場生涯,我們是否應借鏡創業家的創新精神與生存思維來經營管理人生,並且具備創業家的耐力、毅力和決心,從他們的堅強之中,反思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他們的難處和不易中,學習到原來處理艱難有另外一種方式與格局?藉由探究創業家的生存之道,從而在他們身上學到另一種處世智慧和與時俱進的態度,用以提升個人的思維能力,塑造良好的職涯道路。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一位創業家在逆境下的生涯韌力發展與生命轉化歷程。研究者採用敘事分析法,透過「非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輔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的方式來收集資料,探討一個過巨大生涯困境的創業家,在遭遇重大創傷、飽受危機侵擾之際,是以何種態度來面對自身的處境、如何深刻的自我反思並轉換思維來看待生命的挫敗和壓力、及如何尋求更積極方式來突破與超越,並接納自己不完美,從而找回自我能量的蛻變轉化歷程。本研究結果如下:(一)研究參與者在經歷逆境磨難發展出生涯韌力之歷程,主要有六個階段,分別為「逆經的衝擊」、「面對逆境的態度」、「發展出策略復原力」、「行動與實踐」、「創造新的能力與經驗」、「經驗的反思與擴展」。(二)研究參與者經歷生涯逆境後的生命轉化,可歸納為兩個向度:「接納與臣服:順應生命之流」、「超越限制:拿回自己的力量,為人生負責」。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讀者、教育及諮商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