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女性資深導師工作經驗之敘說研究--以北部公立國中四位教師為例
    (2012) 駱怡靜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國民中學女性資深導師之工作經驗,希望藉由研究結果瞭解國民中學女性資深導師的工作信念及調適狀況,並找出其因應壓力的方式。 本研究採質化取向的敘說研究方法,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首先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收集四位女性在擔任國民中學導師的工作經驗的自我敘說,之後將訪談內容整理成逐字稿,再以敘說分析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取向進行資料的分析,最後寫出研究參與者在擔任國民中學導師期間的經驗故事。 本研究所發現之影響國民中學女性導師工作適應的因素,依以下三項內容說明如下: 一、在擔任國民中學導師期間對自我的反思,包含:(1)國民中學導師的個人背景經驗會影響工作信念,(2)國民中學導師在校園情境之專業成長。 二、因應工作壓力的支持系統,包含個人的信念、配偶、家人、親友、學校組織成員,以及工作條件上的彈性選擇。 三、於教育現場的因應策略方面,包含:(1)尋求有效策略提昇工作效能,(2)尋求方式提昇工作滿足感,(3)調整個人的工作信念,其中有導師工作也是一種專業呈現,需要不斷地學習與調整;導師工作首要注意的是維護學生的安全與健康;接納自己的限制,並且正面解讀導師工作;以更大的「彈性」來因應不斷變動的學生狀況;相信自己具有幫助學生成長的影響力;用陪伴和支持的態度跟家長溝通孩子的狀況;「與人為善」的人際原則。 本研究也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國民中學女性導師及與其相關之工作夥伴提出建議。最後並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對未來相關研究之方向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