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突破合作學習困境:得獎教師教學策略分析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21-06-??) 林秀玲; 張聖翎; 吳相儀; Hsiu-Ling Lin, Sheng-Ling Chang, Hsiang-Yi Wu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近二十餘年蔚為風潮的一種創新教學策略,臺灣中小學也陸續採用,然而卻面臨不少實踐困境。本研究旨在探討採用合作學習教學的得獎教師,在面臨教學困境時如何採取最有效的教學策略。共分成兩個研究,研究一目的在搜集一般教師帶領合作學習之困境,以立意抽樣選取30位國中小學教師做為參與者,歸納在課堂中進行合作學習時,最令教師困擾的情境。而研究二目的在搜集得獎教師面對合作困境的教學策略,透過訪問12位採用合作學習而得獎的教師進行內容分析,研究一結果發現,最令一般教師感到困擾的三種困境分別為:(1)合作前期之對話困境;(2)合作中期之共事困境;(3)合作後期之共識困境。根據研究一結果,研究二訪談12位得獎老師面臨困境的策略,結果發現有5個主類目:(1)教師示範營造互信互賴;(2)組內成員互助回饋成長;(3)小組內明確分工分責;(4)加強良性溝通達成共識;(5)教師鼓勵促成共享共榮。最後整理出一套「合作學習的困境與主要策略圖」,提出具體建議供未來研究及實務之參考。
  • Item
    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並重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之設計與實施
    (2005) 張瓊文; Chiung-Wen Chang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一、分析現有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評鑑規準的內涵及特性;二、編製「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並重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三、撰寫「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並重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補充說明;四、評估「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並重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有效性。為達到上述的研究目的,研究者採用內容分析、訪談、問卷以及統計分析等四種研究方法進行研究。以下分為四個部分加以說明。 第一部分主要針對研究目的一,首先研究者閱覽相關文獻,分析現有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整理歸納出它們的內涵與特性,並且瞭解各評鑑規準的差異。 第二部分主要針對研究目的二,先進行第一次的綜合活動教師訪談,瞭解教師對綜合活動的理解程度,並且整理歸納教師對於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看法及建議。之後參考教師意見,及第一部分所歸納出的現有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特色,進行本研究評鑑規準的編製;完成本研究之評鑑規準後,進行問卷資料的蒐集,以瞭解本研究之評鑑規準的信效度結果,此外,也從問卷的開放式問題中蒐集教師的意見,作為本研究之評鑑規準補充說明的依據。 第三部分主要針對研究目的三,研究者綜合歸納問卷回收的教師意見,以及整理分析第二次綜合活動教師訪談的結果,撰寫成「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並重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補充說明。 第四部分主要針對研究目的四,研究者邀請綜合活動教師利用本研究之「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並重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評審三篇參賽的自編教材,瞭解教師利用本研究之評鑑規準進行教材評鑑的結果,是否與由專家學者進行評審的比賽結果意見大致相同,以瞭解本研究之評鑑規準的有效性。 綜合研究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現有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評鑑規準的內涵及特性: 1、現有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內容多從「課程理論」建構而來。 2、現有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較忽略「教學活動」與「教學評量」的重要。 3、現有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部分內容未能符合綜合活動理念。 4、現有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均缺乏信效度資料。 二、本研究「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並重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內涵及特性: 1、本研究之評鑑規準的功能包括:(1)提供教師選用教科書的評鑑指標。(2)提供教師自編教材的評鑑依據。(3)提供量化的評鑑結果。 2、本研究之評鑑規準的特色包括:(1)突顯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特色。(2)同時重視「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的評鑑。(3)評鑑指標同時具有評鑑教科書及自編教材的功能。(4)提供「使用建議」給教師參考。(5)各項評鑑規準均提供「補充說明」讓教師瞭解評鑑內容。(6)具有教導教師瞭解綜合活動課程理念的功能 三、本研究之「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並重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實際應用的結果: 1、可提供教師作為評鑑教材的指標 2、可幫助教師瞭解其自編教材是否達到基本水準 3、符合綜合活動教師的實際需求且使用方便 最後,研究者歸納研究結論,並提出研究結果應用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作為學校教師教學實務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國中小創意教師教學策略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4-06-??) 洪榮昭; 林雅玲; 林展立; JON-CHAO HONG; YA-LING LIN; CHAN-LI LIN
  • Item
    關鍵概念面質教學策略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分數概念改變及數學成就之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5-06-??) 陳琪瑤; CHI-YAO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