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2007) 李美蘭; Lee Mei Lan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小資深女性教師的幸福感來源、幸福感的影響因素,以及其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採取質性的研究方式,以立意抽樣的方式選擇十位目前任職於台北縣、市,具有十年以上的教學經驗之國小女性教師作為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訪談過程中所得的資料以紮根理論的方式加以分析、整理,並歸納出下列的研究結果: 一、國小資深女性教師的幸福感來源可分為「個體的動機與需求」及「個體的 態度與價值」兩大類,包括自尊需求、成就感的滿足、掌控自我與實現理 想、健康需求、個人成長、信仰寄託、和諧的人際關係、休閒參與、金錢 的滿足、活得比別人好、對生活的樂天知命、自主性、生活目標、為他人 付出等,共計十四項幸福感來源。 二、影響國小資深女性教師的幸福感之因素可分為個人背景因素、環境因素及 個人心理因素等三個面向,其中以工作年資與教學經驗、社會支持、工作 的穩定性、親師生的互動關係、生活品質與個人空間等五項因素的影響層 面最為廣泛,半數以上的國小資深女性教師的幸福感皆受到這些因素相當 程度的影響。 三、部份影響國小資深女性教師的幸福感之因素很難直接論斷其好壞與否,有 時得視個體如何詮釋與因應;更重要的是,個人若能積極的面對並做好足 夠的心理調適,往往可以將其轉化為正向的影響因素,進而更能提昇自身 的幸福感。 四、本研究結果發現,正向積極且圓融的處事態度、足夠的愛心與耐心、高度 的親和力、對工作充滿熱忱、樂觀的個性與正向思考、觀念開放,關心並 樂於接受新事物以及創意等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間具有正向的關係,因此 個體若能積極培養這些人格特質,不但對其教學成效與師生關係有正向的 助益,更能有效的增進其內心的幸福感受。 本研究最後針對上述的主題與研究發現加以描述和討論,並就主要的研究結果提出多方面的建議。Item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自我調節的中介效果(2019) 劉翊婕; Liu, I-Chieh本研究旨在探討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以及自我調節在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與意義,本研究將研究對象限縮在成年早期,此時期的年輕人面臨生活的各種變動與追求,自我調節能力更顯重要。本研究採用「大五因素人格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自我調節量表」為研究工具,以便利取樣的方式於網路平台上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共回收691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發現:(1)年齡與心理幸福感沒有相關,且不同教育程度在心理幸福感上沒有顯著差異;(2)神經質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負向的預測效果,而外向性、開放性、嚴謹性、友善性四個人格傾向皆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的預測效果;(3)自我調節可部分中介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與嚴謹性對心理幸福感的關係,自我調節在友善性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中則不具中介效果。本研究檢驗了人格透過自我調節以影響心理幸福感的預測模式,並提出後續研究與實務工作上的建議,以供參考,期能對心理幸福有更全面的瞭解。Item 大專院校學生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之相關研究:以生涯因應策略為中介變項(2019) 林育芳; LIN, YU-FANG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大專院校學生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之關係,並以生涯因應策略四個向度,「自我解決 – 問題導向因應」、「尋求外在支持 – 問題導向因應」、「正向情緒導向因應」與「負向情緒導向因應」為中介變項,了解其中介效果。以545位大學一年級到博士班學生(男生185名,女生360名)為研究對象。採用「人格特質量表」、「生涯因應策略量表」、「生涯調適力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並以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以及拔靴法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 一、不同性別及不同就讀科系類群在人格特質分量表、生涯因應策略總量表及分量表以及生涯調適力總量表及分量表皆未達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級及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在生涯調適力以及生涯因應策略上有顯著差異。 三、人格特質、生涯因應策略與生涯調適力之間有顯著相關 四、外向性及神經質會藉由「自我解決 – 問題導向因應」、「正向情緒導向因應」、「負向情緒導向因應」達到完全中介的效果進一步影響到大專院校學生的生涯調適力;而開放性、嚴謹性和親和性人格特質,則會透過「自我解決 – 問題導向因應」、「正向情緒導向因應」達到部份中介效果,進一步影響到大專院校學生的生涯調適力。Item 金融人才性格測驗對工作績效、工作滿意與留任意願之效標關聯驗證─以P銀行為例(2015) 張育菱; Chang, Yu-Ling金融業是國家整體經濟之核心,其經營是否健全,對一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由於金融從業人員的工作幾乎每日都要經手大筆金錢與客戶機密資料,具有高度之敏感性,因此,金融產業對於其業內從業人員之人格特質尤為重視,故運用人格測驗作為從業人員的篩選工具有其必要性。研究者所任職之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測驗中心,為使金融產業人才評鑑工具更臻完備,促進我國金融機構選才精確性與適切性,特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合作,以國內金融從業人員作為常模,專為國內金融產業訂作專屬人格測驗─「金融人才性格測驗」,且為提供「金融人才性格測驗」有力之效度證據,本研究特與P銀行合作,採立意取樣方式,以P銀行櫃檯人員、帳戶管理員為研究對象,以「金融人才性格測驗」、「明尼蘇達工作滿意度短式量表」、「留任意願量表」以及個案銀行提供近三年績效考核分數作為研究工具,透過Pearson相關檢定、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人格特質、工作績效、工作滿意、留任意願之間的相關性,並驗證本研究以明尼蘇達工作適應理論為基礎建構之各變項間關聯模式以及兩類目標職務適性特質,以了解「金融人才性格測驗」應用於個案銀行目標職務之甄選效度,以利提供該行進行目標職務甄選之參考指標。本研究共計分別發出208份研究測驗及問卷(含櫃台人員99人、帳戶管理員109人),回收187份(含櫃台人員89人,帳戶管理員98人),回收率90%。 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以工作適應理論假設之人格特質、工作績效、工作滿意、留任意願關聯模型成立。其中,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工作績效、留任意願相關性顯著,且人格特質對工作滿意有顯著之預測力,並可透過工作滿意間接預測留任意願。此外,透過結構方程分析,P銀行櫃台人員主要適性特質為親和性、服務性、謹慎性;帳戶管理員主要適性特質為開放性、親和性、服務性。綜合上述,以P銀行櫃台人員、帳戶管理員為例,藉由「金融人才性格測驗」應可有效了解目標人員工作績效、工作滿意、留任意願情形,並可作為未來相關人員甄選時之參考指標。Item 對的風格遇上對的人,謂之創意-人格特質、認知風格與兩類創造力之關係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6-12-??) 劉珈妤; 林緯倫; 蔡秉勳; Chia-Yu Liu; Wei-Lun Lin; Ping-Hsun Tsai過去在創造力的個別差異研究裡,少有實徵研究同時探究人格特質和認知風格對創造力的影響;此外,過去相關研究也常將不同類型的創造力作業混為一談。根據創造力的雙系統論(Lin & Lien, 2013a)和雙重認知風格理論(Sadler-Smith, 2009),經驗式的認知風格與開放式的創造力有關;封閉式的創造力則涉及理性、經驗兼併的通用型認知風格。據此,本研究即區分兩類創造力(開放式/封閉式),並同時探討創造性人格特質和認知風格在兩類創造力中扮演的角色。結果發現,創造性人格特質與兩類創造力表現皆有正相關,但不同的認知風格對兩類創造力表現的關係不同。進一步分析發現,人格特質對兩類創造力作業表現的正向效果,會受到不同認知風格的影響,人格特質透過通用認知風格的中介影響封閉式創造力的表現;而開放式創造力則較受經驗認知風格影響,其中在流暢力指標裡,經驗認知風格更扮演了中介的角色。本研究結果有助於釐清人格特質、認知風格與創造力的關係,對於創意應用或教學亦具實質的意義與幫助。Item 情緒表達矛盾的個別差異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12-??) 江文慈; Wen-Tzu Chiang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情緒表達矛盾的個別差異,分析個人層面的人格特質與文化層面的自我構念對情緒表達矛盾的影響,並進一步瞭解情緒表達矛盾與情緒調節策略的關聯,歸納出與情緒表達矛盾有關的重要因素。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以台灣地區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348 份。研究工具有情緒表達矛盾量表、人格量表、自我構念量表和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等。運用t 考驗與階層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情緒表達矛盾有性別差異,男生的情緒表達矛盾高於女生。(二)在控制性別差異後,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可顯著預測情緒表達矛盾,但外向性的預測力未達顯著。(三)在排除性別與人格特質的影響後,文化自我構念的相依我可顯著預測情緒表達矛盾,但獨立我並未達顯著。(四)情緒表達矛盾與反芻思考、逃避疏離、分心放鬆等情緒調節策略呈正相關,與尋求支持策略呈負相關,在各項情緒調節策略中以反芻思考最能預測情緒表達矛盾。整體可知,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文化自我構念的相依我、以及情緒調節策略的反芻思考這三者與情緒表達矛盾有較高的關聯,供心理健康領域的研究與輔導實務參考。Item 情緒表達矛盾的個別差異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12-??) 江文慈; Wen-Tzu Chiang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情緒表達矛盾的個別差異,分析個人層面的人格特質與文化層面的自我構念對情緒表達矛盾的影響,並進一步瞭解情緒表達矛盾與情緒調節策略的關聯,歸納出與情緒表達矛盾有關的重要因素。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以台灣地區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348 份。研究工具有情緒表達矛盾量表、人格量表、自我構念量表和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等。運用t 考驗與階層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情緒表達矛盾有性別差異,男生的情緒表達矛盾高於女生。(二)在控制性別差異後,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可顯著預測情緒表達矛盾,但外向性的預測力未達顯著。(三)在排除性別與人格特質的影響後,文化自我構念的相依我可顯著預測情緒表達矛盾,但獨立我並未達顯著。(四)情緒表達矛盾與反芻思考、逃避疏離、分心放鬆等情緒調節策略呈正相關,與尋求支持策略呈負相關,在各項情緒調節策略中以反芻思考最能預測情緒表達矛盾。整體可知,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文化自我構念的相依我、以及情緒調節策略的反芻思考這三者與情緒表達矛盾有較高的關聯,供心理健康領域的研究與輔導實務參考。Item 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對壓力反應歷程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7-12-??) 黃寶園; 林世華; BAO-YUAN HWANG and SIEH-HWA LINItem 國中學生人格特質與其班級領導地位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78-06-??) 范德鑫; DER-HSIN 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