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國中生親子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2013) 黃怡婷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嘲笑風格、父母嘲笑風格與其知覺父母教養態度之關係。以「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雙親教養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採立意取樣,抽取九校776組國中生與其父母,回收之後獲得國中生有效樣本647人,父親有效樣本240人,母親有效樣本230人,父母親配對之樣本共計112組。結果顯示: 一、國中男生比女生更具「喜被笑」、「喜笑人」嘲笑風格;國中女生則比男生更具「怕被笑」嘲笑風格。 二、國中生知覺到母親的教養態度比父親更具「關懷」與「保護」。 三、夫妻嘲笑風格大致上呈現相似型。 四、父親越具「喜被笑」嘲笑風格,則父親教養態度越呈現「關懷」;母親越具「喜笑人」嘲笑風格,則母親教養態度越不傾向「關懷」。 五、父親「怕被笑」嘲笑風格能正向預測國中生「怕被笑」嘲笑風格,母親「喜被笑」嘲笑風格能負向預測國中生「怕被笑」嘲笑風格。 六、父親「喜笑人」嘲笑風格能正向預測國中生「喜笑人」嘲笑風格,父親與母親教養態度中「關懷」能負向預測國中生「喜笑人」嘲笑風格。 根據結果,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供教育輔導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國中生與其父母之嘲笑風格及其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2013) 王品喻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及其父母在嘲笑風格與親子依附關係之關聯。以「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依附關係量表」為研究工具,採取立意取樣,抽取九所學校776組國中生與其父母,回收之後有效樣本為557位學生、352位父親、352位母親、父母親配對樣本共計112組。結果顯示: 一、國中生父親嘲笑風格之「喜被笑」與「喜笑人」特質高於國中生母親。 二、國中生在嘲笑風格與依附關係具有性別差異,國中男生比起國中女生較傾向使用「喜被笑」與「喜笑人」的嘲笑風格;國中女生比國中男生傾向具有「怕被笑」的嘲笑風格;國中男生在父親依附之「信任」程度較國中女生好。 三、母親的嘲笑風格傾向「怕被笑」時,國中生對母親的依附關係愈差。 四、國中生父親的嘲笑風格愈傾向「怕被笑」,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為「怕被笑」的傾向愈高;國中生與父親依附關係愈差,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為「怕被笑」與「喜笑人」的傾向愈高。 五、國中生母親的嘲笑風格傾向「喜被笑」,預測國中生傾向不怕被笑的嘲笑風格愈高;國中生與母親依附關係愈差以及母親的嘲笑風格愈傾向「喜笑人」,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為「喜笑人」的傾向愈高。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予以討論,並提出教育輔導及未來研究之建議,以供參考。
  • Item
    國中生與其父母之嘲笑風格及其同理心之相關研究
    (2010) 林碧欣; Lin BiSi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與其父母之嘲笑風格及同理心的相關情形,並且檢驗不同性別國中生、以及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與同理心之差異情形。研究者以「嘲笑風格量表精簡版」、「同理心量表」為研究工具,採用立意取樣,抽取五校738組學生與其父母,回收後之有效樣本為343位學生、360位父親及405位母親。結果顯示:(1)國中生父親與母親之嘲笑風格具有顯著差異,父親「喜被笑」與「喜笑人」特質顯著高於母親;在國中生父母之嘲笑風格的相關方面,父親的「喜笑人」與母親「喜笑人」、「喜被笑」達顯著正相關。(2)國中男生「喜笑人」顯著高於國中女生;國中女生在同理心普遍顯著高於國中男生。(3)父親「喜笑人」與子女「怕被笑」達顯著正相關;母親「喜被笑」、「喜笑人」與子女「喜被笑」、「喜笑人」具顯著正相關;子女「喜被笑」與「同理心」達顯著正相關;子女的「喜笑人」與「同理心」達顯著負相關。由本研究結果可知,父母與子女的嘲笑風格具有相關存在,且父親和母親分別與子女之相關情形不同。職是之故,研究者建議學校可辦理親職講座,向父母宣導正向的嘲笑風格,藉此間接改善子女之嘲笑行為;另外,由於國中生嘲笑風格與同理心有負相關存在,因此學校可藉由開設人際與同理心課程,輔導國中生之嘲笑行為。
  • Item
    高中職學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五大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
    (2009) 林水見; Shui-Chien Lin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學生之幽默風格、嘲笑風格及五大人格特質的差異情形,以及彼此間之關係。以「幽默風格量表」、「嘲笑風格量表」、「Mini Markers量表」為研究工具,採用分層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全台北、中、南、東四區域及台北市、高雄市,共抽樣二十六校1398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1.高中職學生在幽默風格方面,親和型和自我貶抑型有差異;嘲笑風格方面,「喜被笑」和性別有交互作用;人格特質方面,在「開放性」與「情緒穩定性」有差異。2.不同性別學生之幽默風格在親和型、自我提升型與攻擊型幽默風格有差異;在人格特質之「外向性」、「親和性」、「開放性」、「情緒穩定性」有差異。3.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親和性」、「開放性」、「情緒穩定性」能分別預測四種幽默風格。4.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之「外向性」、「開放性」能預測嘲笑風格之「喜被笑」和「喜笑人」,「嚴謹性」能預測「怕被笑」,「親和性」能預測「喜被笑」,「情緒穩定性」負向預測三種嘲笑風格。5.高中職學生幽默風格之親和型、自我提升型能預測嘲笑風格之「喜被笑」;攻擊型幽默風格能預測「喜被笑」與「喜笑人」;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能預測三種嘲笑風格。