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國中教師工作壓力、恆毅力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
    (2023) 曾浩怡; Tseng, Hao-Yi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國中教師工作壓力、恆毅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並驗證恆毅力在工作壓力及主觀幸福感之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研究以全臺灣的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合計310名,採用「國中小教師工作壓力量表」 、 「簡短版中文恆毅力量表(Grit-S)」及「簡式中小學中小教師主觀幸福感量表」為研究工具,透過網路問卷的方式進行施測,再依據所得資料以SPSS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處理與分析,並以四步驟法的中介檢驗恆毅力的中介效果。研究分析結果如下:1. 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為中間程度、恆毅力表現為中上程度、整體主觀幸福感為中上程度。 2. 不同性別、教學年資、任教領域及兼任職務的國中教師在工作壓力上具有顯著差異。 3. 不同兼任職務的國中教師於主觀幸福感具有顯著差異。 4. 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對於恆毅力及主觀幸福感具有顯著負向的預測力。 5. 國中教師的恆毅力對於主觀幸福感有顯著正向的預測力。 6. 恆毅力在國中教師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 Item
    國中專任輔導老師角色落差、工作壓力與輔導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北北基桃老師為例
    (2022) 林佑思; Lin, You-Sih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中專任輔導老師的角色落差、工作壓力與輔導自我效能的相關情形,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下,角色落差、工作壓力與輔導自我效能的差異狀態,以及輔導自我效能於角色落差與工作壓力中的調節效果。研究過程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與桃園市四地區之公立國中專任輔導老師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含「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與實踐之研究調查問卷」、「國民中學專任輔導老師工作壓力量表」以及「輔導自我效能調查問卷」,最後獲得有效樣本共129份。研究者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首先,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角色落差程度最大為「研究進修」層面,落差程度最小為「諮詢服務」層面;其次,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具有中等偏低程度的工作壓力,其中工作壓力程度最大為「工作角色與規範限制」層面,工作壓力程度最小為「專業知能困境」層面;最後,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具有高程度的輔導自我效能,其中輔導自我效能程度最高為「輔導工作推展效能」層面,輔導自我效能程度最低為「危機事件處理效能」層面。而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在角色落差部分,不會因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在工作壓力部分,會因性別、工作年資與就職地區的不同呈現顯著差異;在輔導自我效能部分,則會因學校規模與就職地區的不同呈現顯著差異。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的角色落差與工作壓力間呈現顯著正相關;角色落差與輔導自我效能則無顯著相關;輔導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則呈現顯著負相關。最後,北北基桃國中專任輔導老師整體輔導自我效能在角色落差和工作壓力間不具有調節效果。
  • Item
    諮商心理師工作壓力、接受諮商經驗與諮商自我效能之調查研究
    (2015) 洪芙瑋; Fu-wei Hung
    本研究旨在探討諮商心理師工作壓力、接受諮商經驗與諮商自我效能的現況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並探究不同性別、年齡、諮商工作年資、受雇型態和理論取向之諮商心理師在工作壓力、接受諮商經驗的差異情形,且更進一步探討工作壓力和接受諮商經驗對諮商自我效能的預測情形。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研究對象為至2014年底取得諮商心理師證書,並且實際從事諮商工作之諮商心理師。本研究獲得297位有效樣本,並分別以描述統計、t檢定、F檢定、共變數分析、曼–惠特尼U考驗、克-瓦單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逐步迴歸分析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年齡、諮商工作年資、受雇型態之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壓力有所差異;不同性別、年齡、諮商工作年資、受雇型態和理論取向在接受諮商歷程數、接受諮商總時數和整體諮商滿意度沒有顯著的差異;不同性別、年齡、諮商工作年資、受雇型態之諮商心理師在諮商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但不同理論取向之諮商心理師在諮商自我效能上沒有差異。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壓力與諮商自我效呈現負相關,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壓力、接受諮商經驗對整體諮商自我效聯合預測力達34%。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說明研究限制並提出建議予諮商心理師、工作機構和培訓單位與後續研究做為參考。
  • Item
    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自我效能、工作壓力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
    (2013) 邱思穎; CHIU SZU YING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不同背景的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自我效能、工作壓力與工作投入的差異情形,其次分析三個變項之間的關係,進而預測教師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投入情形。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共抽取台北市、新北市共42所學校有輔導中輟生經驗的教師,有效樣本共326人。研究工具包括「自我效能量表」、「工作壓力量表」及「工作投入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發現如下: 一、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傾向同意自己是有輔導效能的,且投入於 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略感到工作壓力。 二、不同年齡、擔任教師年資、學校規模之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 自我效能、工作壓力、工作投入均沒有差異。 三、不同性別之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自我效能沒有差異;在工作 壓力、工作投入有差異。 四、擔任不同職務之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自我效能、工作壓力、 工作投入有差異。 五、不同輔導中輟生經驗、不同畢業科系之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 自我效能、工作投入有差異;工作壓力沒有差異。 六、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自我效能、工作壓力與工作投入三者之間 彼此有顯著相關存在。 七、國中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的個人背景、自我效能、工作壓力預測其 工作投入的重要變項,其中「自我效能」、「是否擔任導師」、「挫折感」 可以有效預測並解釋國中教師在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投入」總變異量的 78.4%。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教師參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