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教學投入、教學承諾與教師情緒的關聯研究:自我慈悲的干擾型中介分析
    (2019) 郭靖涵; Guo, Jing-Han
    本研究旨在瞭解教學投入、教學承諾與自我慈悲對教師情緒的影響,並探討自我慈悲對教學承諾與教師情緒之調節效果。調查對象為臺灣北中南部,公立國民中學415位教師(男生111人,女生304人)。研究工具包括自編「教學投入量表」、自編「教學承諾量表」、修編「自我慈悲量表」與自編「教師情緒量表」。所得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多元迴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兼職行政教師正向情緒程度較高,而性別及年資無顯著差異;女性教師負向情緒程度較高,而年資與職務無顯著差異。 二、男性、兼職行政教師在趨向承諾知覺較高;導師在迴避承諾知覺較高;整體教學承諾、趨向承諾及迴避承諾不因年資而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資教師在整體教學投入、認知投入及行為投入有顯著差異,而性別及職務無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年資及職務教師在整體自我慈悲、自我友善及自我寬恕無顯著差異。 五、整體教學投入、認知投入及行為投入與趨向承諾呈正相關;與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呈正相關;與自我慈悲、自我友善及自我寬恕呈正相關;與迴避承諾則無顯著差異。 六、趨向承諾與正向情緒、自我慈悲及自我友善呈正相關;迴避承諾與負向情緒呈正相關,與自我慈悲及自我寬恕及呈負相關。 七、教學投入對趨向承諾、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有顯著正向預測效果,而無法預測迴避承諾。 八、趨向承諾對正向情緒有顯著正向預測效果,而迴避承諾對負向情緒有些微正向預測效果。 九、自我慈悲總分及自我友善對趨向承諾與教師正向情緒具有調節效果,自我慈悲及自我友善程度愈高,趨向承諾與教師正向情緒的關聯程度愈高。 依據本研究發現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供教育實務相關單位與未來研究參考。
  • Item
    「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06-??) 江文慈; WEN-TZU CHIANG
  • Item
    「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06-??) 江文慈; WEN-TZU CHIANG
  • Item
    「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06-??) 江文慈; WEN-TZU CH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